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张学良:我的钱是不会捐给中国的,6亿美金资产全部捐献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在张学良漫长的一生中,最后的决定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个冬日,他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但却在异国他乡,遗留下了一个引人瞩目的问题:他为何要将自己积累的6亿美元财富,捐赠给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而非留给自己的家人或中国的学术机构呢?


这一决策在当时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各界议论纷纷。为何这位曾经的军阀、爱国者会做出如此决策?他的内心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挣扎,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的这一决定,成为了又一个围绕张学良的未解之谜。


要深入了解这个决定的背后,我们需要回顾张学良丰富多彩的一生。他的成长背景和家庭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命运和最终的决策。


张学良的出生,伴随着东北王张作霖和他的妻子赵春桂的旅途。当时,张作霖已经是东北地区的统治者,他的财富和权势令人瞩目。他不仅掌握着一支庞大的军队,还拥有大帅府的庞大财富。这一财富在当时无人能及,甚至连皇室成员也难以望其项背。


张学良在这个富裕而复杂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从小就享受到了与众不同的待遇,可以随意支配大笔的财富。张作霖不仅确保他接受到最好的教育,还请来国内知名的学者,让他学习英文和日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张学良的生活是轻松的,他的父亲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因此从小就培养他的商业和军事才能。


张学良的教育得益于杨景镇等良师,但最重要的导师之一是郭松龄,他对张学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郭松龄不仅教授了张学良战争策略,还激发了他对政治的热情。同时,郭松龄本身也是一个极端热爱古董和书画的收藏家,这使得张学良也逐渐对此产生兴趣。


张学良展现出了对古董和书画的独特眼光,他开始积累自己的收藏品,逐渐成为当时最受瞩目的收藏家之一。他的收藏品包括了珍贵的字画,其中一幅曾经被认为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绝世佳作。这些收藏不仅丰富了他的个人爱好,也为他的名声增添了光彩。


然而,历史的车轮不停地向前滚动。1928年,东北爆发九一八事变,日本迅速占领了整个东北。张学良对那些归顺日本的东北官员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但他拒绝接受返还给他的珍藏品,除非东北三省完全回归。


1931年,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与杨虎城共同组织了政变,试图说服国民党与共产党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事变过后,虽然他释放了蒋介石,并确保了他的安全,但张学良本人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软禁生活。


在软禁期间,他的生活物质上并不匮乏,但失去了自由让他深感痛苦。直到他的妻子于凤至加入到他的生活中,为他提供了温暖的陪伴,这才使他的日子过得不那么孤单。


于凤至为张学良付出了很多,甚至为了筹措治疗费用和日后的生活开支,她独自赴美经商。令人惊讶的是,于凤至在经济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不仅治好了疾病,还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在华尔街的金融中心,一个东方女性的名字传得如雷贯耳。她,便是于凤至,被人尊称为“东方的投资女王”。数年间,她凭借非凡的经济智慧,在股市、房地产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累积了庞大的财富,达到了令人咋舌的数千万美元。而所有这一切,她全都归因于心头所爱的人——张学良。


时光荏苒,1990年,蒋经国去世后,张学良得以重获自由。为了远离政治风波,他与知己赵一荻选择在美国的夏威夷安度晚年。在此期间,他选择变卖在台北的一些不动产和珍藏。其中的字画,无不是千金之宝,拍卖价值连连刷新记录。


当2001年钟声敲响,标志着张学良终于结束了他的百年传奇人生。留下的,是丰厚的遗产,达到了6亿美元的惊人数字。但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份财富,全部流向了他在美国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这一决策,自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很多人纷纷议论,为何这位东方的豪杰,不将财富留给自己的家族或是捐赠给中国的学府?有的人猜测,也许是因为张学良曾做出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三东沦陷的决策,让他对此感到无尽的愧疚,以此作为与中国划清界限的方式。还有人推测,或许西安事变后,他对中国政坛的复杂已经深感厌倦,更愿意回归学术,回到学生时代的哥伦比亚,为教育尽一份微薄之力。


然而,最极端的观点却是,他是背叛了中华,成了所谓的“卖国贼”,甚至去世后,还要为美国注入资金。


真相,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张学良的一生,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留给了后人深深的思考。他时而勇敢地挑战权威,时而选择谨慎的退守;他对国家和人民怀有深厚的情感,同时也不忘关心家族和自己的命运。他曾犯下失误,但也有他的辉煌时刻。


要想给他贴上一个简单的标签,如“英雄”或“叛徒”,都是对他人生的不公正概括。张学良,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灵魂。他时而在历史的巨轮前挣扎,时而在命运的波涛中航行,最终做出的那个决定,或许只是他漫长一生中的一小部分。


在人生的尾声,他为自己的财富做了一个选择,或许这只是一个晚年人对生命最后章节的决策,并不包含太多的隐晦意味。他选择的哥伦比亚大学,只是反映了他对西方文明的钦佩和尊重。


但这一决策并不意味着他对中华的深厚感情有任何减损。过去的事件,属于历史的篇章,我们无权进行过多的评价。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在自己的命运中寻找一种最佳的生活方式。张学良,这个名字背后是一个充满曲折的故事,一个复杂多彩的人生。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西安事变   中国   哥伦比亚   收藏家   日本   事变   美国   中华   美金   庞大   本文   命运   资产   财富   人生   作者   内容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