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的“隐形首富”:手握全球十万亿矿产,一年进账6919亿

如同天上降楷模,真是人间好榜样,这个创作者,正能量!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转发、收藏,谢谢!

“一位出身贫寒的农民之子,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商海沉浮30余载,终成千亿巨富。”

这是一段从平凡到伟大的传奇,一个普通大学生如何在商界磨砺30年,终成隐形首富的故事。

这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惊人的毅力、决心和睿智?让我们走进这位中国商界奇才王文银的不寻常人生。

贫苦少年亦有鸿图之志

1993年,一个清瘦的年轻人王文银站在南京大学的校门外,深深地望了一眼遍地绿荫的校园,学子们三五成群谈笑风生的画面。

4年求学生涯结束,王文银即将开始新的征程。

王文银来自安徽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

小时候,王文银总是穿着破旧的衣服,脸上和手上沾着泥土的痕迹,同学们嫌他“脏兮兮的”,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

然而王文银不以为意,下了课就直奔田间地头,和父亲一起干农活。

在田间地头,看着远方连绵的群山,王文银常暗自许下宏愿——有朝一日,自己也一定要走出这片小山村,到外面的世界闯一番事业。

因为家境贫寒,上学对王文银来说并不容易,但这种窘迫却诞生了他超强的求知欲和毅力,让他在学习上如鱼得水。

终于,在1989年,王文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实现了出山村的第一个梦想。

如今,王文银以一个优秀学子的身份从南大毕业,被分配到上海一家大型国企——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工作,这是许多人穷尽一生都难以触及到的铁饭碗。

当时公司给他开出了4000元的月薪,是上海市平均月薪的两倍,对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有这样的工作与前景,简直是八辈子积德修来的福分,祖上冒青烟。

王文银的父母也十分兴奋,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工作,说不定几年后就能在上海买房结婚。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人生自然已经完美无憾。

然而,王文银的心中却充满了茫然和迷惘——会是这就是自己梦想的人生吗?

每天重复枯燥的工作,领着高额但有限的薪水,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吗?

无论是父母、还是眷顾他的老天,都没揣摩明白这个年轻人的远大志向。

199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迎来新春风的一年,随着邓公南巡讲话的结束,发展的阴霾扫清,中国企业的“胆子大了一些,步子大了一些”。

当王文银得知深圳被划为经济特区十年有余,这里将会成为千载难逢的创业热土,他毅然决定放弃自己的铁饭碗,带着一腔热血来到陌生的前海一搏。

即便是在父母的苦苦哀求下,王文银还是坚定地背起了行囊,为了梦想,他必须敢于放弃眼前的安逸,去追求源源不断涌动的机会。

这一刻,王文银的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

从普通工厂库管到电线业巨头

1993年,王文银来到了飞速发展中的深圳都市,满怀希望地开始他了的创业之路。

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给了这个毕业生一个响亮的耳光——深圳虽是一个遍地机会的凤凰城,但对一个“空手套白狼”的外来人来说,前路荆棘重重。

这里不像南京大学,不会因为你的学历和才华对你推崇备至,找工作更是难如登天,更别提什么启动自己的伟大事业。

王文银亲眼目睹了许多和自己有着同样大志向的年轻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带着种种失败和遗憾回乡了。

王文银默默地想:“我的梦想,难道就这样‘理所当然’地破灭了吗?”

他不相信。

王文银并没有被现实打垮,而是又一次选择了屈就——他变成了一个普通仓库的搬运工。

这对一个大学生来说甚至有些屈辱,但王文银全然不在意,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没有怨言。

同时,王文银的隐藏才华也在这里开始闪耀,他很快就熟记了所有的货品编号,对电线的种类了如指掌。

这样的表现引起了主管的惊叹和赏识,王文银飞速升为总经理助理。

这是一个契机,短短两年后,他就自己当了老板,创立了“携威实业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电线产业。

当年那个在仓库蹲点的大学生,如今已经是电线界的巨头,毅力和汗水从未辜负一个坚持梦想的心。

一步青云,一步登天

1995年,王文银27岁,将全部积蓄投入创业,开办携威实业有限公司,正式销售电源线。

刚开始,由于实力弱小,王文银常常被合作伙伴看不起,供应商也故意刁难,导致各种困难频出。

那时他的公司的资金十分紧张,一旦出了差错,就面临倒闭的危险。

“他们打不垮我,谁也打不垮我!”每天开车奔波在客户和仓库间的王文银,总是暗自跟自己重复这句话。

精明能干的他,也在这艰难的创业之路上积累着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商业头脑。

199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让无数工厂面临倒闭的边缘。

那时,王文银已经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正威国际集团在他的经营下规模庞大。

“老板,这波危机对我们打击太大了,不如把设备卖掉保住资金吧?”手下的员工建议道。

确实,许多企业选择低价抛售资产,不少人认为制造业已经没有未来,然而王文银勇敢地选择了另一条路——当所有人都在抛售时,他选择收购!

“我们要在全世界各地捡便宜,这是千载难逢的商机!”王文银的眼光独到,他看准了经济危机之下的巨大商机。

这一行动一举获得了几十个矿山的控制权,也让王文银在行业中一战成名,有了“买王”的称号。

风暴过后,这批廉价收购的资产为正威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王文银再次证明了“牛市做梦,熊市闯天下”这一点,所有的成功都在逆境中铸就。

多元化发展和“家里有矿”

率先实现产业链垂直整合,是王文银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真正掌控核心资源,他开始把视线投向更源头的领域。

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中国乃至全球市场都笼罩在一片惶惶不安的氛围之中,许多企业老板都选择停工停产,以减少损失,等待这场疫情过去。

但是王文银的商业嗅觉告诉他,每一次危机都是新的机遇,这一次非典也不例外。

于是,王文银果断出手,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大量铜矿和钨矿资源。

这一商业行为在当时引发了轰动,无数企业家都在疑惑:疫情让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王文银这个疯子怎么还敢押注最不值钱的基础原材料呢?

但是,正如历史无数次证明,真正的商业奇才永远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疫情过后,全球经济重启,原材料价格大涨,王文银收购的矿产资源立刻上升了数倍的价值,“买王”也因此更加稳固了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

“我们现在家里就有自己的矿产了!”获得稳定资源的王文银笑着对员工说。

的确,拥有强大的上游资源支撑,正威集团得到了质的飞跃,“世界铜王”的美誉也因此加诸王文银的头上。

从此之后,正威集团开始了产业链的全面延伸与整合,从最初的电源线业务,逐步拓展到资源开采、原材料加工,以及高端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

凭着王文银洞察行业发展的眼光与胆识,正威集团快速实现了从矿山到工厂的全产业链布局。

比如,正威集团旗下的正威矿业已经完全掌控了钨钼矿开采与加工,中国80%的钨精矿产量就来自正威矿业的矿山。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钨钼这种稀有金属迎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正威集团坚守多年的钨业,也因此迎来百倍的回报。

同时,正威集团还持有全球最大的钴矿资源。

钴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正威集团这些“只有王文银才看得见”的储备资源,也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

在铜业方面,正威集团拥有的铜矿石资源储量已经达到2250万吨,还控制着全球最大的精炼铜产能。

“让家里有矿”这一重大商业策略,为正威集团带来的稳定铜源,让王文银得以大手笔扩充下游电子电缆生产。

正威集团电缆的产销量,更是行业内数一数二。

另外,在新材料方面,正威集团研发的高分子材料也已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从无机新材到高分子材料的延伸,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无机新材料的开发生产能力,也让正威集团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完整的新材料产业链布局。

从矿山到工厂,再到科研院所,正威集团在王文银的领导下,实行全产业链策略,从资源开采到终端产品,全面打通了产业链各环节,实现自我资源的高效利用,这在行业内堪称典范。

源源不断的自给资源,也为正威集团提供了稳固的发展基石,从根本上保障了公司的战略安全。

正是凭借着对时代的精准把握和远见卓识,王文银带领正威集团实现了从电子元件到原材料再到资源的反向一体化,完成了从“铜户”到“铜主”的蜕变,这在商业历史上将是一个不朽的传奇。

低调的富豪

如今的王文银,已经是身家上千亿的富豪。

他多次上榜世界首富排行,与马云、马化腾并驾齐驱,是商界的一颗璀璨明星。

然而迥异于其他富豪的喜欢张扬的作风,王文银的生活却十分低调内敛,我们很难在热搜或娱乐头条见到这个名字,他更愿意把时间放在企业经营和回报社会上。

“我的成功离不开这个时代,也离不开每一个默默帮助过我的普通人。”王文银说。

每每举办公益活动时,他总会亲自前往一线现场,那张朴实的笑脸透着与众不同的真诚与温暖。

王文银热心公益事业,但从不刻意宣扬。

他将大笔善款捐建到祖籍的学校和图书馆,援建灾区的民房学校,捐赠抗疫物资……如一阵微风,默默地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

经过30年的发展,正威集团已经成长为一个员工3万人,总资产超过千亿元的商业帝国。

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其2020年的年营收高达6919亿元,作为民营企业的成就令人瞠目结舌。

在王文银的领导下,正威集团已经成为广东实力最强的民企,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中国制造”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飞速增长的业绩曲线,最真实地诠释了一个企业家如何带领公司稳步上扬的故事。

如今,王文银已经是新一代企业家的典范,他谨慎和睿智并重的处事之道,勤勉低调的个人风格,都令后辈创业者赞叹不已。

在这张看似普普通通的面容下,隐藏着中国商界传奇的灵魂。

结语

王文银的人生,是一段从平凡到伟大的传奇之路。

从一个山村学子,到深圳仓库工人,再到行业领袖和商界翘楚,30年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彰显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自强不息,敢于逆风前行,最终抵达人生巅峰的可贵精神。

宏图大志、坚韧不拔、敏锐果决,是打开王文银成功密码的三把钥匙。

在曲折命运的洗礼中,他选择了只身前行和守初心,当我们还在苦苦追寻属于自己的梦之火种时,王文银已经将它点燃,并坚持不懈地放射出巨大的胜利光芒。

这是属于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每个普通人梦想的可能!

未来,我们期待王文银能继续他的商业传奇,让正威集团成为世界级的顶级企业;期待他能持之以恒地投身公益事业,让更多社会资源惠及普通人。

那些曾经帮助过他这个“普通大学生”的人,如今定会为他的成就感到由衷的欣慰与骄傲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中国   南京大学   富豪   疫情   深圳   商界   产业链   首富   普通人   原材料   矿产   梦想   传奇   人生   集团   商业   全球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