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维吾尔族史

维吾尔族是中国第三大民族,也是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为1162万,占新疆总人口的44.96%)。其历史非常悠久,但很多人并不太了解。下面我们进行简要梳理介绍。

目录:

一、孕育诞生期

二、民族形成期

三、文化形成期

四、新疆化时期

五、人口扩张期

一、孕育诞生期(史前-唐初)

维吾尔族的起源很早,在唐朝时就形成民族并建国了,那时叫回鹘。回鹘以前的历史,比较模糊而且有争议,但大致脉络还是清楚的。

雅利安大迁徙

历史很悠久,要从夏商时期说起。那时,来自中亚高加索一带的雅利安人驾驶着当时最为先进的战车征伐四方,征服了波斯、印度和欧洲的波兰等地方。他们的光辉征战史被写进了印度史诗,还引得希特勒仰慕,为此硬说日耳曼人是雅利安人的后裔(就像土耳其人说自己是突厥人的后裔,其实他们人种接近希腊人)。

雅利安人对日耳曼人和欧洲的影响很大,整个欧洲语言都属于雅利安人的印欧语系。他们中的一些部落也来到了中国,对中国漠北语言也有一些影响,但比欧洲小一些,如古日耳曼的如尼文和突厥语有一些相似之处,很有可能是雅利安人征服留下的痕迹。

塞种人活动范围

来到中国的雅利安人分为南北两支。南线分支来到了新疆,成为塞种人。那时的新疆也有羌人,在若羌、和田一带,然后塞种人和羌人那时就有了一定的融合,比如楼兰古国、精绝古国的人,包括后来的月氏人,就是既有黄种人的特征,也有白种人的特征,再往西就是乌孙人,就完全是塞种白人了。

北线分支来到了蒙古高原,即为狄人,也叫丁零人,还有很多别的名字,比如高车、铁勒等等。北线分支曾经入侵商朝,被商朝人称为鬼方,商王武丁阻止了他们入侵的步伐,并抓获了大量俘虏。他们到了中国地界没有大杀四方,也没有留下他们的印欧语系,可能是到的人数不够多的缘故,也可能是战斗力确实不如商朝的缘故。(注:此处有争议和多种说法,这里采用作者倾向的说法)不过在新疆,是流行过印欧语系的,比如龟兹语以及乌孙、月氏的语言。

北线分支中一些部落和黄种人融合,形成了匈奴人,所以当时匈奴既有白种部落也有黄种人部落,然后匈奴发展壮大,超过了丁零人,控制了北方草原,成为第一个控制从中亚到东北整个中国北方草原的民族。

匈奴人出道即巅峰,不久就被汉王朝击溃西迁,剩下的匈奴人、原本被匈奴统治的丁零人、新进入的黄种人等等,融合成了各种新的部落,其中就有突厥人和回纥人。其中,回纥是“联合”的意思,就是当时是部落联盟,历史上九姓回纥、十姓回纥、内九姓、外九姓的说法,是指不同时期部落联盟的数量和构成。

这就是维吾尔族的起源和诞生。可以说一开始就是混血民族,回纥人本来就有不少白种人血统。不过对于游牧民族而言,混血再常见不过。由于所处的位置,历史上维吾尔族人也一直在融合不同的人种,直到近现代。

萨满教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原始宗教

那时候的回纥,信的是萨满教。

二、民族形成期(唐初-唐末)

突厥人原本是柔然的附属,被柔然分派负责打制铁器,柔然蔑称他们为“锻奴”,但他们负责制造兵器,实际上掌握了柔然的军工命脉,为后来取代柔然埋下了伏笔。突厥人非常尚武,以狼为图腾、以战盔(突厥就是战盔的意思)为族名,在柔然衰弱后,他们成为第四个控制整个中国北方草原的民族(前三个是匈奴、鲜卑、柔然)。

阿尔泰-叶尼塞河地区是古代黄种人和白种人活动的分界线

突厥人和回纥人都发源于阿尔泰山至蒙古草原西部一带,他们都是混血民族。在古代,阿尔泰-叶尼塞河地区是黄种人和白种人活动的分界线,因此起源于阿尔泰地区的人普遍是黄白混血人种(突厥和回纥的关系,有点像鲜卑和柔然的关系)。就像当代维吾尔族人,也是越往西,白人的特征就越明显。

因为发源地接近,所以突厥和回纥语言接近,都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但建立了不同的政权,发展出了各自的文字,而且当初双方之间是敌对关系。这种情况就像东北地区发源出了十多个不同的民族一样。

就像匈奴遇到了汉朝,突厥也遇到了唐朝,再次上演出道即巅峰的故事。唐朝先后灭了东西突厥,然后回纥填补了突厥留下的空间,成了第五个控制整个中国北方草原的民族。

回纥是第五个控制整个中国北方草原的民族

回纥人和唐朝军队一起赶跑突厥后,建立了回纥汗国,这也是维吾尔族作为一个主体民族开始形成的时期。当时回纥人武德充沛,曾发生五千回纥骑兵击败十万东突厥军队的故事(本来是世界级战例,但没有资料可供研究,所以不为人知)。后来突厥人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建立了后突厥,但被回纥消灭了。

回鹘城遗址

回纥和唐朝关系十分密切,帮助唐朝镇压安史之乱,对唐朝有再造之功。回纥主动接触中原文化,并自请更名为回鹘,意为“轻捷回旋如鹘”,国名也成了回鹘汗国。他们的首都就叫回鹘城,在如今蒙古国境内,城里的建筑都偏汉式。如果假以时日,回鹘可能会慢慢汉化,但回鹘的汉化进程很快被打断。

这时候的回鹘,信仰萨满教、摩尼教和佛教。摩尼教也是来自波斯的一种宗教。摩尼教和佛教都是从西域和中原传过去的。

三、文化形成期(唐末-北宋中期)

回鹘的中原化被打断是因为回鹘汗国发生内乱,然后受到吉尔吉斯人(那时叫黠戛斯)的攻击,惨遭灭国。游牧民族就是这样,几次败仗就很容易灭国,历史上无数的游牧民族都是这样消失在历史中。但回鹘和唐朝关系好,灭国后往南跑,分成东西两支在唐朝的疆域边缘定居下来。东边这支在吐鲁番一带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信仰佛教。西边这支在喀什和中亚一带,和一个突厥部落葛逻禄联盟,建立了喀拉汗王国,开始信仰佛教,北宋时期改信伊斯兰教,随后吞并了信仰佛教的于阗国,统一了南疆。此外,还有一支规模很小的分支,演变成了裕固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回鹘西迁”,在当时是个大事,《前唐书》《后唐书》都有大量记载。

回鹘西迁路线图

回鹘人能很轻松地在吐鲁番和喀什落脚,除了他们作为游牧民族天生的战斗力外,另一个原因是西域曾被被汉王朝统治过,之前强悍的民族比如月氏、乌孙等等已经被清空了。回鹘人因此成了新疆的第二波定居者。

这段时期的历史,极大地改变了维吾尔族人的生活和文化。这段时期是维吾尔族人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变期,也使得维吾尔族人得以延续到现在。因为游牧民族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容易被历史的长河淹没,比如匈奴、柔然、突厥、党项、契丹、鲜卑等等。转型成农耕民族后,虽然战斗力锐减,经常被后来的其他游牧民族统治,但血脉往往能长久延续,就像汉族一样。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疆的丝绸之路南线,也就是走罗布泊和楼兰、精绝国的那个路线,在汉朝以后就慢慢沙漠化了,使得南疆地区相对隔绝,减缓了外敌入侵的频次。

值得一提的是,喀喇汗王国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称宋朝为大田地主舅舅国,称自己为“下桃花石”,即下中国。

这段时期,也是维吾尔族人文化大发展的时期,高昌回鹘创造了回鹘文字(后来被蒙古人借鉴创制蒙文),喀喇汗王国吸收了部分突厥民族人口和突厥文化,产生了《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等维吾尔族文化瑰宝。

这段时期,还是喀喇汗回鹘人伊斯兰化的时期,奠定了维吾尔族人的千年的伊斯兰传统。高昌回鹘人则信仰佛教和摩尼教。

四、新疆化时期(北宋中期-清初)

宋仁宗时期,喀拉汗王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西部首都就在喀什。南宋末年,西喀拉汗被花拉子模王朝所灭。后来契丹人建立的西辽灭了花拉子模,统一了高昌回鹘和喀拉汗国。至此从唐朝后期到明朝后期,维吾尔族人经历了一个先分后合的过程。西辽刚强盛,就遇上了更猛的蒙古(有点像后来准噶尔蒙古刚强盛就遇上更猛的清朝),才统治新疆没多久,就被蒙古打败了,成吉思汗二儿子在新疆地区建立了察合台汗国,吞并了东喀拉汗国和高昌回鹘这两个回鹘国家。

元朝把维吾尔族人称为“畏兀儿”,是“维吾尔”这个词的前身。蒙古人征服了大半个世界,却几乎没有留下自己的语言和宗教,来势汹汹,一去无痕。在新疆也是如此,他们接受了维吾尔族人的伊斯兰教,等于是帮维吾尔族人将维吾尔族语言和文化传播到了整个新疆,使得高昌回鹘地区也改信伊斯兰教了。也可以说,维吾尔族人同化了征服他们的蒙古人,并通过蒙古人把伊斯兰教传播到整个新疆。

明朝时期,蒙古人在新疆建立了叶尔羌汗国(首府在莎车),文化和制度上基本是察合台汗国的延续。这里有个插曲,明朝建国时期,有个维吾尔族将军哈勒八十,立下战功被朱元璋赐姓翦,改名翦巴士,后安置在湖南桃源县,他的后代就是如今桃源县的一万多翦姓维吾尔族人,翦伯赞就是那里的,所以桃源县也被称为维吾尔族人的第二故乡。

史学泰斗翦伯赞

之前的喀拉汗王国包括新疆的西部和中亚部分,还是一个跨域国家,到了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疆域基本就是新疆了,从那时起,维吾尔族就等同于新疆人了,维吾尔族人也主要在新疆了,所以我称之为维吾尔族人的新疆化时期,或者说新疆的“回鹘化”时期,当然说法不够严谨,因为那时还没有新疆这个词。这个时期,维语改用阿拉伯字母书写,奠定了现代维语的基础,还产生了《十二木卡姆》等长篇民族歌剧。

五、人口扩张期(清初至今)

进入清朝,准噶尔蒙古灭了叶尔羌汗国,清朝又灭了准噶尔蒙古。清朝完全控局之前,由于国外伊斯兰教势力的传入,南疆地区有过一段短暂的政教合一时期,即和卓时期,而且还分白山派和黑山派,但很快被清军击垮。然后小和卓的老婆被送给乾隆做了容妃,又叫香妃,留下了众所皆知的香妃的故事。

喀什香妃园

这段时期的历史资料很多,这里不展开说了。清朝控制新疆之初,由于制度不完善,乾隆中期维吾尔族爆发了第一次起义——乌什起义。其后乾隆在新疆实施薄赋政策,稳定了新疆局势。清朝后期当地吏治逐渐腐败,境外伊斯兰势力和中亚浩罕汗国纷纷染指南疆,俄罗斯则侵略占据了北疆的伊犁,这段时期南疆的混乱既有反压迫因素也有外部势力染指的因素。后来左宗棠收复伊犁、平定南疆,并在新疆建省,形成了今天的新疆版图。

总的来讲,清朝时期新疆经历了“乱-稳-乱-稳”的一个循环,但总体还是有比较快的发展。清朝以前,维吾尔族人受到蒙古统治者压迫,人口增长缓慢,清朝初期只有25万人,到了清朝末年,维吾尔族人口已经增长到了150万。民国时期,新疆前稳后乱,1944年爆发了所谓“三区革命”,但民国时期新疆还是比内地好多了,期间维吾尔族人口增长到300多万。建国后到现在,维吾尔族人口又增长到了1100多万。

清朝以来是维吾尔族的人口爆发期,奠定了维吾尔族在现今中国第4大民族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回族最开始指的是维吾尔族,后来指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所谓“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里面的回族当然包括维吾尔族了。不过为了区分维吾尔族和西北地区回族,当时将维吾尔族称为缠回,1934年正式改称维吾尔族,也算是民国政府给维吾尔族人做的一点贡献。从此以后,回族也就不再包括维吾尔族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维吾尔族   南疆   伊斯兰教   维吾尔   突厥   新疆   族人   清朝   时期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