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4500亿,关闭生产线,扬言对中国下狠手的丰田,如今悔不当初

前言:“世界500强,车企第一是丰田”,这句话一度令丰田骄傲。

曾经被称为汽车强国的日本,有着众多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其中丰田更是长期占据着世界500强企业第一的宝座。

但是,曾经号称“汽车之王”的丰田,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全球销量持续下跌,还爆出了多起丑闻,其市值更是在短短三个月内就蒸发了4500亿元人民币。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丰田的颓势?这家百年车企还能否重回昔日的辉煌?

丰田家族:从纺织业到汽车巨头的蜕变之路

丰田作为日本乃至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其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1926年,丰田的前身丰田自动织机公司丰田佐吉成立,主要生产自动纺织机械。

从小就学习木工的他凭借着他对自动织机的独有见解,在东京博览会上看到国外的制织机后,便动手发明出了自己的丰田式木质人力织机,这让日本的生产能力提升了很大的空间。

之后,他再次出征,又发明出了一款名为G型无停止杼替式丰田自动织机。

1926年创立了公司后,他也正式成为了日本的织机改革家,被称之为日本的“发明狂”,但彼时,他的儿子丰田喜一郎已经32岁,本可安稳地继承家业的丰田喜一郎却对纺织业不感兴趣,倒是对汽车产业充满了激情和憧憬。

尽管这违背了丰田佐吉的心愿,但作为父亲的他还是支持儿子的愿望,1930年,丰田佐吉临终前将儿子叫到了身边,明确的声明搞汽车也要通过发明为国效力,并给予儿子100万日元作为研究汽车的启动资金。

听到父亲的这席话,更坚定了丰田喜一郎对汽车行业的决心,丰田自动织机公司由丰田佐吉的上门女婿丰田利三郎担任,但他却脾气暴躁,不想让丰田喜一郎搞汽车行业。

要知道,自己一个上门女婿,还是丰田喜一郎的妹夫,却一再压制着丰田喜一郎,还是在丰田喜一郎的再三请求下,才于1933年答应丰田喜一郎创立的丰田汽车部诞生,但汽车部还是在父亲厂内设立,还未成为一个正式的公司。

同年丰田喜一郎购置一台美国的“雪佛兰”汽车,并开始了细致的测绘分析,直到1935年,丰田正式研制出第一台“GI”牌汽车,这也代表丰田自动纺织机械公司正式进入了汽车制造领域。

到了1937年,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所才正式成立,然而公司成立之初就面临倒闭的问题,原因是因为当时日本经济环境艰难,丰田的汽车业务发展并不顺利,销量非常有限。

为了找到销路,丰田喜一郎四处奔波努力开拓市场,甚至主动前往军方游说,希望能为军队提供汽车产品。

然而一战后的日本国力衰弱,军费捉襟见肘,无法成为丰田的大客户,就在丰田濒临破产边缘之时,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了。

这为丰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他们迅速接洽美军,争取到为美军提供5千多辆军用车辆的订单,这笔军购订单帮助丰田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也积累了宝贵的汽车制造经验。

1957年,丰田推出皇冠系列车型,这是第一款进军美国市场的日本汽车,获得了巨大成功,丰田由此打开了进军世界市场的大门。

60年代,丰田汽车产量稳步上升,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跻身世界前三,到1968年,丰田超过西德,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商。

80年代,丰田顺利打败美国通用、福特,一举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这是日本汽车业首次赢得世界冠军宝座。

90年代,丰田继续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还进军豪华车领域,推出旗下雷克萨斯品牌,1997年,丰田又率先研发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显示出卓越的技术实力。

强劲的创新能力与遍布全球的产销网络,使丰田在21世纪的今天仍是汽车业的领导者,丰田的成功离不开其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

从最初的纺织机械,到拆解美国车辆进行仿制,再到自主研发,从只面向国内市场到进军全球,丰田对汽车技术的不懈探索和对市场的敏锐判断,使其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实现公司由国内制造商到跨国集团的华丽转身。

如今,丰田早已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巨头,其发展历程与创新的企业精神,将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丰田汽车暴跌4500亿元

丰田汽车作为日本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其在中国市场也有着重要地位,然而前两年,汽车行业不断面临着挑战,而丰田的股价更是遭遇了4500亿日元的暴跌,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新冠疫情对汽车市场的冲击:2020年初疫情暴发后,各国纷纷采取封锁措施,汽车制造和销售市场遭到重创。

2021年7月,丰田在华销量仅有10.8万辆,与2020年7月相比下降了20.9%,与2019年10月相比,更是下降了29%,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和消费力下滑,使丰田的中国市场份额急速萎缩。

在产品结构上,丰田过于依赖油车市场,新能源车型选择有限,也成为其市场份额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1年上半年,丰田混动车销量同比下降45.5%,仅有1.5万辆,占其总销量的12%,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蔚来等新能源车型丰富,已经占据先机,丰田在电动化进程中显著落后,这也削弱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二是全球芯片供应短缺给丰田造成的打击:2021年开始,汽车电子化趋势明显,对芯片的依赖大增,但全球芯片供应出现龃龉,使汽车制造商苦不堪言。

2021年,丰田在日本国内关闭了27条生产线,2022年又关闭了11条生产线,在中国市场,丰田也被迫削减产量应对芯片荒。

3月,供应商遭网络攻击导致丰田一天损失1.3万辆汽车的产量,芯片荒直接导致丰田产量大减,股价暴跌。

2022年初,丰田预计全年产量将会下降50万辆,其生产系统仍在艰难应对芯片荒的局面,业内分析认为,芯片短缺问题短时间内难以根本解决,这也将继续拖累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销售。

丰田的做法在中国市场上雪上加霜

丰田曾经是中国轿车市场的领头羊,凭借着品质与技术优势,多款车型畅销中国,丰田的地位一度无可撼动。

但在质量控制方面,丰田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存在明显的差别待遇和减配问题,个别车型存在后保险杠护板被偷偷减配、发动机舱少了防护铁板等问题,导致车主质疑质量,这也严重打击了丰田在中国市场的信任度。

2020年,丰田全球340万辆汽车召回,但中国市场的同款车型并未召回,尽管中国用户也反映故障。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丰田还会在中国销售的车型上降低配置以节省成本,比如采用低级的轮胎,导致刹车距离大幅增加。

此外,个别车型改用塑料材质制作尾门也遭到质疑,因为安全性明显降低,这些质量问题的曝光无疑让丰田品牌的议价能力受到影响。

2003年,丰田在中国推出了一则广告,广告中丰田轿车停在卢沟桥上,车前的石狮一个俯首,一个抬爪,广告词更是赤裸裸的挑衅“霸道,你不得不尊敬”

这番广告无疑踩到了中国人的底线,引发轩然大波,之后又传出丰田在泥泞道路上拖行国产卡车的广告,广告勾起了中国人的伤痛记忆,种种事件让丰田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印象跌入谷底。

所以说,丰田在中国市场上积重难返,自己一手导致了信任危机,广告事件、差别待遇、减配问题、质量参差等,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丰田自己,它没有将中国市场放在视野之中,才导致在中国市场从天之骄子跌入谷底。

虽然丰田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挽回局面,但过失难以弥补,想要重获消费者信任,丰田还有长长的路要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丰田   中国   悔不当初   织机   销量   日本   中国市场   美国   疫情   汽车行业   生产线   车型   芯片   广告   全球   汽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