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后,年幼的毛新宇问妈妈:我是不是永远都见不到爷爷了

阅读对于大脑,好比运动对于身体,坚持阅读是一个好的习惯,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您的关注是作者持续创作的动力来源,致力于优质的原创内容,坚持不懈的将好的内容呈现给大家,为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


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革命家庭的幼年印记伟大领袖毛主席毛泽东于1976年9月9日辞世,全国人民陷入了极大的悲痛之中。然而,那时年仅6岁的毛新宇,虽然懵懵懂懂,但也感觉到了不对劲。


父亲毛岸青和母亲邵华在家里悲痛不已,食不甘味,这让毛新宇更是不知所措。他看着母亲邵华,泣不成声地说:“毛毛呀,你以后长大了可不能再调皮了啊,爷爷现在去世了!”毛新宇虽然当时还不能完全理解“去世”的含义,但经过一番思考后,对母亲邵华投去了一脸凝望。母亲看着怀里的孩子,再一次禁不住哭了。她擦干泪水,对毛新宇说:“爷爷非常伟大,但是无论什么人都会生老病死,去世了就代表爷爷永远不在了。”年幼的毛新宇这才仿佛明白了过来,他下意识地仓促问道:“那我是不是再也见不到爷爷了?”顿时,屋子里三人齐哭,毛新宇更是泪如雨下,他十分想念爷爷。


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出生于1970年1月,是毛岸青和邵华的孩子,是毛主席的至亲。对于毛主席来说,这个宝贝孙子的诞生是一大喜讯。然而,毛主席的国务繁忙使得他不能经常与孙子在一起。


尽管每次陪伴的时间很短暂,但对毛主席来说已经足够了,能够不断见证孙子的健康成长毛主席已经很满足了。然而,由于毛主席的特殊身份,毛新宇并不能一直围绕在爷爷的膝下,而毛主席也不能像其他人家那样在家里抱着孙子尽享天伦之乐。因此,这祖孙俩见面的机会确实不多,以至于连一张完整正式的合影都没有流传于世。


毛新宇喜欢听爷爷讲故事,6岁时爷爷去世了。毛新宇当时还小,但他依然记得爷爷格外疼爱他,甚至会讲一些经典的小故事哄他。那些小故事里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中的一些精彩片段。毛新宇也是最喜欢听爷爷讲故事了,每次祖孙俩见面,毛新宇都会认真倾听爷爷讲的小故事,汲取其中的营养。


直到1976年9月9日这天,年幼的毛新宇再也听不到爷爷给自己讲故事了。这一天,毛新宇看到家里充斥着白色环圈和各种挽联,以及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场景,毛新宇或许明白发生了什么,他稚嫩的内心第一次感受到人生中的生离死别。


1977年夏天,毛岸青和邵华带着毛新宇来到了哈尔滨。他们来哈尔滨的消息传到了一个人耳中,这个人就是毛主席生前的一个警卫员。得知这个消息后,这位警卫员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见毛岸青一家人。


然而,不凑巧的是,当时毛岸青一家正在休息,如果非重大事件冒昧打搅,实在是太过于没礼貌了。就在这时,工作人员建议让这位警卫员见一见毛主席的嫡孙毛新宇。而毛主席的前警卫员对此安排也十分满意。


“首长在休息,请你先坐着等待一会。”然后毛新宇也出来了,工作人员赶紧向他介绍了这位毛主席的前警卫员。毛主席的前警卫员知道眼前这位小孩竟然是毛主席的亲孙子时,立马起身抱住了他,然后还激动地哭了起来。这一幕,让年幼的毛新宇有些不知所措,甚至都快把他吓懵了。


珍惜当下,毛主席思想照人间。懵懵懂懂的毛新宇问母亲为何刚才那位叔叔见到自己会如此的激动不已。邵华耐心地对儿子说道:“你爷爷他十分的伟大,而他身边的警卫员都对他十分的有感情,当爷爷逝世后,爷爷身边的人就把感情倾注在了你的身上。”说罢,邵华还认真地对毛新宇说道,你可要好好珍惜这份情感。毛新宇听后,重重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不能让那些曾经在毛主席身边的人对自己失望。


后来,随着毛新宇越长越大,他逐渐明白了这份情感的来之不易。每当夜里,毛新宇就不禁会回想起在哈尔滨拥抱自己的老警卫员,他把自己看成了亲人似的,这何尝不是那个老警卫员对毛主席的真情写照。


1977年8月,母亲邵华高兴地拉着毛新宇的小手,然后母子二人就到了天安门广场上。在这里,邵华示意远方的一个纪念堂,然后她激动地说道:“你之前不是问我们以后是否还能见到爷爷了吗?看那,以后爷爷就在这个地方了,我们以后还可以经常来看爷爷。”毛新宇听后瞬间来了精神,在那个夜晚,毛新宇也高兴得睡不着。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央求母亲带自己去看爷爷。


众所周知,毛家为了中国的革命付出了太多,可以用满门忠烈来形容了。贯穿毛主席伟大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毛主席身边最亲近的人都越来越少了。


1930年,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这个消息一传到毛主席那里,他长叹许久,喃喃地说道:“开慧之死,百身莫赎。”然而,纵然经历了生离死别,革命的坚强意志一直让毛主席挺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毛主席与杨开慧有三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当杨开慧英勇就义后,这三个孩子也都流落街头,十分可怜。其中,毛岸龙因为某种疾病而早早离世,剩下毛岸青和毛岸英这俩兄弟相依为命。


然而,生活并不容易。这俩兄弟被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收养,但这户人家却不待见他们,经常刁难。有一次,这户人家甚至残忍地对待了毛岸青。然而,毛岸青尽管受伤严重,却咬紧牙关忍受了一切。


毛岸英看到弟弟遭受这种待遇,决定背着他们离开这家人。他背着受伤的弟弟告别了这户人家,连头也不回一下。这俩兄弟流浪在上海,生活艰难,但坚韧的革命意志使他们撑了下来。然而,毛岸青的头部曾遭到重创,因为他书写了“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引来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殴打。


毛岸青尽管头部受伤,但仍坚守革命信仰。当毛主席逝世时,他把毛新宇拉到毛主席遗像前郑重宣誓:“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毛新宇长大后,也一直将毛主席视为自己的信仰,并亲自探寻爷爷走过的革命足迹,回望那段不可逆转的革命岁月。祝愿毛主席的后人能够幸福安康,传承好红色基因。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虽然年幼,却背负着革命家庭的重托,他将继续传承家族的红色血脉,为伟大的中国革命事业不懈努力。


在阅读此文之后,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击“关注”,以便更多地参与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这篇文章为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的故事,让我们珍惜当下,坚持信仰,传承红色基因。

以上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一个免费的“关注”,欢迎大家对于本文发表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会认真参考每一位作者的提议,并且会不断的学习和改进,持续不断的将好的内容呈现给大家,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作者会继续努力,秉承一颗实事求是的心理坚持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年幼   爷爷   警卫员   孙子   都会   祖孙   哈尔滨   生离死别   悲痛   珍惜   母亲   红色   身边   妈妈   作者   内容   毛新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