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辱华言论、移居美国,“公知女神”柴静,如今下场咎由自取!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标题:柴静:从传媒巅峰到美国移民的价值观之变迁前言:2003年,SARS肆虐,人心惶惶,然而,央视记者柴静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用镜头和文字为国人讲述真相,展现出记者的职业精神和大无畏的勇气。这一时期的奋斗,让她深受国人爱戴,被称作“公知女神”,可就在如日中天之时,柴静却突然从“女神”变成了“假爱国者”。



这一反差极大的形象转变,到底是从何而来?是她本人言行不一所导致?还是仅仅外界言论有误?柴静的传奇人生:1976年,柴静出生在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小姑娘,却在生命中书写了一段传奇的人生故事。



16岁的柴静考入了湖南的一所大学,正式离开了家乡开始了求学生涯,父母为她早早安排好了工作,希望她大学毕业后就回家,到本地的铁路局做一个小职员,终身就那样渡过了。



但是柴静对此并不满足,她渴望看更广阔的天地,渴望把自己的人生过得更精彩,1992年,她成功考上了长沙铁道学院,也就是如今的中南大学。



柴静发现自己对广播电视颇有兴趣,她会在课余时间跑去校园广播站看学长学姐们制作节目,看着学长学姐们在录音室中录制节目时全神贯注的样子,柴静也萌生了当主播的梦想。



为了实现梦想,柴静主动联系本地的电视台,用自己的录音机录制了一盘个人简介,表达了自己想成为一名播音员的愿望,随后寄给了电视台。



没想到电视台台长真的听完了她寄来的录音带,并被她温柔不疾不徐的声音深深吸引,台长直接联系柴静,邀请她来电视台试播一个节目。



机缘巧合之下,柴静开始了她的播音生涯,起初,台里让她只是临时代班一两个节目,但渐渐地,台里对她的表现越来越满意,便给了她一个晚间谈话节目《夜色温柔》的机会。



这个机会对刚步入社会的柴静来说可谓是转机,她非常珍惜,努力熬夜学习,确保自己的表现不会失误。



通过她温暖静谧的声音,节目很快获得了不少忠实听众,尤其是下夜班回家的工人们,听她的声音能得到很大的慰藉。



大学毕业时,台里希望柴静留下来正式签约,成为电视台的签约主持人,但思虑再三,柴静决定放弃这份工作,选择离开长沙,去北京进修深造。



父母再次为她莫名其妙的决定感到失望,责问她为什么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和前景,柴静解释道,她需要看看自己能走多远,需要在更大的舞台上充实自己,最后,在她的坚持下,父母勉强同意了她去北京学习的决定。



在北京学习期间,柴静遇到了导师陈虻,陈虻是央视的资深导演,他很欣赏柴静的才华和努力学习的精神。



某天,陈虻正好需要给当红主播白岩松配一个女主持搭档,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推荐柴静试镜,这对一个主持生涯才刚起步的柴静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和白岩松合作主持央视栏目《东方时空》对刚出道的柴静压力可谓山大,她深知这个机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必须给导师和观众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为此,她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反复演练台词,录制第一期节目那天,柴静紧张到全身发抖,甚至记不太清自己要说的句子。



白岩松发现后,耐心地在台下提点她,帮她记住要说的内容,在他的帮助下,柴静渐渐找到了状态,第一期节目录制得体面流畅。



节目正式播出后,柴静温和的声线和不卑不亢的主持风格很快获得了观众的欢迎,她也在白岩松的悉心指导下,逐渐成长为央视一线主播。



2003年,SARS疫情在中国迅速蔓延,当其他媒体都在避讳报道时,柴静选择第一个冲到一线。



她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进入重症病房,与病人和医生面对面交流,报道疫情真实情况和医务人员日夜奋战的点滴。



这次采访经历更加坚定了柴静服务人民的理想,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再次第一个来到灾区,在遍地狼藉的废墟中艰难行进,亲身感受伤员被救出时的激动心情。



通过镜头,她向国人传递灾区的真实情况,表达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重要性,柴静还采访了一线救援人员,让大家明白生命的可贵。



在央视期间,柴静还亲自深入社会底层,直接进入女子监狱采访即将刑满释放的女犯人,她耐心倾听这些女孩们坎坷的经历,以及她们对新生活的期盼。



2012年,柴静出版个人散文集《看见》,书中收录了她10年的采访见闻,一时间畅销,展现了她敏锐的观察力。



从一个普通的山西姑娘,到湖南电视台的知名主播,再到央视红透半边天的“女神”,柴静用20年时间在传媒界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敢于坚持真理,关注普通人,是她一直秉持的新闻精神,她的故事启发了无数像她一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也让人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只要不放弃,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柴静移民美国的背后:成名后,柴静的事业一帆风顺,她的主持风格备受观众喜爱,但在2011年,她的婚姻出现了问题,与丈夫赵嘉的分离让她备受打击。



在事业和感情双重打击下,柴静做出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辞去央视工作,移民美国开始新的生活。



这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瞬间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大量网友痛斥她背叛祖国,痛心疾首她的不辞而别。



面对网上毫不留情的谩骂,柴静解释称,移民美国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加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她表示孩子未来还会归化中国国籍。



但是网友们并不买她的账,认为这只是借口,纷纷要求她永远不要回国,在这种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柴静最终选择入籍成为美国公民,她在中国耕耘多年的事业也宣告结束。



事实上,柴静移民美国的真正原因与她怀孕前往美国生子有直接关系,根据美国的政策,在美国境内出生的婴儿,只要父母愿意,不论国籍都可以直接为孩子申请美国国籍和绿卡。



柴静恰恰是在怀孕后不久飞往美国生产,目的之一很可能就是为了让孩子能享有美国国籍,这一做法被披露后,舆论立即发生了激烈反响。



之前一直支持柴静的观众对她树立的“爱国”形象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许多人表示再也无法相信她了,柴静主持的节目也因此停播,她在娱乐圈的事业跌入了低谷。



对柴静来说,移民美国生子无疑是一次赌博和孤注一掷,她放弃了在中国多年积累的人脉和事业,为的只是孩子能拥有一张美国护照。



然而这场孤注一掷最终以失败告终,不仅招致了公众猛烈抨击,也让她在故土难以立足,只能选择在异国他乡永久定居。



"亲奔西洞":柴静的价值观之变迁2015年,柴静自导自演了《穹顶之下》,片中大量运用不实数据,颠倒是非黑白,被指存在严重的政治立场问题,这终于将她从“女神”的宝座上拉下,声名扫地。



事实上,早在2010年,柴静就在采访中先露端倪,当时她与权威专家丁仲礼院士就西方国家提出的碳排放问题展开辩论。



丁院士指出,按人均排放量要求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实现排放绝对平等,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公平要求,这会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然而,柴静不仅对此不以为意,还自说自话地坚持中国必须无条件执行与西方国家同等的排放标准,这暴露出她在价值观和立场上的严重偏西方倾向,她完全无视中国的国情,而是站在西方国家的角度来要求中国。



5年后,柴静导演了著名纪录片《穹顶之下》,她声称拍这部片的动机是自己女儿一出生就患上肿瘤,她认为这与雾霾空气污染有关。



然而,这部纪录片使用了大量不实数据夸大中国污染现状,还把印度国情说成中国的现状,片中明显存在严重的政治立场问题。



更令人愤怒的是,柴静作为长期吸烟者,女儿的病情很可能与她的吸烟有关,空气污染与肿瘤的关系至今没有明确的科学定论。



但柴静不仅推卸自己的责任,还把个人原因无限放大到国家层面,意在全盘否定中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努力。



这种将个人悲剧政治化,大肆渲染以抹黑中国的做法,在道德上让人难以接受,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柴静在这部纪录片中的言行显然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她一味迎合西方主导的环境话语,置中国的国情于不顾。



其不自量力地要求中国执行与发达国家同等的排放标准,无异于剥夺中国的合法发展权利,在《穹顶之下》在国内遭遇群起抵制并被勒令下架后,柴静很快就获得了西方媒体的大力褒奖。她顺利被评为美国《外交政策》“全球百大思想者”。



这充分说明,她的思想价值立场已经严重偏离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完全倒向西方意识形态阵营。



柴静的人生轨迹:柴静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是传奇的,从一个普通的山西姑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蜕变成湖南电视台的知名主播,再到央视红透半边天的“女神”。



她的坚持和不懈努力启发了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告诉他们只要不放弃,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她的移民和在环保问题上的立场转变,却让她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女神”变成了“假爱国者”。



柴静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选择和言行会对自己的形象和声誉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公众人物,更需要谨慎对待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她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努力和勇气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人如何因为选择和立场的改变而失去了原来的荣誉和地位。



柴静的人生轨迹是一个反思的案例,让我们思考自己的选择和价值观,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后果。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坚守真理,不忘初心,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因为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声誉和形象。


总之,柴静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曲折和反思的人生旅程,她的经历和转变教育着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同时也要审视自己的选择,不断追求真理和正义。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美国   女神   穹顶   咎由自取   国籍   言行   中国   下场   移民   央视   立场   言论   形象   电视台   事业   节目   梦想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