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美国领事馆关闭!美国政客沉默了,国际传来5个消息

当前世界局势瞬息万变,我们的稳定发展仰赖于实力的支撑。祖国的强盛是每个人心中最渴望的愿望,而这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每天花上几分钟的时间,与我一同了解祖国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与祖国共同成长。

小编整理了5条消息,一起来看看吧!

消息一:菲律宾在联合国吓唬中国,随后在南海搞事,宣称黄岩岛属于菲律宾

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菲律宾外长恩里克∙马纳洛代表该国总统马科斯在一般性辩论上发言,其大谈南海问题,声称推动和平解决问题,结果却搬出了美国的那一套,要维护所谓的基于规则的秩序,同时还声称菲方正与其他国家合作,推动解决南海争端。

而在联合国发表夹带私货的演讲之时,菲律宾还一直在南海搞事情,企图冲撞黄岩岛潟湖,遭到中国海警的依法拦阻驱离。

菲律宾发声谴责之后,继续升级局势,派出海岸警卫队拆除了中国在黄岩岛设置的浮动屏障。

菲律宾之所以敢不自量力地挑衅中国,就是因为马纳洛口中的“其他国家”。

菲律宾开始在搞事情之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纷纷派出大型军舰前往菲律宾助阵,给菲律宾撑腰。

菲方认为自己挑衅中国得到了回报,一下子就引来了三个西方国家给自己站场。

菲律宾这个时候去抱美国的大腿,显然是看到美国在竭力打压中国,想要为美国出一份力,进而利用美国。

菲律宾的这种想法非常天真,与美国混在一起,只可能被美国利用。

美国不会给自己找麻烦,现在美国也没有能力与一个大国开战,所以往往会点完炮就跑。

尝到了甜头的菲律宾,就开始想方设法挑衅。

在黄岩岛的挑衅,就是菲律宾方面一次新的尝试,而在未来,南海的水面依然不会太平。

因此,现在菲律宾的态度已经逐渐明朗,这个国家正在乌克兰化,认为真的出事了,就能获得美西方的援助。

所以不能寄希望于菲律宾放弃挑衅,中菲之间的争端由来已久,这样一个一再故意挑衅的菲律宾政府,不会轻易收手。

菲律宾外长恩里克∙马纳洛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呼吁推动和平解决南海问题,并强调维护基于规则的秩序。

然而,与此同时,菲律宾却在南海地区持续搞事情,企图冲撞黄岩岛潟湖。中国海警依法拦阻驱离后,菲律宾还进一步升级局势,派出海岸警卫队拆除了中国在黄岩岛设置的浮动屏障。

菲律宾之所以敢于挑衅中国,是因为其抱着美国等“其他国家”的支持。

菲律宾在搞事情之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纷纷派出大型军舰前往助阵,给菲律宾撑腰。

菲方误以为自己的挑衅行为得到了回报,以为真的发生冲突时能获得西方国家的援助。

菲律宾的想法是天真的,它抱美国大腿只会被美国利用。

美国不会给自己找麻烦,也没有能力与中国这样的大国开战。

菲律宾现在走的是乌克兰的老路,最终可能成为美国的炮灰。

菲律宾的态度逐渐明朗,认为挑衅能获得西方支持,因此不会轻易收手。

消息二:不再“遥遥领先”,赖清德支持率暴跌10个点,台岛选情大变天了?

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的支持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柯文哲和侯友宜的支持率有所增长。这一结果令人意外,但也有其原因所在。

民进党当局未能妥善处理进口鸡蛋争议,导致声望下降。

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认为,进口鸡蛋争议引发了系统性危机,严重伤害了民进党的支持度和蔡英文的声望。

这也对赖清德的选情造成了重伤害。民进党在处理这一事件上的失误,让竞选团队过去半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民众对进口鸡蛋事件的愤怒和不满也是原因之一。

进口蛋风波触及了民众的道德底线,引发了广泛的不满情绪。这次事件对民众的影响非常大,许多人都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进口鸡蛋争议的爆发让民众对民进党当局的处理能力产生了质疑,进一步削弱了对赖清德的支持。

民进党当局的解释也未能平息民众的担忧。

台媒调查显示,40.3%的民众表示会因此减少对赖清德的支持度。

这表明民众对民进党当局对进口鸡蛋事件的解释并不满意。

解释只会让事态进一步恶化,而不是缓解危机。

进口鸡蛋争议对赖清德的选情产生了影响。

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民调,赖清德的支持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

这一结果显示,民众对赖清德的支持度受到了重创。

赖清德在他的“本命区”台南市的支持度也没有过半。

这一结果对于赖清德的选情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

消息三:放瑞典加入北约?埃尔多安:美国先遵守承诺出售土耳其F-16

芬兰和瑞典在申请加入北约的道路上走得截然不同。

芬兰已于今年4月成功加入北约,而瑞典则受到了匈牙利和土耳其的反对,暂未获得北约成员资格。

据路透社报道,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9月26日表示,土耳其将批准瑞典加入北约,前提是美国能够信守向土耳其出售F-16战机的承诺。

早在2021年10月,土耳其就寻求从美国采购价值200亿美元的F-16战机以及现代化套件。

然而,美国政府将瑞典加入北约与向土耳其出售F-16战机联系在一起,这令土耳其感到失望。

埃尔多安告诉记者,土耳其外交部长哈坎·菲丹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上周在纽约讨论了瑞典加入北约的问题。

土耳其总统强调,土耳其议会对瑞典是否加入北约有最终决定权。

瑞典和芬兰在2022年5月18日正式提交了加入北约的申请,这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举措。然而,土耳其对此表达出强烈反对态度。

为了得到土耳其的支持,瑞典和芬兰与土耳其达成了一份备忘录。

备忘录中,瑞典和芬兰承诺将支持土耳其的反恐工作,包括承认库尔德工人党为被禁止的恐怖组织,引渡土耳其认定的与2016年在土耳其发动的未遂政变有关的“恐怖分子嫌疑人”。

尽管土耳其为瑞典的加入进程敞开了大门,但埃尔多安多次强调,土耳其同意支持瑞典加入北约“并非最终结果”。

土耳其希望瑞典能够信守承诺,采取更多措施,否则土耳其可能会在其加入北约的进程中踩刹车。

按照北约的规程,任何寻求加入的国家都需要得到所有成员国的一致同意。

作为北约成员国之一,土耳其对瑞典加入北约享有实质上的“一票否决权”。

尽管瑞典的加入进程遇到了阻力,但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对瑞典的加入仍然持有信心。

他表示,芬兰的加入是北约史上最迅速的一次,而瑞典的加入虽然尚未得到全体批准,但仍有望于今年秋季正式加入北约。

然而,匈牙利作为北约成员国也表达了不急于批准瑞典加入的立场。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在匈牙利议会表示,他看不到任何紧急情况迫使他们需要批准瑞典加入北约。

消息四:欧盟贸易专员:有足够初步证据证明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调查是合理的

在中国商务部长当面表达强烈不满后,刚刚结束访华行程的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26日在接受英媒《金融时报》采访时辩解称,有“足够初步证据”证明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展开调查是“合理”的。

但其并未提及这个所谓的“证据”究竟是什么。

东布罗夫斯基斯还表示,除了中国车企,包括美国企业特斯拉和从中国向欧盟出口电动汽车的欧洲汽车制造商也可能将受到相应审查。

据报道,在总结此次访华之行时,尽管对于欧盟无理展开反补贴调查,中方已经明确多次表达不满,但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仍为此举苍白辩解称,欧盟对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持开放态度”,但“竞争需要公平”。

他还宣称,与其他已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大型经济体相比,“欧盟现在可能是对中国生产商开放的最大市场”。

被问及美国品牌特斯拉或中国车企吉利控股的瑞典品牌沃尔沃是否可能也受到调查时,东布罗夫斯基斯声称,“严格来说,调查不仅限于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如果其他(国家)生产商的汽车也获得了生产方面的补贴,也可能(被调查)”。

目前在欧洲销售的特斯拉电动汽车中,约有五分之一是在中国生产的。

另据彭博社报道,德国专业汽车机构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特斯拉在西欧共售出约9.37万辆在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约占其总交付量的47%。

中国向欧洲出口电动汽车的第二大厂商是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注册数量约为5.75万辆。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数字化和交通部部长维辛接受采访时明确反对欧盟可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并警告德国经济将因此受到损害。

他表示,封锁政策会导致连锁反应,进一步影响中国和德国在其他领域的经济合作。

与此同时,对于欧盟准备向中国电动汽车挥动“贸易大棒”,来自欧洲的反对之声只增不减。

德国汽车制造商此前也对欧盟可能采取的保护性措施表示怀疑,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此反应冷淡。

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的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直言:“惩罚性关税比赛只会产生失败者。”

除了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外,东布罗夫斯基斯还抱怨中国近期推出的数据安全相关法律规定成为在华外企面临的所谓“系统性问题”。

他称,一些欧洲企业认为这些要求在本地存储数据的法律“含糊又繁琐”,难以遵守。

他呼吁提供更清晰的定义,以促进合规。

9月25日,中欧双方举行了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

双方就欧盟近期推出的贸易政策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方表示希望欧方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鼓励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行业的合作,为中欧贸易和绿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消息五:所有美国领事馆关闭!核大国展开强硬反击,美国政客终于沉默了

根据俄罗斯外交部最新通告,美国国会参议员呼吁驱逐300名俄罗斯外交官的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俄罗斯外交部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参议员的建议最终只会导致俄罗斯关闭所有美国驻俄使领馆,这可以被视为俄罗斯对美国的强硬回应。

如果美国真的按照激进参议员的说法驱逐俄外交官,那么将迎来俄罗斯的终极报复。

报道揭示了事件的起因:美国国务院希望俄罗斯同意扩大美国驻俄使馆的人员名单。

然而,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因其参与颠覆俄罗斯政府的行动而臭名昭著。

作为此前莫斯科市内多次抗议活动和暴乱的领导者,美国驻俄大使馆直接或间接参与了针对俄罗斯政府的颠覆行动。

此外,美国在俄罗斯境内建立了庞大的情报网,而美国驻俄大使馆则成为了其重要的情报收集站。

俄罗斯对此表示不满,因而拒绝了美国扩充驻俄使馆人员的要求。

对于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的呼吁,俄罗斯外交部给予了明确回应。

卢比奥等人建议美国总统拜登驱逐300名俄罗斯外交官,然而俄罗斯外交部直言不讳地指出,俄罗斯在美国的外交官人数总共也不超过300人,不知道美国将如何驱逐不存在的俄罗斯外交官。

这一回应直接暴露了卢比奥等参议员的智商。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驻其他国家的大使馆往往承担情报机构的职责,美国在俄罗斯等国的大使馆中的职员很可能是中情局成员,甚至一些盟友的大使馆职员也涉嫌从事间谍活动以收集盟友的核心情报。

此前曝光的“棱镜门”事件揭示了美国收集盟友情报的真相。

美国扩充驻俄使馆人员的意图是为了进一步颠覆俄罗斯,因此俄罗斯坚决拒绝了美国的要求。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文章,请您点个关注吧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仅在头条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美国   北约   特斯拉   芬兰   菲律宾   土耳其   瑞典   南海   俄罗斯   领事馆   民进党   德国   政客   中国   欧盟   民众   电动汽车   消息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