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中国进攻了,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发飙”:进攻思路已经转变


在阅读此文之前,希望用您发财的小手点一下“关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但是最后会有小编的个人感悟,如有不足之处可以评论指出,谢谢您的支持。


长期以来,人权问题一直是西方国家用以攻击其他国家的一把“进攻武器”。然而,随着西方整体实力的衰落,中国正逐渐成为新的舆论攻击目标。最近,中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对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进行了尖锐批评,指责其侵犯土著人权的恶行。这一行动旨在唤起西方国家对自身历史责任和义务的正视,强调对侵犯人权行为的切实赔偿,保障土著人民的权利。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这一举措,引发了在场国家的掌声。然而,这并非期望西方国家真的会因此反思自身行为,而更像是中国改变了对待国际舆论的策略。以往,中国是通过辟谣来“防御”西方在舆论上的“进攻”。但这种防御策略未必能够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现在,中国采取的是一种“抢高地”的策略,主动发起舆论攻势,让西方国家在国际舆论上回应中国的“进攻”,从而为他们找点事做。这种转变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加主动,而不再被动应对西方的攻击。


这一策略的背后,反映出中国在改变国际舆论格局上的思路。在过去的发展中,中国首先解决了国防和科技实力的问题,不再“总挨打”。如今,中国更加注重国际影响力和舆论的塑造,通过先发制人的“进攻”来引导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


这种转变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具有重要意义。中美博弈已经走向了新老秩序的交替,而美国试图通过在全球舆论上造谣中国,给其他国家制造“中国和美国差不多”的印象,使它们对中国提出的“新秩序”犹豫不决。中国在“土著人权”问题上的持续努力,有助于打破这一局面,破坏美国的战略。


总体来说,中国的新舆论策略是对国际形势的积极应对,是在适应全球格局变化的同时,主动引导国际舆论,维护国家形象和利益。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正在从被动的舆论受害者转变为积极的舆论塑造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联合国   中国   土著   中美   美国   人权   其他国家   舆论   国际形势   格局   思路   主动   看法   实力   策略   代表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