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西方国家发难,莫迪发布“全球悬赏令”!


前言:

印度和西方国家之间曾久以来被视为“铁盟友”和“自家人”,但突然间双方关系却恶化为仇敌关系。西方国家集体指责印度践踏人权,称其为野蛮国家。

美国更是直言不讳表示将调查印度的所作所为,并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印度的野蛮行径。如今的印度已然成为西方世界围攻的目标,被视为下一个中国。

面对美加等国的疯狂进攻,印度发誓要坚决反击到底。印度媒体更是向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发出警告:“巴基斯坦已成为过去,现在你们加拿大才是我们的头号敌人。”

此外,印度颁布了一份全球悬赏令,高价悬赏名单上人员的头颅。那么登上这份悬赏令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为何西方国家和印度会突然闹翻?这场闹剧最终将如何收场?

【虽远必诛的印度】

打响反印斗争第一枪的,正是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他率先向印度发难,一再羞辱、攻击印度总理莫迪,如今被印度列为头号敌人,可谓是自找苦吃。

特鲁多声称:“我们加拿大公民哈普迪·辛格·尼贾尔在今年6月份遭到神秘人枪杀。经过分析,印度作案动机最大。所以,莫迪,你们为何要杀害我们加拿大的公民?”

虽然没有证据,但特鲁多坚称是莫迪派人杀害了尼贾尔。然而,这位尼贾尔名字怎么有一股印度味道呢?他真的是加拿大人吗?

确实,他是加拿大国籍的印度裔公民。他之所以来到加拿大很简单,因为他是印度锡克教分子,为实现该运动目标而叛逃加拿大,誓要解放锡克族。

锡克族是“印度的散装”中的一个民族,规模不大,大约只有两千万人。他们外貌特征明显:喜欢蓄胡子,并在头上包头巾。印度前总理辛格也是锡克族人。

在世人眼中,印度的战斗力被认为低得令人发指,经历了几千年的挨打。但锡克族却是个例外,他们是印度的“战斗民族”,战斗力强大,极具攻击性。

在英国殖民印度时,印度大部分民族都像温驯的绵羊一样,一打就跪。锡克族却放话称:“让那群英国佬见识一下”,于是英吉利和锡克两个民族的战争很快爆发。

那是1849年,武器落后的锡克族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在交战中歼灭了7000名英军。这令英军望而生畏:“中英两国战争中,我们才死了69名英军!”

锡克人厌恶牛粪和河水的恶臭,对印度其他民族迷恋牛粪一事十分鄙视。这个民族颠覆了人们对印度的刻板印象,因此自视高人一等,看不上印度。

尼贾尔作为锡克教分子的领袖之一,对加拿大的锡克族人提供了支持,并在加拿大策划活动,意图实现卡利斯坦的独立。印度也被称为印度斯坦,而锡克人已经为自己未来的国家命名为卡利斯坦。印度尼贾尔等人早已规划好了卡利斯坦。

锡克族的独立运动是莫迪的软肋。锡克总理辛格下台后,非锡克族的莫迪遭到全球锡克族的敌视。他们一方面大肆攻击莫迪,另一方面加快了独立进程。

忍受了近十年,莫迪终于忍无可忍,6月14日,英国锡克人领袖阿夫塔在家中无缘无故地猝死;19日,在加拿大的尼贾尔身中两枪,不幸身亡。

检测结果显示,阿夫塔死于遭人投毒,尼贾尔则被两名蒙面黑衣人枪杀,两人都非正常死亡。平心而论,印度确实杀心最重,有最大的作案嫌疑。

然而问题是,没有证据,特鲁多就开始指责莫迪行凶,并言辞极其难听。既往不咎的特鲁多偏偏选择在几个月后的G20峰会上公开发难,存心羞辱莫迪。

【印度和西方反目成仇】

有人调侃莫迪:“莫迪老仙,法力无边。”如今看来,这可能不只是调侃,而是真实的描述。

自尊心强烈的莫迪面对特鲁多的羞辱绝不愿意忍气吞声:“你们加拿大支持锡克人的独立运动,是想干什么?难道我们也应该支持魁北克省的独立运动吗?”

印度人言辞了得,莫迪自然也不例外。他能言善辩,又脾气暴躁,论吵架,特鲁多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特鲁多这位爱唠叨的家伙,当场被莫迪痛斥了一顿。

在G20正式会议上,莫迪火力全开,公开批评特鲁多:“加拿大庇护印度锡克分子,给予他们各种支持。任何妄图破坏印度的行为都必将受到严惩!”

考虑到这是国际会议,莫迪收敛了口头攻击,忍住了不再骂特鲁多。但印度政府可不留情面,他们直接发布了一份对特鲁多本人的批评书,言辞极其激烈,看得特鲁多脸色发青。

然而,好日子还在后面等着呢!经历了处处挨骂的这几天,特鲁多匆匆忙忙地登上专机,飞一般地逃离这个噩梦。然而,恰巧在这个时候,飞机出了故障!

谁干的?除了印度还能有谁,毕竟,专机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坏掉呢?特鲁多只得忍气吞声,派人去向莫迪求助:“我们专机出现了故障,请你们派人维修。”

印度回应非常干脆:“修不了,没救了,就这样吧。”特鲁多气得暴跳如雷,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件事情:“特鲁多此次访印,真可谓是一场灾难性外交。”

事情闹得非常大!西方各国对印度一边倒地支持加拿大,指责印度的小肚鸡肠和公报私仇。媒体更是火力全开,为了获取点击量,煽风点火,唯恐世界不乱。

加拿大紧急派出军机远赴印度,进行撤侨行动。经过两天的飞行,飞机终于抵达印度,并将被困在那里的特鲁多成功救离。一个国家总理竟然有如此狼狈之相。

由于这件事情,两国彻底决裂,特鲁多驱逐了印度驻加拿大情报局的局长。莫迪也不示弱,发布新的“战书”,让加国驻印大使阅读一遍后,告诉他:“五天之内,收拾东西滚蛋!”

两国的网民开始高强度的互怼,媒体配合着煽风点火,这件事迅速传遍全世界。西方国家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加拿大,呵斥印度的野蛮行径。

之前需要印度时,西方说印度是“铁盟友”。双方关系恶化后,印度一夜之间成了“野蛮国家”和“贱民国家”:“我们说你是为了嘲讽中国,你怎么还当真了?”

【莫迪的全球通缉令】

作为幕后黑手的拜登却成了这场闹剧中的“隐形人”。特鲁多应拜登的委托,自愿成为先锋,故意选择在G20峰会这个时刻向印度发动进攻。

美国也支持锡克人的独立运动,原因很简单:锡克是印度的敌人。尽管印度穷困,但他们自信满满:“我们14亿人的印度终将超越美国,我们不是美国的附庸!”

美国提出的“北约+印度”计划,遭到印度的一口否决。他们简单明了地表示:“我们对此没有兴趣,纯粹不想与北约合作。”拜登又提出多种围攻中国的计划,但都被印度这一环卡住了。

并非是印度心地善良,而是他们无法接受这些计划所附带的条件,比如美军在印度驻军。既然印度不愿给美国当狗,美国自然也不会手软对待印度。

锡克族便成为美国拴住印度的狗链:“如果不服从美国,印度必将受到制裁!”特朗普、拜登等人下令盟友支持锡克人的独立运动,而自己则装作正经,以此更好地利用印度。

莫迪对这件事看得非常清楚,但他也不想得罪美国,于是在过去十年里一直忍气吞声。如今锡克族的独立势力实在无法压制,莫迪终于爆发了,怒然掀桌。

事已至此,拜登只能硬着头皮,在印度和加拿大之间做出了极限二选一。毫无疑问,美国选择救援加拿大:“印度必须停止这种不理智的行为,与加拿大合作调查此事!”

美国的表态让莫迪彻底心寒:“虽然平时关系再好,但自己仍无法融入西方国家的那个圈子。”既然美国反目,莫迪也不再遮掩。

结语:

感谢您每天与我们一同关注国际新闻。了解世界的变化和挑战,与全球事件保持联系,是保持开放思维和全球视野的关键。国际新闻汇集了世界各地的故事,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信仰之间的联系。通过共享这些新闻,我们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对世界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北约   斯坦   锡克教   全球   专机   加拿大   忍气吞声   印度   盟友   美国   言辞   英军   野蛮   独立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