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经没有未来,它即将回归它的正常态势,成为一个二流国家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并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和观点。让我们一起纵观天下大事,品读社会人生


2022年7月8日,一声枪响打断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的演说,这一枪是对安倍执政8年来最强力的否定,和对日本社会最沉重的控诉。

凶手叫山上彻也,41岁的他,在海上自卫队退役后,由于找不到工作,只能辗转于多地打零工,直到20年,才在京都找到一份开叉车的工作,生活十分拮据。

而曾几何时,山上彻也也有着优渥的家境,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建设公司,常常乘坐高级轿车出入往来,他就读的奈良县立郡山高中也是日本数一数二的名校。

山上彻也

很多人为此与山上彻也产生了共情,他们给山上送礼物,为山上发起减刑签名,甚至有人称“山上是受害者”,这无疑是对安倍晋三最大的讽刺。

山上彻也的遭遇,恰恰是很多日本年轻人的缩影,在安倍执政的十年里,本该是恢复日本经济、获取民心的“三支箭”政策,却让民众越发与政府离心离德。

2016年,日本民进党、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及生活党等4个在野党联合向议会众议院提交针对安倍内阁的不信任决议案,以“安倍经济学失败”为由,要求安倍下台。

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概括起来就是:

1, 大胆的金融政策(具体表现为负利率,超级量化宽松)

2, 灵活的财政政策(各种振兴计划)

3, 鼓励民间资本的长期投资,

安倍希图通过这些政策,来实现企业盈利,收入增加,刺激消费的良性循环。

但实际上,这个政策最大的弊端就是,谁规定了企业赚了钱一定会发给员工?

企业收益不一定会增加员工工资,也可以变成股东收益或者企业内储备金,而大规模量化宽松必定会导致资产市场过热和加大的倾向。

所以,安倍经济学的最大受益者是投资家和大型资产持有者,通俗说就是资本家。而不会惠及山上彻也这种底层人。

那么,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化作山上彻也的两枪,并射到了安倍自己身上,也不足为奇了。

失去的20年

日本经济的失败早在二十年前就初见端倪了,90年代到现在,日本的国民平均工资十多年来就没变过。

回顾历史,日本的人均GDP曾一度超越美国,1995年日本人均GDP 4.42万美元,美国当时是2.86万美元,日本人均是美国的154%。曾经的日本人自我感觉日本天下第一,取代美国指日可待。

所以,日本写了一本书,叫《日本可以说不》。

美国人也信了,也写了一本书,叫《日本第一》。

但日本最终还是没有取代美国。

当1991年泡沫急速破裂后,在被认为最具改革魄力的首相桥本龙太郎提出“六大改革”之后,日本处于负增长长达十年。

在这如噩梦般的十年里,不动产行业和金融业彻底被玩坏,181家证券公司倒闭,那些日本人曾经耳熟能详的公司都烟消云散:三菱地所株式会社从跨国企业龟缩回了日本;曾经名噪一时的零售商日本八佰伴宣布倒闭;经营不善的日产汽车宣布与法国雷诺合并。

企业破产和人员裁减引起的失业率上升至5%,,自杀人数累计超过3万人。

在不动产行业和金融业完蛋后,日本开始深耕制造业,90年代,日本的家电企业打遍天下无敌手,当时的日本品牌仍然是神一般的存在,索尼,东芝,日立,三洋,夏普,哪一个不是高档与品质的代名词?

而说起制造业,附加值最高,最赚钱的是哪些行业呢?

答案无疑是半导体和飞机,这也是我们国家近些年在追赶的。

那么为什么日本不造飞机呢?答案很简单,美国不让。

当看到中国C919顺利商业首飞时,很多日本网民也是百感交集,既有不甘心,也有惋惜。

因为,曾经他们的飞机也是世界第一啊。

日本航空工业最早起步于大正时代,二战的爆发使日本的航空技术达到顶峰,由于与德国的关系,日本很快学到了德国的核心技术。

从1910年飞机首飞之后,仅用了35年时间,日本就能够生产国产喷气式飞机。

当时在日本飞机制造商中,以中岛飞机(现为斯巴鲁)、三菱造船(后分拆为三菱飞机,新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最为出色。

战后,在盟军军管时期,日本不仅被禁止制造飞机,而且还被禁止研究和运营。

失去工作的飞机工程师纷纷转行,流向了汽车和火车行业,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汽车和新干线闻名的原因,因为那些工程师原本都是造飞机的。

此后,美国虽然解除了飞机研制禁令,但此时的日本即使想追赶,也跟不上日新月异的飞机时代了。

三菱、富士都尝试过进军商务客机领域,也生产过诸如T-1和YS-11之类的飞机,但都因销量不佳退出市场。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也是世界第一,生产额占全球50%以上。

但如今,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哪还有世界第一的样子,从CPU到DRAM芯片,被台积电、三星、英特尔打得一败涂地;

日本连海思麒麟、中芯国际、紫光这样的公司都没有;

屏幕方面同样是一蹶不振,不但打不过三星、LG,甚至没有一家公司能够比得上中国的京东方。

东芝作为如今全球TOP10半导体企业榜单上的唯一一家日本公司,似乎也准备放弃半导体这条路。

继前些年疯狂甩卖NAND、图像传感、家电、相机和医疗等业务后,2017年,东芝将其最赚钱的存储芯片部门以18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

相比于中国的华为,美国的苹果,韩国的三星,日本似乎并没有什么叫得上号的手机企业。

在日本,市场份额最高的还是苹果。

而日本引以为豪的一亩三分地,如今也在被中国蚕食。

2011年松下旗下三洋电视被长虹收购。

2016年,东芝白色家电业务控股权被美的集团收购,黑莓被TCL收购。

尼特族与移民

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教育体系令许多国家望尘莫及,高达97%的高中升学率,以及近50%的大学升学率,让日本傲居东亚。

然而,学历崇拜的神话在经济泡沫的破灭声中崩溃:

一方面,日本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日本不缺工作,但日本缺“好工作”。

低迷的就业率让待业青年中出现大量的非正规雇佣者“飞特族”,以及不安排就学、就业、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的“尼特族”。

他们在大学毕业之际遭遇就业冰河期,又不能在日本找到符合自己定位的合适岗位,索性过起了不问世事、在家啃老,被社会斥责是“寄生虫”的生活。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为了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放宽了外国劳工的入境和就业规定,鼓励外国人来日本工作。他们廉价踏实,勤劳肯干,让日本本国低端就业者更雪上加霜。

2023年,在日外国人突破300万,占日本全国人口的2.3%,在东京、京都这样的大都市则超过了4%,即使放眼全世界,这个数字也算移民大国了。

宗教是思想的麻醉剂,当世间苦闷,人们往往更多会选择精神追求,日本的邪教盛行就由此而来。

如上世纪利用年轻人不满社会现实的心理的奥姆真理教,以及山上彻也母亲信奉的统一教,这些都不是单纯的宗教事件,而是日本社会中充斥着悲观情绪的侧面反映。

从昭和男儿到令和肥宅

在军事方面,日本的军事实力也很孱弱,这个弱说的不是武器装备,

如果单论飞机军舰,依托美国的军事科技,日本绝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现实世界的战争说到底是人与人的战争,唯武器论那套,美国已经在阿富汗和越南用亲身实验证明过了。

众所周知,日本是没有军队的,只有自卫队,负责提供搜救、防洪等任务。

在美国几十年的教育下,日本早已不再是那群昭和男儿,可以说已经斗志尽失,拿着最先进的武器,干出最烂的活。

在日航123事故中,晚上6点,一架载有524人的飞机由于失控,直直的撞向高天原山脊。

由于失事现场在山区,日本自卫队的直升机认为没有生还者迹象,不愿冒险降落检查。

自卫队集体在附近的村落过夜,甚至有传言他们部分人还去泡了温泉。

直到第二天上午9点,在飞机失事后的14个小时,自卫队才到达现场,根据活下来的4个幸存者描述,在飞机坠毁后的数小时内仍有其他乘客生还,他们能听到周围乘客的声音,但因无法即时获得救援,在痛苦呻吟中离世。

福岛核泄漏事故更是把日本自卫队的无能展示给了全世界,救援行动中的不足和临阵脱逃的情况屡屡发生,例如日本名义上派出了大规模部队来救援,但这些部队竟然只是在外围洒水,拒不进入现场。

甚至还出现了空军在接到行动命令后临阵脱逃的情况,这和苏联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的“向着辐射冲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事件表明,尽管拥有现代化的军事装备,但日本自卫队的战斗力已经是一言难尽了。

可以说,近20年来,日本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

从1990年开始,日经指数和道琼斯指数走势差了有20多倍,而同一时期,日本GDP几乎毫无增长,从是中国GDP的10倍,变成了低于中国一大截。

那些信奉日本神话的该醒醒了。

当产业逐渐衰落,如今的日本,我们看不到一丝复兴的迹象。

武士道精神和昭和男儿一去不复返。

那个曾经扬言要买下美国的日本也已经成为奢谈。

日本不死,只会逐渐凋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三星   日本   奈良   自卫队   京都   东芝   昭和   美国   中国   态势   经济学   飞机   未来   政策   社会   国家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