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声不响造7艘航母,美国突然醒悟,原来对手已不是俄罗斯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美国和苏联凭借着头号战胜国带来的财富和威望主导战后世界,不过,属于二人的最终结局不是分庭抗衡,而是苏联在1991年的解体。

继承主体的俄罗斯成了美国新一轮的眼中钉,但国际力量的对比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美国花费大量的精力牵制打压俄罗斯,却没想到在自己的己方阵营中却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白眼狼”……

隐忍为先,厚积薄发的岛国传统

自古以来,日本作为一个崇尚武士道精神的国家,民族传统的性格中就带着忠诚、暴烈,隐忍和巨大的侵略性

岛国四面受敌的地理环境和稀缺的自然资源使得日本养成了一种不得不的传统,那就是不断的向外部寻求解决办法,无论是软性的文化倾泻还是历史上都留有笔迹的硬性战争,日本从来都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国家。

在经历了九十年代“虚假”的经济繁荣之后日本人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拿在手里的才是最稳妥的,将自己全部身家都托付在别人的身上,这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因此日本虽然一直对美国的世界政策保持着高度的协同性,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实际上很少付出实际的行动或者说真实的代价去完成美国交给他们的任务。

美国自以为操控了日本,于是就将矛头转向了一直以来的死对头俄罗斯,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和发展中国家里日渐强大的具有凝聚力量和感召力量的中国,殊不知道这一举动恰好是弄巧成拙,日本逮住机会实现了逆袭。

2010年开始至今,日本财政收入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局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他们意图扩充军备的想法也露出了马脚。

根据日本媒体报道,近期日本将与法国、菲律宾签署便于军事力量相互往来的《互惠准入协定》。

而在8月日本已经与英国、澳大利亚等欧美国家签署此协定,日本频频与多个国家互动,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一项双边的军事协议来实现日本自卫队困守国内的突破。

但此举无疑将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发展放在了一个风口浪尖的位置。

而对此美国采取的是默许和应允的态度,毕竟这种隐藏实际意图的“空头”协定的鼻祖就是美国和日本在二战后为了控制日本而签署的《驻日美军地位协定》

而日本则将计就计,效仿美国以细微的利益往来获得了日军在世界范围内的“准治外法权”,签署这项协定只是日本推动战略计划的第一步骤,或者说只是一个侧面表现。

日本本土法律中有一条是他们围绕不开的,那就是和平宪法

它的核心内容规定在紧急情况下日本虽然可以派遣自卫队出征海外,但仅限于联合国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救援以及响应美国协同需求等特殊情况。

并且国会一事一议的繁琐程序更加限制了日本向外部扩张的步伐,偏偏《互惠准入协定》的签署就意味着这种僵局的破除,每多签署一份就意味着日本多获得一份双边机制的保护。

这对于急于摆脱战后秩序限制、谋求海外军事布置的日本来讲无疑是重要的,而对于美国来说日本的这一行为是充当了一个“马前卒”的角色。

有利于实现美国一直以来信奉的“大国竞争”战略引导,建立排他性军事网络,堆起小圈子慢慢侵蚀其他国家主权,以此来介入亚太地区的安全事务。

日本抓住美国想要稳固霸权地位的政治意图获取了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支持而成为实际的获益者,实在犹如屏风后的猛兽,防不胜防。

高额的财政赤字,被美国压榨太久,早已心生叛心

与经济增长高度不符合的日本财政赤字反映了日本的发展矛盾,以22年为例,日本22年的年度税收超过了七十一万亿日元,连续三年创新高,税收同比增长6.1%。

客观原因是由于受到历史性物价上涨的影响从而导致的消费税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可反观日本政府高达271%的外债额度,这其中包含的种种相对关系是可以审查得出的。

首先日本政府本身就是一个外向型的,伴生发展类型的资本主义政府,每年用于各类财政支出费用相当之高。

而工业领域内的石油行业被美国掌握在手里,日本对于大宗商品的控制权十分有限,国内的粮食供应自给率更是不到四成,美国在日本投资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以此来控制日本的经济命脉用以在关键时刻牵制日本,同时从日本本土搜刮财富用于本国的经济发展。

对于美国这一种卸磨杀驴的做法,日本早已怀恨在心,于是在众多高精尖的领域中日本早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我们惊奇的发现在高科技领域诸如半导体、机器人、工程机械、机床、自动化以及碳纤维等等领域中日本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日本政府花费大量的教育成本用于基础的自然科学,数学等领域的用心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日本政府每年用于军队整备的费用还在不断增长,就拿2022年日本国会会议通过的财年预算案来说,自卫队的预算创纪录地达到了6.82万亿日元,同比2021年增幅高达27%。

可怕的是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日本政府甚至计划在随后的五年中将防卫总支出提高到43万亿日元,如果这一政策成为现实,那么日本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军费支出国。

在美国政府长久的控制和打压下,日本政府的武装力量一直以防空和反潜的能力为主,而进攻的力量则相对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日本政府向外扩张的野心,美国乃至世界对于一个四面环海而又没有“大炮”的军舰也就放下了警惕。

而在现今的情况来看,日本政府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开始发展的新型军备力量却出现了巨大的转机,它们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了指挥控制和情报的相关职能上,尤其是在在跨区域作战领域里撒下了更多的砝码。

而最令人咋舌的还要属近日曝光的,日本海上的力量中突然多出来的七辆准航母级别军舰,而在这些准航母中配备有三辆直通甲板的“大隅”级两栖运输舰和直升机航母,以及两艘“出云”级两栖攻击舰。

海上空备力量的储存上,从美国购入的F35歼击机,日本正在对其进行军事改造,预计将变为滑跃式甲板,到那时准航母就将升级为正式版,再然后日本配备的驱逐舰“金刚”级其实是美国“伯克”级的升级版。

配合上高达6800吨排水量的秋月级和朝日级自卫舰,日本的海军军备就显得十分可怕和完备了。

而更加让人为之一震的是这些优良的性能和精良的技术都来自于日本的宗主国美国,日本对于机会的把握和学习的能力是令人感到敬畏的,美国显然也要时刻注意身后。

投入如此巨大的成本,日本本国国民难道没有掀起反抗吗?

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再加剧的各种苛捐杂税,日本普通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大上升,就业压力直线上升,人民苦不堪言,日本政府的威信力大大下降,对此日本首相和他背后支持的日本财政机关选择了重组内阁。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2021年岸田上台以来,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重组内阁,而外界对于这一政治行为的解读是提高民众支持率,为了自己接下来的连任铺平道路。

岸田文雄是一名老练圆滑的政客,并且时刻为日本的老牌政府服务着,为了取得外界更多的支持,在此次重组的内阁中,新增了五位女性阁僚,同时将外交部长和防卫部长换为了上川阳子和木原稔。

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在于打出了一张调和的“女性主义”新牌,在当今的社会中女性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岸田政府高举平等的外宣口号,博得更多的人道信任和支持以此来稳固自己对于日本未来发展的领导地位。

担任日本外务大臣的上川阳子毕业于东京大学的国际关系理论专业随后又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政治学习学院学习。

她不仅是一个坚定的岸田派支持者,更是日本与美国关系的一个强有力纽带,她的上台实际上给岸田政府又下了一记镇定剂。

她表示会无条件支持岸田政府的领导和决策,对此前的核污水排放事件也持有相当肯定的观点,那就是“日本所排放的是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海水”。

而担任国防大臣的木原稔此前多次撺掇于台海等地,与台湾政党往来密切,是日本政府里有名的“亲台派”,在安倍晋三辞世一周年的追悼会上,曾公开表示要为“实现安倍君的遗愿而继续努力”。

而安倍政府在任期间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目的就是为了让日本实现“国家正常化”、“军事正常化”,也就是说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对华强硬派政治人物,岸田将这样一个“危险”的人物放在国防大臣的重要位置上,他的目的不言而喻。

纵观日本政府对于一般民众的要求和抗议所采取的政策,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保持着一个强烈的连贯性,那就是营造声势,转移矛盾甚至不惜代价创造一个新的矛盾。

岸田本人是一个相当“稳重”的政治家,对上层的达官显贵他则表现出名门的风范,长相斯文,言行儒雅,被评为日本情绪最稳定的首相,而对于下层的人民他曾发表过多篇文章表示要为工人涨工资,提高福利水平,倡导男女平等,这些言论都为他收获了大量的支持者。

而上台后的岸田却一改往常,展现出了破釜沉舟的底气,甚至表现出了一意孤行的态度。

对于日本民众高声的呼喊他也是置若罔闻,可能在他看来自己和身后的政府是为了日本的利益在前进着。

日本的防卫自主化,又或是为了下一步的世界版图的发掘和潜入,军事自主化都是一个决定性的前提,所以岸田政府选择了以这样一种强硬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恐怕也欠缺稳妥。

面对日本崛起,美国又岂会坐以待毙?其他国家也需警惕!

美国国内外都正经历着一场关键性的变革,美联储公布自2018年疫情爆发以来的失业率以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从数据上显示美国经济可能走向一个新的风口,并且可能引发政府的信用危机。

至今年为止,美国中央银行已经累计加息九次,达到了四十年以来的最快加息速度,其背后的原因来自于硅谷银行面临的倒闭风险。

美国社会是一个信贷社会,中小型银行承担了巨额的各类贷款,住房、出行、甚至是生活。专家预测美国今年的GDP很大程度上会低于上一年甚至低于美国历史的平均水平。

美国大量工人失业,提供的新岗位无人上工,资本家将资金大量运转至国外,美元贬值,面对这样一种内忧外患的情景, 美国终于对日本出手了。

美国财务部上调日本的进口税额,限制关键性技术的传播,几乎不提供最先进的武器资源出口,抑制日本出口贸易在美元控制区域范围中的流通,使得日本的外贸量和成交额大大下降,日元相较于其他大货币贬值严重。

面对困境,日本自然也不会停止反抗,日本先是稳固了欧洲老顾客,先是与德国签订了大宗汽车保值协定,又为英国提供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半导体的制作工作。

此外还花费了大量的公关费用和文化费用来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历史悠长,典雅庄重的国家,而后又与亚太不稳定的国家产生利益关系。

例如在2023年上半年与此前和中国有过龃龉的菲律宾签署了军事协议,并且根据爆料日军军用飞机落下菲律宾本土,这一点旨在牵扯中国,利用边域矛盾来提升自己的亚太地区的领导力。

而中国是美国从二十一世纪以来的重点制裁对象,日本此举是一个漂亮的缓兵之计,既迎合了美国当前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又将自己的有生军事力量派遣到了国外,迈出了军事自理的一步,对此美国选择了默许的态度,只是在经济领域对日本进行适度的牵制。

所以面对资本主义阵营的两大强国,尽管他们可能出于各种目的一时陷入了相对焦灼的地步,但最终的利益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榨取剩余价值,获得更多利润,扩大自己的世界影响力,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以及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渴望发展的国家都应该投出更多的注意力来进行监督和制止,避免陷入危险的境地。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美国   自卫队   菲律宾   目的   不声不响   俄罗斯   亚太地区   日本   协定   航母   日本政府   对手   力量   领域   政府   更多   国家   军事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