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中国同频共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澳门国庆牌楼(图集)

牌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载体。最早的牌楼可追溯到周朝。虽然澳门在1999年才正式回归,但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澳门同胞就自发搭建了牌楼,以迎接新中国的成立。一直至1970年,每逢国庆,街道上都矗立着一座座主题鲜明、华灯璀璨的牌楼。

这些牌楼由一群对新中国充满无限热情的人士组成的“美工组”所建成,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既有美术工作者,也有工人、教师、学生、文员。他们争分夺秒,利用工余时间参加牌楼工作,负责策划、设计和绘图。在每年国庆节前的一个半月集中在施工地,联同棚工、木工、泥水工、油漆工、电工、搬运工等,制作并搭建国庆牌楼,为祖国献礼。

今日,就带大家一起看看那些承载着澳门人爱国热情的国庆牌楼。

1951年,建于澳门水坑尾的庆祝建国两周年国庆牌楼。

1952年,建于澳门新马路与十月初五街交界的庆祝建国三周年国庆牌楼。

1954年,澳门议事亭前地立起了庆祝建国五周年的天安门国庆牌楼。

同年,澳门新马路大丰银号、邮政局、海傍区等地都建了国庆牌楼,风格不一但却与街景融合得恰到好处。现在看来也能感受到彼时的热闹氛围。

1957年,搭建于澳门新马路的庆祝建国八周年国庆牌楼。

1967年,某校学生在国庆牌楼前留影。谁能看得出这里其实是在澳门的街头呢?

同年,海傍区的国庆牌楼另有其风格。

为庆祝建国十九周年,澳门南湾区搭起了气势恢宏的纪念牌楼,并组织了热闹的庆祝活动。

当年珍贵的国庆牌楼手稿。

以上这些历史图片不能罗列所有的牌楼,也未能详细讲述其背后的故事,更不能完全表达那时澳门人的心境。

在尚未回归的年代,每年的国庆牌楼都承载了澳门人与祖国同频共振的激动心情,也呼应着澳门想要回到祖国怀抱的迫切感情。回归路漫漫,风尘仆仆,终有归途。

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74岁生日快乐!

图片来源:澳门记忆文史网

相关线上展览:回忆·国庆牌楼建造时

https://www.macaumemory.mo/exhibitions/showexhibition!toSep?id=393c9c46dd154b01b643c142d7573a5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澳门   牌楼   新中国   大丰   银号   天安门   国庆   工余   澳门人   同年   祖国   热闹   热情   周年   风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