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协议一签,北约忽然发觉,前线俄军开始换打法了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中俄在导航卫星领域的深化合作已经产生了显著的技术进展,为未来的航空航天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一合作也在地缘政治格局中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方面,并重新排列文章的段落以打乱原文的逻辑顺序。

乌克兰空军最近披露,俄罗斯空天军大幅增加了卫星滑翔制导炸弹的使用频率,对乌克兰军队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俄军占领巴赫穆特地区之后,乌克兰陷入了严峻的境地。这表明,自今年四月以来,俄军的作战态势比去年更为激烈,尤其是在乌克兰失去了巴赫穆特地区后,形势雪上加霜。


与陆军形势相比,原本在制空权上占优势的俄罗斯空天军的表现更为出人意料,导致苏35MKI战机的订单大幅减少。自去年以来,俄罗斯空天军已经损失了超过60架战机,包括先进的主力四代战机苏34和苏35。

这些战机经常在低空轰炸时遭受到地方防空火力的拦截。低空投弹的主要问题在于两方面,首先是缺乏高精度制导武器,其次是无法有效保证制导的准确性。尽管美国拥有GPS,中国有北斗卫星,俄罗斯也有格洛纳斯,但格洛纳斯的性能一直未能达到理想状态。


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数量仍然远低于预期,因此仅依靠目前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其定位精度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去年俄罗斯在前线使用卫星制导炸弹时,实际上与使用大炮并无本质区别,都只能实现大面积火力覆盖。

然而,随着俄罗斯国内动员令的实施以及军工企业产能的全面释放,高精度制导武器的产量迅速攀升,足以支撑俄军在前线的需求。然而,制导精度的提升仍然是一个难题,因为必须确保打击的准确性,否则将与榴弹炮无异,无法称之为制导武器。


中俄在导航卫星领域的合作为俄罗斯解决了高精度制导武器的难题,特别是在面对地方防空火力时,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这一协作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不仅为技术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还在地缘政治格局中引发了一系列变化。

综上所述,中俄两国的深度合作前景令人期待,将为航空航天领域带来更多突破和成就。然而,未来的发展充满挑战,制导精度仍然是一个难题,需要不断努力解决。这一合作的重要性不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还涉及到国际安全与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对未来的影响将愈发显著。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俄军   北约   巴赫   乌克兰   铁粉   低空   地缘   俄罗斯   打法   战机   火力   精度   前线   格局   难题   本文   武器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