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中国说了算!就在刚刚,国际传来5个消息

全球国际局势的变化如同一场不断演变的棋局,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缘政治的格局在不断调整和重新定义,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这种复杂性和动荡性的时刻,迫使我们深入了解并解读国际局势的演变,以便更好地思考和应对国家面临的挑战。

让我们一同聚焦今日的重要消息!

消息一:踢到铁板!WADA砸亚运会场子,威胁制裁朝鲜,中国地盘中国说了算

中国杭州正在举办亚运会,然而,印度和国际反兴奋剂机构的干扰声却从未停止。

印度炒作藏南归属问题,体育部长缺席亚运会,而国际反兴奋剂机构则威胁要制裁朝鲜和亚奥理事会,指责朝鲜在比赛中使用国旗。

虽然反兴奋剂机构本是为保障体育公平而设立的,但近年来却频频展示出双重标准的行为,对欧美运动员宽容度极高,甚至批准其持证嗑药,而对发展中国家却苛求细节,挑剔毫无余地,这使得该机构的名声大幅下降。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2016年一批黑客黑进世界反兴奋剂组织数据库,公布了欧美运动员在药检不合格情况下仍能正常参赛的名单。

这份“持证嗑药”名单中,美国人有28人,英国人24人,加拿大人12人,德国人10人,澳大利亚人8人,几乎囊括了所有欧美“金牌明星”。

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并未对此采取任何有效的调查和制裁。

这样的机构,如今却高举正义的大旗,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制裁,这可谓黑色幽默。

美西方的挑衅行为注定会自食其果。中国坚定地站在朝鲜一边,目前朝鲜国旗仍然在比赛的参赛国旗中出现。

亚奥理事会和国际奥委会也选择坚定支持中国,亚奥理事会对印度的行为进行了定性,称其为“外交问题”,阻止了印度将中国定罪的企图。

亚奥理事会表示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然而具体的结果和时间尚不得而知。

同时,亚奥会和奥委会的高级官员纷纷站出来力挺中国,奥委会主席称赞杭州亚运会是国际赛事的“新标杆”,亚奥会代理主席辛格更称赞这是有史以来“最宏伟、最成功”的亚运会。

这一系列事件彰显出亚洲国家在体育赛事、军事和经济等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增强,美西方的干涉和挑衅行为越来越难以得逞。

无论是体育赛事上的斗争,还是军事和经济领域的对抗,亚洲国家已经不再相信美西方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严以待人,宽以待己”的过时规矩。

最近,韩国宣布在亚运会期间与美国展开为期三天的海军联演,意图在半岛东侧的西太水域展示实力。

此举除了让韩国和美国更加尴尬外,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类似的戏码屡屡上演,却无法实现美西方预期的威慑效果,反而暴露出其外强中干的本质。

亚洲国家的地盘,亚洲国家说了算。美西方越是给中国找茬,就会越遭到中国的强力回击。

无论是体育赛事、军事演习还是经济合作,美西方的虚张声势只会让他们越发尴尬。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美西方的霸权主义行径已经不再奏效。

消息二:欧盟贸易专员来华谈判,德国同日宣布对华新政,先给了一个下马威

中国汽车行业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真正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崛起。

在最近的德国慕尼黑车展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成为了主角,展示出技术、设计、质量和价格上对欧洲汽车企业的压倒性优势。

德国总理朔尔茨亲临车展现场并发表讲话,表示不害怕中国汽车的崛起,并宣布拨款1100亿欧元用于推进德国工业现代化和气候保护,为德国车企加油打气。

在这个背景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将启动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

她表示,全球市场上充斥着价格更低的中国电动汽车,而中国政府的巨额补贴人为地压低了它们的价格,扭曲了欧洲市场。

欧盟担心中国的电动汽车将对欧洲汽车生产商造成冲击,因此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以保护欧洲企业。

与此同时,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近日访问中国,出席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

谈判的重点之一是敦促中国减少对欧洲企业的限制,并就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进行调查与中方对话。

这两个问题与德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德国是欧盟中对华投资最多、从中国市场获利最多、也是欧洲汽车生产第一大国,面临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压力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联邦发展部近期宣布实施对华新政策,自2026年起将不再承认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并停止向中国提供优惠贷款。

这被视为欧盟与德国配合的战略举措,旨在向中国施压,迫使中方在经贸谈判中做出让步。

冯德莱恩所说的“中国廉价电动汽车冲击欧洲车企”完全是不实之词。

首先,中国政府的补贴已逐年减少,从2023年12月31日起新能源车辆将不再享受购置补贴。

与此相比,美国、德国、法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对电动汽车提供了巨额的补贴和激励措施。欧盟为何只对中国进行反补贴调查?公平竞争何在?

其次,中国企业在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价格比国内销售高出80%到一倍以上,不存在倾销情况。

尽管如此,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销售价格仍相对有优势,这是由于中国的技术、设计和生产成本优势所致,而非补贴导致的。

消息三:央视曝光“爆炸弹射”神秘飞行器,没有解说,一切都靠大家瞎猜

央视小号“小央视频”于9月24日发布了一段高超音速分离测试的视频,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这段视频展示了腾云工程中一二级飞行器的分离过程,并介绍了使用爆轰风洞进行的模拟测试。

这一测试场景是央视曾经报道过的一个专题中的关键片段,展示了高超音速飞行器分离的复杂性和技术含量。

腾云工程是中国计划在2030年首飞的一项重要项目,旨在实现二级入轨。

该工程中的一级飞行器采用吸气式超音速发动机,而二级则使用火箭发动机。

这种设计使得一级飞行器只需要燃料而不需要氧化剂,从而减轻了重量和降低了对机场的要求。

腾云一级飞行器能够水平起飞,无需特制的垂直发射场,大大降低了机场保障的需求。

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分离过程面临一系列挑战。

在极高速度下,气动效应变得异常复杂。其中,激波压缩和反射会对飞行器产生额外的气动效应,并可能导致飞行器解体。

此外,高超音速激波加热的热效应和特殊的气动作用也需要通过大量风洞模拟来进行研究,以设计出满足高超音速要求的飞行器机体结构。

中国的高超音速风洞JF-22在这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JF-22是一种爆轰驱动的风洞,利用化学燃料的爆轰模式产生高超音速气流。

与此前中国的JF-12风洞相似,JF-22能够模拟高达30马赫的速度,远超美国最先进的LENS II风洞。这使得中国在高超音速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在航天领域也展现了创新能力。

最近,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成功完成了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航行试验,创造了国内高温超导电动悬浮最高航行速度纪录。

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商业航天电磁发射系统,通过超高速超导悬浮和电磁推进技术,在地面将商业航天火箭助推至超声速以上再点火起飞,可视为火箭的“零级助推器”。

尽管如此,要将这种发射方式实际应用于航天发射仍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空气阻力随着速度的增加成为主要障碍,工程化应用中的电磁发射系统必须在真空管道内进行。

这意味着需要建造足够长的真空管道,以加速航天器到达入轨速度。

这样的轨道长度对于人类承受过载的极限来说可能过长,因此更适合发射无人探测器或卫星。

消息四:菲律宾不装了,54艘船闯黄岩岛,中方15次警告无效,动用特殊手段

中国海军近日在南海海域巡航时,慷慨解囊救起了两名菲律宾渔民,并将他们安全移交给菲方,展现出中方的宽容与善意。

菲律宾方面却选择了不识抬举的行动,试图挑衅中国主权。

据报道,菲律宾派出一艘渔政船和多名记者前往黄岩岛附近海域,打着“慰问渔民”的名义,实际上是试图恶意炒作。

菲律宾向在黄岩岛附近作业的菲渔船发放物资,并指挥这些渔船进入黄岩岛潟湖捕鱼。

值得注意的是,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都将面临严重后果。

菲律宾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派出的只是渔船,而不是海警船或军舰,将菲渔民充当起了“人肉盾牌”。

他们希望中方不敢对渔民采取行动,但中国海警船察觉到了菲方的动向,并进行了多次无线电驱离警告。

当警告无效时,中国决定动用特殊手段,在黄岩岛潟湖东南部入口处安装了浮动屏障,有效阻止了菲律宾船只进入。

菲律宾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将这起事件大肆炒作,并对中国进行指责。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控诉中方在黄岩岛东南部海域设置浮动屏障,剥夺了渔民们的捕鱼和生计活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态,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相关海域拥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他还指出,菲律宾渔业与水产资源局一艘公务船未经中方允许擅自闯入黄岩岛附近海域,并企图冲撞黄岩岛潟湖。

中国海警依法采取必要措施对菲方船只拦阻驱离,操作专业克制。

消息五:普京确定来华,随行的两人大有来头,美国不让做的,中国偏要做

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二个年头,俄罗斯并没有在美西方的全力制裁下屈服,反而找到了突破口。

这一点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受邀访华的消息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

即将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吸引了超过130个国家的参与,其中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

这标志着普京自今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发出逮捕令以来的首次出国访问,也凸显了中俄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双方互动的敏感性。

据爆料,普京此行的随行人员中还包括两位俄罗斯能源巨头,分别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负责人阿列克谢·米勒和俄罗斯石油公司伊戈尔·谢钦,以及其他高级能源官员。

这两家公司都是俄罗斯国民经济的支柱,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欧洲对其能源需求急切。

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全面金融制裁却将俄罗斯排除在美元结算体系之外,并限制了俄罗斯能源的价格和出口。

尽管如此,俄罗斯却成功规避了西方对其石油出口的制裁。

最新的数据显示,接近三分之四的俄罗斯海运原油在没有西方保险的情况下运输。

这使得俄罗斯不仅可以以低价向亚洲出售石油,还能以高价收割欧洲市场。

据乌克兰经济机构估算,今年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可能比原本预期的水平高出150亿美元。

这再次证明了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最终对自己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俄乌冲突中,中国一直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中俄交流合作也从不受第三方的影响和限制。

面对美西方的威胁和警告,中国始终坚定支持俄罗斯。

中国邀请普京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正是对俄罗斯的支持的具体体现。

中国的立场文件提倡俄乌尽快停火止战,推动世界重归和平。

这不仅有利于解决乌克兰问题,也有助于缓解美西方面临的困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和看法,期待与大家的讨论。

若文章存在问题也欢迎指出,小编努力改正。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仅在头条发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中国   菲律宾   风洞   朝鲜   飞行器   俄罗斯   欧洲   德国   渔民   海域   说了算   亚运会   中方   音速   欧盟   电动汽车   下午   消息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