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栋曾是河南省委秘书长,1958年被免职,复出担任山西省委书记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导语: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占领东北地区,中国东北沦陷,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抗日活动的热潮。然而,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一位杰出的抗日英雄崭露头角,他就是王庭栋。本文将讲述这位抗日英雄的传奇经历,以及他后来的一生。



王庭栋,1923年出生在山西平定,他的早年生活看似平凡,但历史的巨变将他推向了抗日战场。在日本侵略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王庭栋于1937年加入了山西牺盟会,这是我党与“山西王”阎锡山联合成立的抗日组织。年仅15岁的他,因出色的表现被吸收为党员。



在牺盟会的组织下,王庭栋投身抗日救国活动,进入平定抗日县政府,担任机关事务员、秘书等职务。他勤奋学习马列理论,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开办培训班,同时发展党员,调动群众,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保卫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努力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诞生。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王庭栋的事业也持续发展。他被派到平原省工作,担任了新乡地委的秘书长,随后调到河南省,担任省委副秘书长和省委秘书长等职务。然而,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时期,他与上级产生分歧。虽然他坚定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加速推进,但这一立场与部分干部的意见相左,导致他和一批干部被免职。



经过平反后,王庭栋重新投入工作,担任了河南省委农工部副部长。然而,十年特殊时期的来临给他带来了新的挑战。他坚定斗争反对“四人帮”的错误行为,咬定革命不放松。1970年,他调到山西,担任山西革委会副主任和山西省委副书记。十年特殊时期结束后,他积极参与山西的历史问题纠正和干部培养工作,为山西的改革发展贡献了力量。



1995年,王庭栋离职休养,进入晚年生活。2010年,因病去世,享年87岁。他留下了一个永恒的故事,是中国抗日英雄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的见证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山西   秘书长   东北地区   事务员   抗日战争   革委会   省委书记   新乡   新中国   中国   省委   职务   本文   时期   干部   河南省委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