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华玩双标,中国取代美国?俄威胁要炸德国,中俄迎来新盟友

欧盟为了打压中国的电动汽车,一边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启反补贴调查,另一边又对自家电动汽车实施补贴,把双标玩到了极致。

为打压中国电动汽车,欧盟玩双标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刚结束访华行程,就有了新动作。

10月1日,据《观察者网》报道,东布罗夫斯基斯发布公告,欧盟未来几天内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欧盟手中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可以证明中国提供的补贴正在“扭曲”正常贸易,对欧洲工业构成威胁。

现场记者很犀利,反问他,是不是欧盟自己也有对电动汽车行业实施的补贴呢?

东布罗夫斯基斯回答说欧盟的补贴主要是针对采购溢价,不会扭曲贸易。

欧盟自己有补贴,跟欧盟反对中国补贴是两码事。

反正从欧盟的角度看,它可以对自己的电动汽车实施补贴,但是中国不能对自己的电动汽车实施补贴,欧盟的补贴是正常的,中国的补贴就是扰乱正常贸易。

论语有云:“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即使竞争,也始终保持君子的风度才行。欧盟不仅不是君子,明显就有些泼皮无赖的意思了。竞争是好事,但不讲道理的竞争就是小人行径。

欧盟要补贴自家车企,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要限制中国电动车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欧盟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有技术优势,但是中国早早开始在电动汽车领域发力,对欧盟完成了弯道超车。

在今年的德国慕尼黑车展上,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成为了主角,在性能优于欧盟电动汽车的同时,价格还比欧盟企业的电动汽车便宜了10-20%,给欧盟同行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由于欧盟的汽车行业在中国拥有不少的市场,因此欧盟在对待中国电动汽车时,不能像对待华为那样,随便捏造了安全理由就将中国电动汽车关在市场外,否则中国对欧盟汽车展开反制,欧盟的损失更大。

如果想像美国制裁华为那样,通过切断核心零部件的供应来打压中国电动汽车,对欧盟来说同样做不到,因为中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电动汽车供应链,甚至连欧盟自己都需要从中国采购电池等零部件,中国没有反过来制裁欧盟就不错了,欧盟根本没办法制裁中国电动汽车行业。

于是乎,欧盟就只能打着“正常贸易”的旗号,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调查。一旦认定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对欧盟同类产业造成损害,欧盟就将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倾销征税,人为增加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的售价。

而欧盟这边又对自己的电动汽车实施补贴,双方的价格一升一降,欧盟电动汽车自然就拥有了售价优势。

当然,这已经不是西方第一次在中国面前玩双标了。2013年的时候,欧盟也对中国的光伏产业实施过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导致中国的光伏产品一度在欧盟市场绝迹。

但是此后中国开始对光伏产业进行升级,从最初的组件制造商,变成了涵盖行业上下游的完整、高效、竞争力强的光伏产业链,对欧盟同类产品形成了绝对的优势,迫使欧盟于2018年终止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措施。

如今欧盟又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调查,甚至无耻的玩起了双标,恰恰说明欧盟已经没有信心在电动汽车领域跟中国展开竞争,曾经引领世界科技潮流几百年的欧洲,现在面对崛起的东方大国,只能使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保住市场,预示着“东升西降”时代的到来。

现在是光伏产品与电动汽车,将来在其他领域,欧盟还要面对强势崛起的中国品牌,欧盟的反补贴调查还能守住多少市场?

美国党争拖后腿,中国抢走国际地位?

欧盟面对来自中国的竞争,已经尽显吃力,而美国又如何呢?高昂的债务、频繁的党争,正在加速美国的内耗,甚至可能让中国取代美国的位置。

美国当地时间9月30日晚,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一项短期拨款法案,为美国联邦政府提供为期45天的资金,让美国联邦政府暂时免于“关门”的危机。

然而这份短期拨款法案,对美国政府来说只是一剂止疼药,暂时缓解了党争带来的并发症,而没有彻底根除党争的问题,美国两党的分歧仍在继续,政府“关门”依然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两党之所以迟迟未就政府新财年预算达成一致,主要卡在了对乌克兰援助问题上。以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为首的共和党,认为保卫美国边境比援助乌克兰更重要,主张将资金优先用于美国边防安全建设上。

而拜登则主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中断对乌克兰的援助,并指责共和党人试图大幅削减政府开支。

共和党为什么反对优先对乌克兰提供援助?不是因为共和党有多仇视乌克兰人,而是因为民主党支持援助乌克兰,所以共和党才要站出来反对,共和党抵触的不是乌克兰,而是民主党。

现在的美国党争就是这样,除了在反华等少数议题上达成共识之外,其他问题都会产生分歧,民主党提出什么议案,共和党都要站出来使绊子,完全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等到共和党上台,民主党也会这样做,美国的党争纯属无意义的斗气。

而美国智库“保卫民主基金”的中国问题高级研究员辛格顿则认为:在美国政府精力因为党争被分散的情况下,中国可能会尝试填补国际事务领导层的空缺,将自己宣传为全球舞台上一个稳定的替代者,而中美之间的接触也可能受到影响。

美国政府频繁关门,让外界看到了美国政治的不稳定性与不可预测性,毕竟谁都不愿意跟一个朝令夕改的政府打交道。或者说前脚跟民主党达成了合作协议,等到共和党上台,美国又把合作协议撕毁了。辛格顿认为中国可以借机宣传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指出西方制度存在本质上的缺陷。

美国政府频繁关门,是美国自己不争气,而不是中国造成的。中美之间谁来当全球事务的领导者,不是靠争的,而是由其他国家来公认的。

而且中国制度相比美国的制度的优越性不需要中国来刻意宣传,从救灾、治安、打击毒品方面就能看出差距,若有一天中国取代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那也是美国自己不争气。

作为美国的盟友,则要时刻防范美国党争带来的危害。比如乌克兰现在就对美国的党争极度敏感,生怕因为党争而终止了对自己的援助。

虽然美国政府暂时不会关门,但是白宫账目上可用于援助乌克兰的资金只剩下了30亿美元,在共和党不松口的情况下,乌克兰可获得的资金将越来越少。

敢援乌导弹?俄威胁轰炸德国

而俄罗斯则开始抓紧时机,全力阻止乌克兰获得新的援助。此前英国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声称将会向乌克兰派遣军队,协助训练乌军。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第一时间发出警告:若英军士兵进入乌克兰境内,将成为俄罗斯的合法打击目标。英国首相苏纳克里随即在10月1日表示:英国目前没有向乌克兰派遣军事教官的计划。

吓退了英国之后,梅德韦杰夫又向德国发出警告:若德国敢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俄罗斯将对生产导弹的德国工厂实施轰炸。

“金牛座”是德国研发的一种远程动能侵彻和毁伤导弹,最大射程超过350千米,可以由战斗机在空战发射,能够摧毁坚固的地下掩体,是实施“斩首”行动的利器。德国若将这款导弹交给乌克兰空军,将对俄军后方的指挥所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俄方在第一时间向德国发出了轰炸警告,阻止乌克兰方面获得这款导弹。

此前德国虽然向乌克兰援助了防空导弹、主战坦克等武器,但勉强可以算是防御性武器。现在德国要向乌克兰提供的“金牛座”导弹,则属于典型的进攻性武器。要知道德国的身份与英国和美国不同,德国属于二战战败国,曾在俄罗斯领土上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现在德国导弹要对俄军造成实质性威胁了,俄罗斯身为二战战胜国,从法理上来说有权为了维护二战的胜利果实,对德国实施军事打击。

过去几个月,西方一直用切香肠的方式试探俄罗斯的忍耐力,逐步将对乌克兰援助的武器升级为导弹、喷气式战斗机,远远超过了西方当初的口头承诺。俄罗斯也明白若是继续无动于衷,下次西方可能就要向乌克兰援助轰炸机、弹道导弹了,俄罗斯必须遏制这个势头。既然美国与英国不好惹,但是面对昔日的手下败将,俄罗斯在德国面前还是有底气的,于是就“老太太吃柿子--先捡软的捏”,威胁对德国实施轰炸。

现在的俄罗斯就是要打一场持久战,普京赌的是西方不可能长时间对乌克兰实施援助,耐心总有耗尽的一天。事实也正在朝普京预想的方向发展,在短短24小时内,2个国家的大选结果出炉,似乎预示着中俄分别将迎来一个新盟友。

两场选举结束,中俄分别收获新盟友?

10月1日,斯洛伐克议会选举结束,罗伯特·菲佐所在的方向党以23.37%的得票率赢得大选。让乌克兰与西方感到紧张的是,菲佐公开表示斯洛伐克应结束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若菲佐上台后继续推动这一主张,则斯洛伐克将继匈牙利后,成为欧盟和北约内又一个反对支持乌克兰的国家。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通胀加剧,民众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对援助乌克兰保持热情。而斯洛伐克曾在二战后加入华约,成为了苏联的兄弟国家,苏联的族群联邦制倾向于照顾弱小民族,在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给予斯洛伐克许多的支持,因此当时许多斯洛伐克人对苏联抱有好感。只不过后来捷克斯洛伐克试图增强与西方国家的交往,苏联随即出兵控制了该国,并组建了亲苏政府,造成捷克斯洛伐克对俄罗斯的敌视。

俄乌冲突爆发后,已经分裂成两个国家的捷克、斯洛伐克对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援助,似乎就是在报当年的仇恨。然而斯洛伐克内部依然有不少亲苏亲俄的群体,菲佐所属的“方向党”就是斯洛伐克有名的“亲俄疑美”政党,“方向党”能够顺利上台,也从侧面说明欧洲开始对援助乌克兰这件事感到了厌烦,对美国的那一套说辞不感冒了。

俄罗斯这边有望收获新盟友,中国同样迎来了好消息。9月30日晚,根据马尔代夫选举委员会公布的结果,反对派候选人、马累市长穆伊祖当选为马尔代夫的新一任总统。

穆伊祖领导的反对党“进步大会联盟”向来主张对华友好,现在成为马尔代夫新一任总统,预示着马尔代夫的对外政策将由过去的“印度优先”,变成了“亲近中国”。

要知道马尔代夫与印度的关系,差不多类似于韩国与美国的关系,印度在马尔代夫驻扎着一支军队,长期影响着马尔代夫的外交政策。

马尔代夫位于印度大陆以南,处于阿拉伯海域、孟加拉湾与印度洋的交汇处,从霍尔木兹海峡输送出来的石油想要运往亚洲,都要途经马尔代夫周边海域。马尔代夫若成为中国的盟友,将来由中国帮忙建设港口、机场,中国就等于在印度南方海域有了立足点。别看马尔代夫国家并不大,但是战略意义却非同小可,马尔代夫倒向中国,可以视为印度的战略失败、中国外交的胜利。

欧盟面对中国逐渐产生无力感、美国党争自顾不暇、欧洲延误援乌、马尔代夫倒向中国,这一切都在证明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东升西降”的势头开始席卷全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德国   盟友   美国   斯洛伐克   民主党   中国   马尔代夫   美国政府   乌克兰   共和党   俄罗斯   英国   导弹   欧盟   电动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