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校园霸凌事件处理结果,央媒三连问,“霸凌者”家长该慌了!

他们本应是父母眼中的“天使”,是欢笑,是希望;

他们却成为众人眼中的“恶魔”,是愤怒,是绝望。


他们的未来可期,现在成了万劫不复;


三个孩子,三个家庭,无一幸免。


这,不是个案!


说不出的痛


最近一周,牵动全网关注的事件,除了杭州亚运会,就是山西大同10岁男孩被校园霸凌的事件。


9月23日,一条名为《“小学生遭男同学极端欺辱”:工作组连夜进驻学校调查》的官方通报再次登上热搜。


随后,法制日报社官方号文章带上了话题#官方通报小学生遭男同学极端欺辱#。


“极端欺辱”这四个字,首次被用在“校园霸凌”事件中。可想而知,这次事件的行为有多么恶劣。


具体事件经过,全网已经铺天盖地,这里小编不再赘述。


同时,我不愿,也不敢提及这两位年仅9岁霸凌者的恶劣行径,


作为一位母亲,我觉得撕心裂肺的疼;

作为一位成年人,我觉得残忍且恶心。


央媒发声三连问


9月26日,山西省大同市联合工作组发布通报,给出了对该事件的处理结果。



首先,官方认定这起校园霸凌事件,真实且性质恶劣;


其次,因为霸凌者未成年,予以训诫和心理辅导,行为矫正;


第三,霸凌者监护人予以训诫,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至于校方负责人,则是各种开除免职。


该处理结果一出,网上一片哗然,评论区炸开锅,都认为这处罚不痛不痒,毫无意义,且不公平。


连央媒都看不下去了。


央视网发表评论文章,三连问:“公平吗?”“合理吗?”“是不是可以考虑严肃追究施害者及监护人法律责任呢?”


甚至直接指出:“年龄不应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和护身符”。


人民网评发表评论文章,直接用了“如此恶劣之事,令人出离愤怒”的字眼。


并直接指出训诫只是“基本操作”,“家长不能双肩一耸、两手一摊就算完事”,“要承担疏于教导的责任”。



央媒的的发声,无疑是一道亮光,对此次事件,以及校园霸凌案件后续处理问题,提供了更接地气、更公正地指导意见。


“霸凌者”的家长们,要慌了!


“施暴者”也是受害者


“校园霸凌”事件屡见不鲜,除了学校管理工作不到位,不重视之外,主要还是在于处罚太轻,施暴者家长不痛不痒。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同样身处未成年世界的施暴者,似乎有点单薄。


一句“年龄不够”成为多少校园霸凌者的庇护伞,又是多少施暴者家长的挡箭牌。


央媒评论:“子不教,父之过”“要承担疏于教导的责任”。


是的,孩子出生时,只是一张白纸,他们如何走到今天,成为所谓的“霸凌者”“恶魔”?


即使这样,他们现在依然还是未成年人,还是孩子。


从这个角度想,未成年施暴者,也同样是受害者。


他们是未成年世界的施暴者,霸凌者;


他们也是成年世界的受害者;


他们是疏于教导、无良父母的受害者!


这起事件中,该从重处罚的是作为监护人的父母。


根据事件报道,9岁的霸凌者赵某某,已持续欺辱同学近两年。也就是说,赵某某从7岁开始就已经有了类似行径。


试问:一个7岁的孩子,从哪里学到这些令人发指、恶心且残忍的欺辱手段?



这些成年人都不耻的行为,孩子是如何潜移默化的认为是“能做的事”“对的事”?


即便现在网络媒体如此发达,资源如此丰富,一个7岁的孩子,也不可能能轻易获取。


“从根上烂了”就该“治根”


各大央媒陆续发声,无疑大快人心,至于后续结果,我们只能静待。


时间会流逝,信息会覆盖,又有多少新闻换旧闻,但孩子们梦魇般的伤痛却刻进了骨子里。


作为父母,作为成年人,我们该静下来反思一下了:我们让孩子们看见的是怎样的世界?


都说孩子出生时一张白纸,父母和家庭给孩子图怎样的色彩,画怎样的图形,孩子就呈现怎样的作品。


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和家庭就是他们的全世界,也是他们认识和学习这世界游戏规则的启蒙课。


请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是天赋型观察者。


孩子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待人接物,学习人际交往方式;


孩子通过观察父母的喜好,吃穿用度,确立初期价值观;


孩子通过观察父母长辈对自己言行的反馈,不断试探越界的底线。


这一切,只是孩子为了适应环境,得到舒适和认可的本能。


在年幼的孩子眼中,父母的喜爱和夸赞,是他们全部的安全来源;


在年幼的孩子眼中,父母的价值评判标准,是他们的行为准则;


在年幼的孩子眼中,父母的坏习惯和伤害,亦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家。


作为父母,我们呈现给孩子怎样的世界,孩子就看到怎样的世界。


如这则惊悚的霸凌案中所示,两名施暴者都家境优渥,在当地可谓“非富即贵”。


若不是他们的家长,长期有欺凌称霸的言行,孩子又怎敢如此放肆?


若不是家长有纷繁复杂的社交网络,如此年幼的孩子,又怎会习得如此令人不齿的行为?


若不是成年世界的“铜臭味”蒙蔽了道德的良知,施暴者怎敢如此肆无忌惮,被霸凌者又怎会如此无助?



纵观种种校园霸凌案件,施暴者多是性格乖张暴戾,自诩高人一等;被霸凌者多胆小懦弱,孤立无援;


这情境,像极了现实的成年世界。


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为何如此早熟,着急踏入大人的世界?


因为,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是被现实包裹的家庭在支撑。


孩子们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一直洞悉着成年世界的一切,直到他们开始尝试大人模样。


小到顽皮打闹,大到霸凌伤害,每一件都是大人的言传身教。


所谓的“原生家庭伤害”,与物质无关,全在父母的三观和道德标准。


请不要再说“孩子没教养”、“孩子是恶魔”这样的话。


每一个“不讨喜”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属于他自己的原生家庭伤害。


父母的目光短浅、仗势欺人、虚荣谄媚,对孩子来说,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精神伤害呢?


不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请多想想,现在的父母到底怎么了?


想想那些因为孩子打闹,引发的家长动手事件,不要再理直气壮地说“他只是孩子”了。


哪个孩子背后,显现的不是父母的身影呢?


如果孩子从根上就烂了,那么“根”在哪里?怎么治?


该还孩子一片净土的,首先应该是我们父母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家长   事件   校园   监护人   年幼   言行   受害者   成年人   恶劣   眼中   父母   孩子   家庭   官方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