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拿出一万亿、七百万平方公里做嫁妆,与中国结亲?美日韩傻眼了

前言

近日,俄罗斯和中国达成了远东地区上的共识,这让欧美日韩集体感到恐惧。要知道俄罗斯对自己的领土内的资源极为重视,一直不愿意别的国家来参与开发。

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能愿意中国参与到远东地区的开发呢?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俄罗斯是一个物资丰饶的国家,拥有着各种类型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在远东地区,稀有资源更是数不胜数。但是远东地区天气极端,一直无人居住,俄罗斯的重心又在欧洲,所以相对放弃对远东地区的开发。

在沙俄时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对土地资源进行了改革,他解放了许多没有土地的农奴,给予他们土地。不过这些土地在远东地区,农奴想要获得土地必须迁移到远东。这是俄罗斯早期对远东地区的探索。

而远东地区环境恶劣,生存环境很差,在沙俄时期去远东地区的往往只有农奴、罪犯还有破产的商人。我们常常听到一句俄罗斯笑话就是,如果在俄罗斯犯了错误,那么你就会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在沙俄时期,俄罗斯向远东地区输送了40万左右的移民。目前能看到的远东城市,就是这些移民建立起来的。

直到沙俄末期,远东地区才迎来了重大的变化。从1890年开始,沙俄开始修建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这条铁路将莫斯科地区和远东地区联系在一起,贯穿了整个俄罗斯。从此,俄罗斯开始频繁的向远东地区输送人口和物资。

苏联时期后,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前,苏联就感觉到了苏德之间会发生战争,苏联的许多工业化设施开始从欧洲区域向西伯利亚地区转移,远东地区也因此加强了工业化。苏德战争爆发以后,苏联土地的大量失守,又加剧了这一现象。

战争结束后,苏联看到了远东地区的价值,重视起远东地区的建设,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和工业设施建设上投入了真金白银。不过无论是沙俄、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对远东都没有做到很好的改造,远东地区一直是财政的负担,需要政府的财政补贴。

目前,俄罗斯处于战争的旋涡之中,欧洲区域对于俄罗斯来说才是重中之重。而远东地区,俄罗斯目前似乎无法投入足够的精力。

俄罗斯对中国开放远东区域

所以,现阶段的中国无疑非常适合参与远东地区的开发,地理上中国的黑龙江省同俄罗斯的远东区域紧紧相接,政治上并且双方都在国际形式上都受到美国的打压;历史上因为苏联的缘故,中国和俄罗斯的联系很深。

同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很强,对土地的规划能力也是数一数二,中国如果和俄罗斯在远东进行合作,对于俄罗斯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且在部分稀有资源上,中国仍是有所欠缺,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稀有资源和天然气就对中国很有吸引力。

还有就是中国对于远东地区也颇具渊源,曾经大兴安岭以北的大片区域都是属于中国的,在瑷珲条约上,中国割让给沙俄60万平方公里土地。所以在中俄边境地区,你可以发现边境居民在外貌上相差不是很大。

中俄边境居民也经常有着交往,许多边境居民都成为了商人,在中俄边境交换着彼此需要的东西。其中中国的手工商业品就很受俄罗斯的欢迎。在俄罗斯,你能看到许多服装和玩具都是中国生产的。

总的来说,俄罗斯需要资金和技术,中国需要资源,开发远东地区中俄双方必将是合作共赢的。

美国为什么害怕俄罗斯向中国开放远东区域

那么美国和他的盟友们为什么害怕俄罗斯向中国开发远东区域呢?首先远东区域在位置上就对美国、日本、韩国和加拿大产生了很大的威胁。从地图上看,远东地区紧靠美国的阿拉斯加,与美国在白令海峡上隔海相望。

而阿拉斯加的后面就是加拿大,一旦阿拉斯加地区被俄罗斯攻陷,俄军可以之间进入加拿大的领土,并且阿拉斯加也是地广人稀,美军在这边的部署也相对较少。

对与日本来说,千叶群岛是俄罗斯的地盘,俄罗斯的空军驻扎在这的话,日本东京就会随时受到威胁。同理,韩国虽不和俄罗斯接壤,但大部分区域都在俄罗斯空军打击的范围内。

目前,远东地区的城市较少,工业化设施也比较的少。在远东彻底开发以前,远东地区的俄军虽会对美日韩加产生威胁,但这些威胁相对较少,并且持续能力差。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不足以支撑大量的俄军。

所以,一旦中国和俄罗斯在远东地区联手,对于美日韩加的威胁会提高不少。

结语

中国和俄国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合则两立,斗则两伤。相信中国和俄罗斯能克服大自然带来的苦难,把远东地区打造成新的人间天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沙俄   阿拉斯加   中国   西伯利亚   远东地区   远东   苏联   农奴   俄军   加拿大   嫁妆   俄罗斯   美国   边境   土地   区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