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儿子回北京,想要回孟小冬的四合院,结果每家跟他要几百万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而上世纪的上海滩,无疑是一个才子辈出的地方。尽管地痞流氓在古今中外都有,但能够集神通广大、权势滔天、政治影响深远于一身的,或许只有杜月笙。然而,随着旧时代的幕落,杜月笙走上了人生的下坡路,而他的家族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杜月笙的传奇人生始于1888年的出生,然而,他的童年却异常苦难。在他年仅四岁时,母亲不幸去世,而六岁时,父亲也撒手人寰。在这短短的几年间,杜月笙经历了两次至亲离世的巨大痛苦。随后,他跟随外祖母生活,但外祖母家境贫寒,因此杜月笙很早便辍学四处流浪。进入上世纪初,年仅14岁的他独自流浪至上海滩,开始在水果店做杂工。那个时候,杜月笙是个沉迷赌博的少年,哪怕兜里只有几文钱,也会赌个不停。然而,在赌场和社交圈中摸爬滚打的过程中,杜月笙逐渐培养了嘴甜和机智这两项关键的生存技能,他的“事业”也渐入佳境。



后来,他加入了青帮,踏入了黄金荣公馆,得到了黄金荣的妻子林桂生的赏识。在贵人相助之下,杜月笙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黄金荣赚得了丰厚的利润,从而开启了他传奇的人生。然而,一直做“流氓”并非杜月笙的终极目标。在国民党掌控上海后,杜月笙的社会地位发生明显变化。他从为外国殖民统治效力,难以跻身上流社会,转而为国民党政权服务,成为其“鹰犬”。



随着时光流转,杜月笙由鹰犬晋升为巨商,再从巨商晋升为地方领袖,一路上顺风顺水。然而,再大的风光也有落幕的时候。淞沪会战失利后,杜月笙被迫离开上海,人生走向下坡。抗战胜利后,杜月笙的时代也宣告结束,尽管他心有不甘,但却无可奈何。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作为曾经的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在国民党垮台前备受蒋介石、宋子文等人器重。然而,随着国民党的衰落,蒋介石将他视为金库,不断榨取财富。最终,杜月笙选择避居香港,无法回上海,也无法前往台湾。于是,1951年8月16日,这位上海滩的传奇人物在香港坚尼地台寓所病逝。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开始处理自己的遗产。



在那个“教条礼法”已失效的年代,杜月笙有众多的妻子和子女。其中,知名的妻子包括孟小冬和姚玉兰,而备受宠爱的儿子是杜维善。在分割财产之前,杜月笙交代自己已将十万美元托付宋子良购买股票,赚得一部分利润,大约11万美元左右,而众人要平分的便是这笔钱财。据资料显示,杜美霞(姚玉兰之女,过继给孟小冬)后来回忆称:“总共是十万美元,太太们和儿女平分,孟小冬得到一万美元;我获得四千美元,由于我当时尚未结婚,所以还额外得到了十万港币。”当然,还有一些固定资产,比如杜月笙当年在北京为孟小冬购买的四合院,被分配给了杜维善。因此,已在海外创业的杜维善回到北京,试图取回父亲口中的“北京四合院”。然而,现实却远没有这么顺利。孟小冬的四合院在她离开北京前往香港时,已顺理成章地留给了她的弟弟,后者之后将其出售。即便没有出售,这座房子从本质上来说也与杜月笙无关,因为他当时在内地的财产已被充公。面对这一情况,前去索要房产的杜维善显然无法获得它,因为房子住着二十多户人家,每家都要求他支付数百万作为代价。这对于杜维善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最终,他不得不放弃夙愿,黯然离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北京   四合院   鹰犬   上海滩   外祖母   巨商   香港   蒋介石   国民党   上海   财产   流氓   妻子   儿子   美元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