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到痛心,为什么有的县长没能接任县委书记?

有网友咨询我一个问题,最近他们县的县委书记因为业绩突出,被提拔为了副市长,县委书记职位空出来之后,大家都觉得县长肯定能够顺理成章接任县委书记,县长也是信心满满,看起来也是春光满面。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省委和市委来县里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宣布了新的县委书记任命,县长并没有顺利接位,而是继续干县长,当时就看到县长在主席台上脸色非常难看,强忍着不满还作了表态发言。

这样的组织安排,让这名网友感到非常奇怪,在他的潜意识中县长不应该是县委书记的不二人选吗?他让我分析一下为什么县长没能顺利接任县委书记?

感谢这名网友的信任,我在基层工作10多年,先后在村里、镇里、县里、市里都工作过,特别是在县里工作多年,担任过县里核心部门的中层干部,经历过多任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对这个问题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在此谈一下我对于为什么有的县长没能接任县委书记之原因分析。

县长任职时间较短

县长没能顺利接任县委书记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县长任职的时间比较短,正常来说,县长在担任县长职务两年及以上,如果县委书记职位出现了空缺,大多数时候县长都会顺利接任。因为组织会为了一个县各项工作的连续性,也为了保证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一般不会从别的地方调任县委书记,因为如果从别的地方调任县委书记,这对县长的工作积极性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工作团结问题也会暴露出来,所以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这样做的。

但如果县长在县里任职时间很短,比如两年以下,甚至是一年以下,如果县委书记的职位出现了空缺,除非县长以前就担任正处级领导干部多年,正常情况下县长是很难接任县委书记的,因为组织部门会认为县长的资历还不够,还不能够驾驭全局,这时候就需要从别的地方调来一个工作经验更为丰富的县委书记。

实际上对于县长来说,是最讨厌和不希望出现自己刚刚到县里任职很短,县委书记就调走,因为这种情况下往往会空降一名县委书记,县长原来的任职经历基本上又要归零了,因为新来的县委书记又会工作两三年甚至更长,挡住了县长接任县委书记的前进之路。

县长的能力水平得不到组织认可

大家都知道郡县治天下安,县在国家治理格局中处于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组织在选任县委书记和县长的时候也是慎之又慎,往往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但有时候组织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县长都具备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并不是每一个县长都能够具备驾驭一个县的能力。

大浪淘沙始到金。有的领导干部在别的岗位上干的风生水起,但是在县这个各类情况十分复杂,特别是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人就很可能发挥的并不好,没有达到组织的预期。这时候如果县委书记的职位出现了空缺,而县长恰恰又得不到组织的认可,那么组织也很难将其重用到县委书记的岗位上。

虽然县长的岗位很重要,但是和县委书记相比还是差了不少,因为县委书记是一把手,而县长只是二把手,一把手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组织上更是慎之又慎。

县长有违纪线索或者处于处分期

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实际上县长这个工作岗位是一个很容易出现违纪甚至违法问题的高危岗位,特别是县长在安全生产方面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一旦出现了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很可能受到党纪政部处分。

当然即使县长能够做到打铁自身硬,由于县长在重点项目立项、资金拨付等方面有着很大的话语权甚至是决定权,有可能刚正不阿得罪了一些人,也会对县长怀恨在心,写各种匿名诬告信,虽然是诬告信,如果纪委还在核实期间,这时候县委书记的职位出现了空缺县长,那么县长也很难获得提拔重用,因为相关的违纪线索问题并没有了结。

县长的年龄不具备优势

正常来说,组织在搭配县委书记和县长的时候,大多时候两人会有一定的年龄差,正常情况下,县委书记要比县长年龄大三岁以上,这样有利于形成年龄的梯次结构,一旦县委书记调任离开之后,县长可以接任县委书记,而且有很好的培养前途,有利于调动县长的工作积极性。

但有时候由于各种因素县委书记迟迟没有调走,而县长也就无法顺利接任县委书记,等到县委书记调走的时候,可能县长的年龄也比较大了,尤其到了换届的时候,对年龄结构有很多的硬性要求,县长可能年龄比较大,特别是大于50岁,甚至大于55周岁了,那么基本就没有可能再接任县委书记了。

因为在县里工作压力很大,如果年龄太大身体吃不消,而且年龄大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县长、县委书记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对一个县的发展也是不利的,这时候组织也不会让县长再接任县委书记了。

县委书记和县长矛盾比较深

众所周知,县委书记和县长都是省管干部,也就是说县委书记和县长的任命是由省委组织部报请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市委书记以及市委常委的评价考核也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虽然省委组织部管理县委书记和县长,但是由于一个省管理的县实在太多了,具体县委书记、县长的表现如何,县委书记、县长的直属领导市委书记及市委常委是最有话语权的。

而具体到县委书记和县长来说,在干部年度考核的时候,市委组织部考核组会充分听取县委书记的意见,如果县委书记对县长评价很差,甚至提出了一些希望县长调离的建议,那么对于县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基本上县长就没有可能再接任县委书记了,甚至会提前被调离。

因为一旦县委书记和县长出现了矛盾,组织上一般会认可县委书记的意见,因为党是领导一切的,组织一般会维护县委书记的权威。

至于县委书记和县长,之所以会出现很严重的矛盾,大多集中在人事权和财政权的争夺上,众所周知,县委书记是人事权的一把,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具有绝对的权威,如果县长挑战这个权威,那么会引起县委书记的极度不满。而县长作为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对财政是应有绝对的主导权,但是有的县委书记希望在财政权上也有更大的话语权,往往会制定相关的规则,比如县财政支出1,000万以上的,必须向县委常委会汇报,这可能也会引起县长的不满。

县长的身体状况欠佳

众所周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当今领导干部工作压力非常大,经常加班加减,忍受各种追责问责风险的情况下,很多县长的身体也是亮起了红灯。现在像县委书记、县长这些处级领导干部,都要在组织部门的统一安排下进行体检,一旦县长有一些重大的疾病,组织部门也会第一时间掌握这种情况,如果县委书记职位出现了空缺,也很难让县长接任。

另外有的县长可能觉得自身身体状况很差,也会主动向组织部门提出不在区县工作,转到市直部门工作,这也是经常会出现的,因为在县里加班加点,不能和亲人团聚,工作和生活无法兼顾,有的领导干部会选择回到市里和家人团聚,这种情况组织部门一般也会同意。

县长的运气太差

正所谓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在仕途上奋力拼搏的县长,有时候也会遇到运气不佳的情况。以前我们这有一个县委书记被提拔为了副市长,已经到市政府报到了,县长顺理成章也要接任县委书记,组织部门都已经考察完毕了。

可是就在这时候,上级部门要求脱贫攻坚期间要保持县委书记和县长班子的稳定性,已经到市政府报到的县委书记又重新回到县里继续干县委书记,当然是由副市长兼任,县长接任县委书记的美梦最终破灭了,这不得不说运气实在太差了。

好在组织部门也及时和县长谈话,承诺会尽快解决县长的二级巡视员职级,并向他承诺将来脱贫攻坚结束之后,县委书记调走后,一定会妥善安排县长职务。

组织部门还是说话算数的,很快就给县长解决了二级巡视员的职级,脱贫攻坚结束之后,县委书记高升为市委常委,而这个县长也顺利接任了县委书记,并在第2年的市级班子换届中被提拔为市政协副主席。

以上是我结合工作实际,对县长没能顺利接任县委书记的7种原因的分析,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县长   组织部门   县里   副市长   痛心   领导干部   空缺   这时候   顺利   年龄   身体   干部   职位   原因   组织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