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升级!中国陷入资产负债衰退?警惕威胁!如何才能避免危机?

中国是否陷入了“资产负债表衰退”?我们是否会重蹈覆辙,像日本一样陷入衰退?如果我们想避免进入这个陷阱,该如何摆脱危机?

中国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关于中国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讨论越来越多,有专家认为,最近几个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内需和外部需求减弱,实体经济投资融资意愿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困扰了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出现了类似的衰退情况。

那么,真相到底是如何?我们真的会走日本那样的衰退道路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衰退?中国是否会走上这条道路?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件事情的源头是用于解释日本8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所诞生的一个理论:

它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企业和家庭从之前的追求增长,赚钱,消费。转型成专注追求性价比,消费降级以及负债最小化,企业也从之前投资扩张变为赚钱还债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后果就是消费需求减少,企业投资减少,从而导致经济没有发展活力,国家经济衰退,以及通胀水平持续低迷,我们的邻国日本就是这样一个国家。

物价薪水低,日本长期通缩。

而之所以谈论这个观点,是因为部分经济学家发现,最近半年时间,中国出现了不少“提前还贷”的现象。本来应该进入消费领域的资金,现在进入了房地产领域,通过偿还贷款的形式流入银行。

而本来应该贷款的消费者和企业也并没有大肆举债投资和消费,这就导致银行希望尽快放贷,我相信很多人也经常接到一系列的希望你借贷和分期的电话。有几个月的社融数据其实是低于市场预期的。

所以,当消费者和企业不愿意借钱,银行想发放贷款却找不到人放的时候,就出现了“资产负债表衰退”。

看上去,中国目前的一些经济情况和日本当时的情况有一些重合之处,那么中国是否陷入了资产衰退陷阱?我们的未来是不是日本那样的经济泡沫?

我觉得并非如此,因为中日国情并不相同,导致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也不同。

中日经济到底有什么不同?

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形势和国情其实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导致两国的经济情况也不能一概而论。

第一,当时的日本(包括现在同样如此)拼命的通过大放水来刺激经济,鼓励银行发放低息贷款,但是收效甚微。可中国目前的情况是我们并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方法来刺激经济。

央行放水相对克制

因为我们发现,虽然像美国一样遇到问题就马上放水能够很快速的解决经济问题,但是却会留下负债率上升,通胀问题等一系列的后遗症。

这就就导致危机解决了以后,很容易诞生下一个问题。就比如之前的4万亿放水虽然解决了最紧迫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但是却留下了后续一系列的后遗症。

所以,在过去几年中,就算中国出现了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我们发现央行放水的速度其实是比较缓慢的,就算遇到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我们的救市政策其实也是一点点的出来的,而不是一股脑儿进行“大水漫灌”。

在央行没有全力放水的前提之下,我们很难说明目前的中国进入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现在的经济形势,还没有到达这么坏的情况。

第二,中国经济有一个很特别的支柱叫做国有企业,公有制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和日本的企业是不同的,国有企业几乎没有破产的风险,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无视债务负担,通过借贷发展和刺激经济。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战略支柱。

而日本大多数都是私营企业,为了私营利益会更偏向于赚钱还债,这是中国和日本经济的不同之处。

第三,中国私企和日本的情况也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我们经常听说中小微企业借钱是比较困难的,中国对于中小企业的金融和贷款扶持力度还有比较大的空间。而日本在当时处于银行上门给私企推销贷款,但是企业也不愿意借钱的地步。

所以我们私营企业的借贷能力和空间依然比较大,且经济和金融基本面稳固,并没有出现类似日本当时断崖式暴跌的情况。中日两国的基本面还是有较大不同的。

中国GDP总量已经非常庞大, 接近美国。

也正是由于中日两国虽然出现了类似赚钱还贷的情况,看上去出现了资产负债表的衰退,但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基本盘稳固,且经济体量过于庞大,超过日本很多倍,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个正常的趋势。

再加上我们采取的是主动去杠杆,搞供给侧改革,所以经济发展的质量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拼命搞重复建设乱搞GDP,已经不是我们的追求了。

如何避免资产负债表衰退?需要更科学的刺激政策

既然我们也出现了类似日本那样的经济现象,我们又该如何避免真的陷入经济下行的区间中呢?这就需要更加科学的经济刺激政策。

比如有专家建议,目前的中国并没有像美国那样的通胀的压力,甚至于PPI很多时候都处于0%的增长以下,这就意味着中国确实有很大的政策空间通过放水来刺激经济。所以央行可以在CPI和PPI低于3%的时候,采取较为主动的经济刺激政策。

中国的CPI和PPI都比较低,有较大的“放水”空间

还有的专家认为,日本之所以陷入资产负债衰退的陷阱,是因为当时的企业都在赚钱修复负债,日本政府也同样如此,这就加剧了“合成谬误”。所以我们可以考虑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政府举债进行“逆周期”调节的方式,避免中国陷入资产负债危机

当然,日本陷入衰退的危机,主要还是在于其国土面积狭小,经济机构单一,对美国等国家的依赖过重。导致美国广场协议和半导体协议制裁以后,日本经济走向了经济衰退的下场。

而中国恰好此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目前的中美关系恶化,导致我们也面临美国带给我们的脱钩断链制造的一系列麻烦。

所以,我们要吸取日本的教训,除了继续维持和欧美国家的经贸交流,还要不断拓展市场,和非洲,南美洲,中东国家开展经贸合作,鼓励进出口,更加的自由和开放,来做大做强中国经济的外贸基本盘。

中美芯片战争,正打的火热。

而对于美国,我们也可以不断卖出美国国债,替换成更加硬通货的黄金,防止美国对中国经济命脉的遏制。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目前的基本盘稳定,我们能够在多重压力下仍然保持5%的GDP增速,和日本当时的泡沫危机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不会陷入所谓的资产负债衰退,随着红利政策的不断出台,我们一定可以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

【樱狼财经】探寻热点背后的真相,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图源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资产负债   中国   危机   资产负债表   通胀   日本   央行   中国经济   美国   贷款   情况   政策   银行   经济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