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离婚、破产自杀,被关精神病院的一代女星,又翻红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南巷居士

编辑|南巷居士

2010年,由李少红指导的新版《红楼梦》播出。

这部翻拍里,大咖云集美女如云,但因为阴暗的色调和尚未成熟的演技还是问题颇多。

而其中扮演贾母的演员,更是因为色调问题拍得阴森,不少人说像是要吃了唐僧的女妖精。

殊不知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享有盛名,年轻时候更是风华绝代。

“男有李小龙,女有周采芹。”

她是《007》电影中的邦德女郎,当时的伦敦人更是称她为“东方的奥黛丽.赫本”。

然而如此成功的周采芹却在40岁时试图放弃生命,自杀未遂后又被进了精神病院。

经历了这么多换做别人早就意志消沉,周采芹却奋起反抗。

在不屈的精神下创造了属于她的新生活。

从邦德女郎到《红楼梦》中的贾母,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仿佛是她跌宕起伏人生的真实写照。

其中一直不变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定。

破产危机颠覆生活

1973年,经济危机的势头袭来,不少投资事业迎来低潮。

当时的周采芹事业上遇到了阻碍,已经四十岁的她事业明显下滑。

但靠着多年来积攒下来的人气与魅力,表演上的周采芹还是以往那般优秀。

然而遥远的故土,周采芹的父母却经历着一场苦难。

周采芹之前常年与父母书信往来互道平安,但当时她已经八年没有收到来信了。

这让她的内心十分忐忑,但这还没完,生活在几年后给了她当头一棒。

1976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被人忽悠使用大量贷款投资房产的周采芹一夕之间宣告破产。

她的所有房产都被没收,就连一个庇身之所也没给她留下。

和破产一同来临的还有父亲已经死亡的消息,重重打击之下周采芹产生了极端的念头。

她在一个深夜吞下药片,试图离开这个世界,好在被人发现捡回了一条命。

然而自杀未遂让她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精神状态不好的她被送到了精神病院。

在那里,病人整日只需要编篮子打发时间,若是真的疯了还好,偏偏周采芹尚有神智。

这让她在精神病院的日子格外痛苦。

日子久了,周采芹看着身边的病人和日落黄昏,越发消极。

她开始跟其他病人一起沉迷不语地编篮子,意识越来越麻木的她犹如行尸走肉。

就在她决定认命时候,远在美国的大姐给她寄来了一封信,也是这封信让她决心重来。

信中的大姐并未温柔安慰,反而把她大骂了一通,甚至质问她是要打退堂鼓了吗?

这样的训斥让她失声痛哭。

沉寂许久的情感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麻木的灵魂终于有所触动。

周采芹在自己的哭喊声中做出了新的决定。

之后周采芹离开了精神病院,远赴美国,没有经济来源的她只能找到开餐厅的弟弟。

在那里她从端盘子开始,往日的优雅不见徒留一个为生活拼搏的女人。

而后她又应聘打字员、图书管理员一步步让自己的生活好起来。

即使生活没了以前的光鲜亮丽周采芹仍旧爱美。

即使穿着旧货市场的裙子和长靴,她的自信仍旧能够展现。

生活本可以就这样下去,但在命运的指引下周采芹还是要回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

时隔多年,周采芹再度收到故土来信,也是在信中知晓母亲也在前两年去世。

那一刻,周采芹的灵魂再度支离破碎。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十多天,反复回忆起属于父母的画面,特别是那明艳张扬的母亲。

直到她在窗外阳光的指引下看见了母亲送她的手表。

那是她生活最为困苦时候都没有放弃的物品,多年来一直带在身边。

看见闪着光的手表,周采芹觉得自己似乎也看见了母亲。

周信芳之女,勿忘中国人

周采芹的父母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人物。

父亲是与梅艳芳齐名的周信芳,母亲则是裘家这种大户人家的三小姐,名唤裘丽琳。

周信芳和裘丽琳的故事在当时堪称一段佳话。

裘丽琳作为大户人家的小姐到了年龄自然是被父母催婚、逼婚。

然而裘丽琳却并不想屈服于世俗。

在她看来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为何要听从父母的屈身嫁给一个不曾见面的人。

而最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裘丽琳已经无法自拔地喜欢上了周信芳。

然而周信芳在戏曲界的地位虽高,但到底是一个戏子,裘家又怎么可能看得上他。

面对裘丽琳的坚持,裘家将她反锁在屋内,试图等她屈服。

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裘丽琳还是悄悄离开,抛下家庭选择了周信芳。

不被世俗认同的两人私奔后才终于在一起。

周采芹是他们的三女儿,有意思的是当时生产着急,周采芹是在戏箱里出生的。

可见她与戏的缘分不浅。

因为《诗经》里一句“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周信芳便给她取名为周采芹。

父母之间这段爱情给周采芹留下了深刻印象。

年少时候她曾希望自己也能邂逅一段这样浪漫的爱情。

然而事与愿违,在婚姻上周采芹也并不顺遂。

母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是个追求自由的女子,这在无形之中启发了周采芹。

8岁时,她会因参加外祖父的葬礼被安排在男生后面时候思考。

思考身为女子的能力和力量是什么,为此她还写了篇文章《为伟大的女性而战》。

这样的思考能力让她自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17岁那年她坚持考表演,并成功伦敦皇家戏剧学院学习表演,成为第一位华裔学生。

而后,在一个微冷的十月清晨,周采芹便要前往英国进行学习。

临行前,周信芳将周采芹拉到一边他将自己誊写的剧本《文天祥》递给周采芹。

并叮嘱她不要忘记自己始终是个中国人。

父亲这句叮嘱始终萦绕在周采芹的心里,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

一路走来的艰辛也未曾让她放弃这个身份奔赴新的生活。

然而,刚出国时候的周采芹遭受了不少不公平的对待。

在歧视里获得属于自己的身份

当时国外对国内的歧视十分严重,周采芹当了当地后经常受到歧视。

人们只要一看见她那张脸就会露出鄙夷的眼神。

在皇家戏剧学院学习的日子里,明明她的各项成绩十分优异却仍旧得不到认同和赞赏。

不少机会明明认真争取,却还是落得个失败的结果。

周采芹的同学们嘲笑她的异想天开,讽刺她绝拿不到表演机会。

就连私下租房,都会因为自己黄种人的身份惨遭拒绝。

这样的讥讽反而让周采芹越挫越勇,此后在这条路上勇往直前走下去。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就在周采芹四处碰壁时候,恰逢台湾省派了一支京剧团去伦敦演出。

周采芹自然要努力争取的,最后成功得到了主持人的身份。

流利的双语以及优秀的主持功底让周采芹大放异彩。

这次演出后周采芹登上了报纸头条,所有人都在讨论她的绝世美貌和优秀的能力。

也因这次机会,她被誉为东方的奥黛丽·赫本,这个名头很快让她得到了新的机会。

1959年,周采芹得到了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女主角的邀约。

一经出演便得到了无数英国人的追捧,苏丝黄这个角色让23岁的她一炮而红。

威尔士剧院的灯箱上闪耀着她的名字。

两年里她出演的《苏丝黄的世界》场场爆满,甚至因为她的形象引领了当时的潮流。

曾经被唾弃的黄种人面孔现在却成了英国人欣赏的美貌。

她的海报遍布大街小巷。

周采芹甚至还是在杨紫琼之前的第一位华裔邦女郎,《007》系列电影中也有她的身影。

红极一时的她在此期间感情也有了发展,却没有她设想中那么美好。

第一段婚姻是个香港商人,婚后对方却不赞同她继续追求理想,理念不合的两人就此分开。

第二次是和一个导演,但在一起三年两人的不合适却显而易见。

所以周采芹对婚姻不再抱有期待,将心思都放在了事业上。

没想到却遇上了破产阻碍了她前进的道路。

但破产危机对她来说何尝不是一次机会,一次重生。

经历了破产危机的周采芹也并未放弃,想好前路他便勇敢地从头再来。

周采芹穿着廉价的衣服鞋子前去社区剧团面试。

在剧团的三年虽然依旧贫穷,但周采芹的内心却已经充实起来。

这段时间她一边彩排一边学习,优秀的她拿到了塔夫茨大学的戏剧硕士。

1981年离开故土三十年的周采芹终于回到了祖国,她也把自己所学都带了回来。

1993年已经57岁的她带着和邬君梅、俞飞鸿一起拍摄的电影《喜福会》杀回好莱坞。

之后借着《艺妓回忆录》《惊天魔盗团2》《神盾局特工》等多部好片子站稳了脚步。

2019年,由陈苗执导,根据周采芹自传改编的纪录片《上海的女儿》上映。

为了拍摄这部作品,导演整整跟拍采访了她六年。

详细了解了周采芹的经历之后,导演忍不住感叹:她真是个传奇女性。

许多观众也正是通过这部纪录片了解了她的传奇经历。

结语

如今已经87岁的周采芹独自生活,身体健康的她喜欢独自去买菜做饭。

在她看来这样静谧普通的生活让她的内心十分平静。

虽然年龄已经上去了,但周采芹仍旧像是一只凤凰在苦难里涅槃重生。

提及死亡,周采芹并不畏惧,反而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她希望自己能够温柔地降生,温柔地离开。

但命运并没有对她温柔,好在一切的苦难都已过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精神病院   后周   红楼梦   伦敦   经济危机   故土   苦难   女星   温柔   母亲   父母   身份   婚姻   事业   优秀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