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下)

04

在帝制国家中,有一个特点是家国一体,朕即天下,天下即朕。

由于权力集中于皇帝,导致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帝国产生影响,不论歌颂或者批评,凡是涉及皇帝,就会涉及全国。

周朝不是这样的。周朝是分封制,诸侯国之下又有拥有城池的士大夫。如果百姓不满意,只会反对士大夫,根本不会找国君的麻烦。士大夫有意见,才会向国君申诉。这样的层级管理,让周天子高高坐在王座上,既不用管天下事,天下也没人理他。“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有的麻烦,都在士大夫的层级消化。

可秦帝国不一样。所有的官员都是秦始皇派出去的,那么闯祸之后,当然是秦始皇来扛。

如果秦始皇做错事情,直接受批评的也是他。但皇帝不能被批评。由于大权在握,皇帝就是国家的形象代言人,如果皇帝受到批评,岂不是国家也有问题?

家国一体,需要皇帝成为圣人。秦始皇是圣人,也是人。他希望能够长生不死,于是就让术士炼仙丹、找仙药,为此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可找了很多年,依然没有找到。

这件事本来就不可信,术士只是编故事向秦始皇骗取财富和地位,眼看谎言要被戳破,有两个术士就跑了。他们在逃跑之前还吐槽:“始皇帝太过分了,大权独揽不给别人机会,这样的人怎么配长生呢?”这就属于不但骗秦始皇的钱,还骂秦始皇是傻子。

事情传到秦始皇的耳中,他顿时感觉自己被人羞辱了。他说了一句话:“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这句话才是秦始皇的心声,你仔细品。他心疼的不是钱,而是被术士诽谤,让自己的名声受损。皇帝无德,那秦帝国算什么?时间久了,人心就会动摇。

于是,秦始皇派人审核咸阳的“诸生”,包括术士、学者、学生等,最后查出诽谤过皇帝的有460多人。为了惩戒后世,他们被坑杀于咸阳。所谓的“坑儒”不是坑杀儒生,而是诽谤秦始皇的人,其内核则是家国一体的帝制禁脔,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维护大一统的手段。

05

秦始皇怎么都不会想到,寄予厚望的长子扶苏,居然也是另一条路线的人。本来希望下一代能够坚定地走下去,等到成长于新时代的年轻人成为主流,也就没有人会怀念战国诸侯的年代。可接班人被和平演变了。扶苏说:“诸生都是孔子的门徒,陛下却严惩,天下人怎么会安心呢?”

扶苏不知道老父亲要干什么,于是他被派往上郡,做蒙恬的监军。从此以后,扶苏就不再是帝国的接班人,而是失去宠爱的皇子。

新的接班人在两年后出现。那年,50岁的秦始皇出巡,丞相李斯陪同,少子胡亥也想出去见见世面,秦始皇答应了。

既然可以跟随在父亲身边,可能平时也颇受宠爱,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在秦始皇面前撒娇。

胡亥希望跟着父亲见见世面,或许秦始皇也在刻意培养胡亥。他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宠爱胡亥?因为胡亥的学历和专业。胡亥是跟随赵高学习狱法的,相当于法律专业中的监狱法,属于秦国最根正苗红的专业。

一般来说,学生不会违反本专业的知识。即便别人再怎么吐槽,那也是自己的“亲娘”,只能自己骂,不能别人说。而且胡亥是年轻人,具备可塑性。他还没有成熟定性的世界观,也没有被分封的旧思想污染,秦始皇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塑造。或许在他心中,胡亥才是合适的接班人。

最终秦始皇死在沙丘,再也没回到咸阳。李斯和赵高替他写下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死蒙恬和扶苏。这里又有一个疑问:官场沉浮多年的李斯是老油条,怎么可能被资历尚浅的赵高欺骗呢?答案只能是,李斯也看中了胡亥。

李斯和秦始皇都希望法律专业出身的胡亥能坚守法家,把大一统的宏大事业进行到底。但他们都不会想到,年轻的胡亥居然不成器。

世事如此诡异。秦始皇希望大一统要坚持,法家不能输,胡亥要成器,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李斯心心念念的功成名就,也没有圆满的结局,一把鬼头刀斩断了他的所有幻想,只能看着黄狗和故乡逐渐远去。

赵高想要的权势滔天,却输给了子婴的伪装。子婴多么渴望重振江山,却不得不亲眼看着刘邦兵临城下。他只能带着玉玺素服跪迎,宣告江山易主。

这真是一场活脱脱的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国君   焚书坑儒   帝制   周朝   附庸   帝国   士大夫   术士   接班人   皇帝   批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