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美开战,除了日韩,还有一国对中国威胁最大,要"重点关照"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中美开战,美国的铁杆盟友日韩必然不会坐视,但除日韩外,美国还有一位重要盟友,同样会给中国带来威胁,需要我们时刻提防。

日韩两国,是美国刻意扶持,用于牵制中国的棋子,追随美国尚在情理之中。

而这个国家,却总是自发响应美国政策,讨好美国,并且对我国的威胁同样巨大。

它就是英国。

为什么这么说呢?

血腥殖民,恶行累累

在美国前的世界霸主是哪一国,或许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位欧洲大陆西北,占据不列颠群岛的大英帝国。

如今,英国对不断崛起的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很多人认为这是为了讨好西方世界的大哥美国。

但实际上,英国自己也不是省油的灯。

这一点,从其血腥的殖民史里就有迹可循。

15世纪,得益于欧洲造船技术的成熟,以及对外掠夺财富的需求,欧洲各国派出船只探索全球,殖民掠夺时代正式开启。

当西班牙、荷兰通过海外殖民赚得盆满钵满时,眼馋的英国坐不住了,决定虎口夺食,从这两个海上霸主的手里分一杯羹。

16世纪,为突破西班牙贸易垄断,英国皇室竟向海盗颁发“私掠许可证”,允许他们“合法”抢劫西班牙船只,这引起了西班牙政府的怒火。

1588年,西班牙组建了约130艘舰船的“无敌舰队”,进犯英国,却被英国全面击败,仓惶逃离,英国自此正式走上海上强国的道路。

然而,在殖民掠夺的黄金时代,遍地皆是财富,贪婪的英国自然不可能只满足于眼前的利益,它又将目光瞄准了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要求输入英国的货物只能使用英国船只运送,由于当时最大的运输中间商是荷兰,这条法案相当于直接骑在荷兰头上动土。

愤怒的荷兰派出舰队反击,但面对强大的英国军队,荷兰惨败,并在此后一个世纪内逐渐衰败,最终,其金融中心的地位被英国取代,英国成为真正的海上霸主。

可笑的是,1780年的第四次英荷战争期间,由于荷兰的资本们奉行“资本无国界”,为了高额利润,竟然荒谬地大量购买英国发行的战争债券,相当于借钱给敌国来打自己。

而不出意外地,英国靠荷兰人的钱击败荷兰后,直接选择了赖账,导致荷兰金融市场崩盘,无数商人破产自杀,荷兰自此一蹶不振,英国反而崛起。

可见,这些自诩文明的欧洲诸国背后,真正的扩张过程却是无比野蛮的。

在确立霸权地位后,英国又开始对底层和殖民地人民无止境的剥削和压迫。

在国内,由于政府支持,资本家们展开浩浩荡荡的“圈地运动”,抢占农民耕地,至18世纪末,英国国会通过2000多条法令,圈占了300多万亩土地,大量农民失去收入来源,流离失所。

在印度,英国人为了牟取暴利,凭借先进的武器大肆屠杀土著,并控制当地政权收取重税,逼迫百姓改种经济作物,导致粮食稀缺,粮价暴涨,无数原住民死于饥荒。

在非洲,英国成立“英国皇家非洲公司”,专门用于捕获和贩卖黑奴,催生了恶名昭著的“三角贸易”,无数黑奴死在拥挤潮湿的船舱中,活下来的被卖到美洲种植园,进行暗无天日的体力劳作。

而这些世界范围内的掠夺恶行,却为英国积累了惊人的巨额财富,使其作为“日不落”帝国称霸全球数百年。

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时至今日,英国虽辉煌不再,但仍是世界前列的强国,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

可以说,英国作为欧洲边缘的小岛国,能有如今的地位,几乎完全依靠战争与掠夺而来,其骨子里血腥与劫掠的天性,是无论多么“绅士”的外表也无法掩盖的。

当然,不止如此,英美两国间复杂的历史关系,同样是英国将威胁到中国的一大原因。

同文同种,百年渊源

众所周知,日、韩两国向来对美国忠心耿耿,也以盟友自居,但实际上,它们更多只是美国在亚洲的“前哨站”,是用来与中国对峙的马前卒,必要时可牺牲来换取美国利益。

而美国的一众盟友中,真正谈得上重要伙伴的,是英国。

为什么这样说?两国的渊源,得从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衰退讲起。

1783年,著名的《巴黎和约》签订,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美国诞生。

此后,曾经作为英属殖民地的美国,开始一步步走向世界强国之列,而与之相反,迟暮的大英帝国不断衰落,直到二战后,英国再也无法与美国抗衡。

但英国在双方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判断。

那就是:不跟美国交恶,而是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友谊。

美国独立后,英国虽仍然强势,但自身作为一个远离大陆的小岛国,无法在跟欧洲各国竞争的情况下,再与美国为敌。

仅隔一个英吉利海峡的西欧大陆,就有德国、法国虎视眈眈,再往东则是莫斯科,对于英国而言,这些敌人都是无法小觑的。

如果再同时招惹北美的美国,英国的处境将变得十分艰难。

因此,19世纪以来,英国对美国尽量保持着友好,并在必要时和平让渡曾经掌控的权力,包括从加拿大撤军,将部分航线移交美国海军管理,在美西战争中支持美国等。

这倒与当今世界的现状截然相反,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选择全力打压,却忘了自己当初正是在英国的“放水”之下,才能发展得如此迅猛。

而对日渐衰落的英国而言,这种妥协是非常明智的,因为这避免了与锋芒毕露的新兴大国——美国的正面交锋。

当时,失去了工业化先发优势之后,无数殖民地各自兴起,英国作为一座面积狭小的岛国,对全球的掌控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不得不收缩势力范围。

而英国很果断,一旦出现自己不再能掌控的利益,就将其转交接给同为盎格鲁撒克逊的美国人,毕竟都是自己人,美国强大起来后吃肉,英国也能分到一口汤。

比如在1947年,英国放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交给美国接手,最终使它们留在西方阵营麾下。

在不少人看来,这甚至是日不落帝国辉煌的某种“延续”。

就这样,英国在不断地让步与妥协中,逐渐将世界霸权移交给了美国。

而对于此前的种种友好,美国自然也看在眼里,二战后,在支援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中,美国共计援助英国约27亿美元,这个数额远超其他国家,让战后的英国得以迅速恢复。

不过,美英间“美主英从”的基本关系,则是从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事件开始的。

1956年,英法联合以色列,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由于美苏两国都想争取在中东的利益,竟十分罕见地统一意见,共同要求英法停火。

两个超级大国施压,加之国际舆论一边倒的指责,被逼无奈之下,英法黯然收手,于1956年11月22日撤出埃及,此次事件也导致了英国国内经济凋敝,法国政府更是直接倒台。

通过这件事,英国等西欧国家终于认清了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对残存的大国幻想彻底死心,转而开始完全服从于美国的霸权。

之后,英美特殊关系一直持续,英国成为美国控制世界局势的爪牙,在欧洲大陆帮助美国兴风作浪。

2020年脱离欧盟后,英国对美国的依附则更明显,近几年美国对中国的挑衅和制裁,包括贸易制裁,企业打压,台海问题等,都能看到英国附和的身影。

英美间数百年的经营,给了它伙同美国,对付中国的最好理由。

另外,英国选择与美国共同对抗中国,也绕不开中英历史关系的影响。

家国仇恨,历史恩怨

谈到历史与民族仇恨,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犯下侵华战争这一滔天罪行的日本,然而,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实际上是由英国这个罪魁祸首带头开启的。

19世纪时,由于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加之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英国工业品在中国全面滞销,反倒是中国出口的作物不断赚取着英国人的财富。

唯利是图的英国商人当然不会甘心,开始丧心病狂地向中国走私鸦片,一时间鸦片泛滥成灾,大量白银外流,百姓健康被严重毒害,这才有了1839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1840年,英军以虎门销烟为借口,悍然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昏庸的清政府无力抵抗,最终被迫签订了历史上首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自此,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英军轻松轰开,开始逐渐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随后,贪得无厌的英国仍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接连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两次西藏战争等,试图进一步侵占中国。

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英国对中国的掠夺十分顺利,更多鸦片和货物被运来中国倾销,而大量财富则被源源不断送回英国本土。

其中最为耻辱的一次,则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

此战中,皇家园林圆明园被彻底付之一炬,成为传说,清政府为保住自身权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共需赔款9.8亿两白银,而英国在此条约下获得的赔偿高达1.1亿两。

这次事件也彻底让英国侵略者明白,偌大的天朝上国,实际不过如此,依靠自己先进坚船利炮轻松就能拿捏,从此更没有将中国放在眼里。

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渡江前夕,英国军舰两次无视警告闯入长江,却被解放军的炮火接连击退,损失惨重,英国才明白,现在的中国,已不是曾经昏庸无能的清政府了。

自这时起,英国才开始真正重视中国,新中国成立后,英国无视美法等盟友指责,首先承认了新中国政权,并在北京设立了临时代表处。

实际上,在在新中国成立后,英国对华态度还算是比较友好的。

不仅最先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还在国际交往方面给予中国不少助力,如协助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配合解决香港问题等。

但到了近几年,英国不仅跟美国一同鼓吹“中国威胁论”,还紧随美国步伐,抵制和制裁中国,对华态度已经完全逆转。

为何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不难发现,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我们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奋起直追,部分领域已经丝毫不输于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强国。

包括抖音国际版大火,华为5G技术的成熟,这些都是西方国家恐惧且不愿接受的。

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曾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国际关系规律。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必然会威胁到旧霸主的超然地位,而旧霸主则必然对新兴大国进行打压和遏制。

很显然,当中国尚且没有威胁到英国地位时,英国还能够坦然接受中国,而中国一旦强大到超越自己,英国就不由得开始慌了。

按照西方国家刻入骨髓的侵略思想来看,英国曾对中国犯下诸多侵略恶行,一旦中国成为世界霸主,很难说中国会不会也像这样来侵略自己。

在如此狭隘的思想下,“中国威胁论”大行其道,英国对中国态度的转变,也就能够解释了。

当然,身为现任霸主的美国肯定是最慌的,所以反应最大,而英美两国关系密切,英国又是前霸主,因此一旦中美开战,以英国的立场,很可能会对中国形成巨大威胁。

但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孱弱愚昧的大清,我们已经不再惧怕任何列强。

中国已经再次强大,再敢犯我中华者,必将有来无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苏伊士运河   大英帝国   英法   中美   荷兰   西班牙   欧洲   英国   殖民地   盟友   美国   条约   霸主   中国   清政府   地位   重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