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香港回归前,我军发现一漏洞,509名军人带武器提前入港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7年香港回归前,中央发现安全漏洞,500多名军人携带武器提前入港。

1997年6月16日,距离香港回归仅有14天,港澳事务办突然接到急电,交接换防仪式上,香港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确保交接无误,我国直接出动509名军人,并携带着真枪实弹提前进入香港。

香港交接究竟出了什么问题?500多名军人在香港又经历了什么?

点个关注,一起揭秘香港回归前夜的危机。

香港问题

1979年,香港的租期即将到期,这时候香港的何去何从也成为了一个国际问题。

同年3月24日,英国在香港的的第二十五任总督,也就是麦理浩,悄悄从广东来到了北京,麦理浩此行,则是带着目的来到北京会见邓公。

香港总督麦理浩通过秘密渠道,悄摸来到了北京,并成功与邓公会面,进行了一番交谈之后麦理浩便急急忙忙的回到了香港,随后在新闻见面会上,麦理浩没有透露谈话的内容,只说了一句话:

让香港的投资者放宽心。

其实这一句话就已经说出了当时的形势。

英国政府挑这个时间点让麦理浩访华,其实就是在投石问路,打听香港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邓公在会见麦理浩的时候,也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必须收回香港。

麦理浩返回香港之后,英国政府整整两年没有再提及香港问题,直到1982年9月,号称铁娘子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

撒切尔夫人当时踌躇满志,因为英国政府刚刚取得了一场战斗的胜利,增加了撒切尔夫人对于谈判香港问题的信心,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访华竟会成为她一生的遗憾。

9月24日上午,撒切尔夫人衣着亮丽,准时到达人民大会堂,撒切尔首先来到的是新疆厅,在新疆厅撒切尔夫人见到了邓颖超,气氛看起来无比和谐。

两人简单交谈后,撒切尔夫人走到福建厅。

快到的时候,邓公笑着迎接了过来,并与撒切尔夫人握手。

随后邓公就开始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撒切尔不愧是号称铁娘子,上来就咄咄逼人,表示现在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仍然有效,香港依然是英国的,不仅如此,撒切尔在来华之前就在国际上制造了许多的舆论,以此来压迫中国。

面对撒切尔夫人的步步紧逼,邓小平丝毫不慌张,谈到香港的主权归属问题,邓小平一点都不让步,香港必须回归。

等到1997年,中国会准时收回香港的主权,这次收回不仅收回的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如果新中国成立之后还不能将香港完整收回,中国的任何一位领导人都不能向全体国人交代,也不能向世界上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交代。

邓公还说了一句话,让撒切尔夫人哑口无言,他严肃的对撒切尔夫人说道,我们还考虑了双方都不愿意面对的一种情况,那就是在15年的过渡期如果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那么中国政府一定会出手。

邓公的态度很明确,能够和平收回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够和平收回,中国将通过非和平的方式提前收回香港。

撒切尔夫人的气焰一下子就没了,她本以为中国政府会忌惮英国,没想到自己的计划落了空。

走出人民大会堂时,撒切尔夫人还在台阶处摔了一跤,这可以说是十分滑稽,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撒切尔夫人的紧张。

撒切尔对邓公的评价则是,这个人极其冷酷无情。



此次谈判之后,香港回归已经是板上钉钉,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即将回归祖国。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交接仪式开始前半个月,中央将发现一大漏洞。

英国究竟对香港动了什么手脚?所谓的安全漏洞,又是什么?

多次谈判

1997年,香港回归前,中央发现一大安全隐患,随后500多名军人携带武器提前入港。

为了阻止香港回归,英国可谓是煞费苦心。

头几次的谈判中,英国不断向国际上使绊子,企图拉拢其他国家,一同向我国施压。

英国表示,香港的繁荣都是在英国的统治之下才实现的,如果香港回到了中国的手里,将会落后世界20年。

还说只有中国统一英国继续管理香港,英国才会给我们名义上香港的主权,我方表示坚决拒绝,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主权问题是国家问题的底线。

英国方面一直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可以看出这已经是英国最后的底牌,他们没有什么借口可以拖着不将香港归还给中国。

见找不到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英国不得不改变态度,开始和稀泥。

讨论到1997年以后各项的安排问题,全是围绕着主权问题进行谈判的,而英国的应对手段就一个,那就是步步为营,采取迂回的战术。

每当我们谈到一个问题,英国总会先同意我们的观点,之后又说他们对于这个观点的理解,要求我们按照他们的观点去做,但他们的理解往往是伤害到我们的主权的。

其中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驻军问题。

我们要在实行高度自治的同时也要保留中央的权力,当时提到了一点:

国防外交方面不包含在高度自治里面,这些必须由我国控制,进行统一调度。

一提到这个问题英国方面又开始跳脚急眼,进行强烈的反对。

邓公的态度也十分坚决,1984年4月,邓公在审阅外交部的报告时,亲自在报告里面进行了批示,对于在香港驻军的问题,没有退步的余地,必须坚持中央在香港驻军的权利。

邓公态度很强硬,但没想到还是除了纰漏,被英方抓住了把柄。

当时香港还在英国的管控之下,香港媒体派出了肤白貌美的年轻女孩来到内地当记者,这些女孩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单纯,他们十分难缠,其中不乏有一些特务分子。

这些人伪装成记者,进入到各种会议之上进行报道和记录,甚至还潜入到了人大的会议上面,一些单位的高级领导对香港协商并不知情,而这些人就成了敌特分子的下手对象。

当问到香港的驻军问题之时,一名记者说中央是不是非要在香港进行驻军,称一些香港的老百姓很怕中央的军队,这位领导当时也在忙于其他事情,就随口说了一句也可以不驻军吧。

没想到第二天这名领导的原话就被发布在了香港媒体的头版,被英国方面拿来当作筹码,说不驻军是我国政府的意见。

邓公听说了这个事情之后非常生气,在记者将要退场离开的时候,将他们全部召集了回来,并表示有话要对他们说,面对一众记者,邓公只回了一句话:

我们必须驻军!

正是有了这次的事件,驻军风波才得以告一段落。

英国答应在7月1日这天撤出驻军,等英军从防务地区撤出后,我国军队便能正式入驻。

这一建议看起来毫无破绽,但仔细一分析,却是危机重重。

香港的防务地区四处分散,从进入香港到最远的一个防务地,期间脚程有3小时之久。

而英国撤出香港,我军随后再进驻,其中就相差了3小时。

1997年国际风云变幻,不少西方国家紧盯香港,谁都保不准这3小时里会发生什么,一个没有驻军的无主之地,势必充满了安全隐患。

为此,中央选择派兵提前入港,此举却遭到了英国拒绝。

一边是香港危机,一边是英国回绝,我国该如何确保香港万无一失?

提前进驻

香港回归前夜,我军发现重大隐患,随后509名军人携带装备提前入港。

1984年12月17日,撒切尔夫人再次访华来到了北京钓鱼台,这一次她来是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的,撒切尔夫人签完字之后叹了一口气,说协议并不是英国的胜利,因为他们在跟一个实力上面远远超过他们的世界大国打交道。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97年6月,香港一片祥和,然而就在6月16号上午,副总理钱其琛一通电话打来,并明确要求治安组安排一支军队提前入港。

按照通常情况来说,解放军的驻港部队应该在7月1日零点香港进发。

但从北边的深圳到南边,抵达全部营地的时间需要3个小时左右。

在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中英两国的首要领导和高层代表人物都会参加这次仪式,还有其他各国的名流政要也会在这里会集,这时候英国的部队即将撤出,香港会出现防务真空,一旦发生恐怖袭击,我军完全来不及支援。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北京方面当即命令陈佐洱与英国方面展开会谈,会谈的主要问题就是解放军驻港先头部队提前进入香港。

中央下达的要求就一个字,就是快!



陈佐洱一接到任务,就与英方的组长进行了会谈,两人在小黑屋里进行了非正式无记录的会谈,时间长达五天五夜。

一开始我国明确提出,将在香港回归前,率先派出一支军队抵达防务军营,等到7月1日零点,英国撤出香港后,我军再接手香港。

这样一来,能完美避开防务真空期,对各位领导干部的安全而言,也是一大保障。

然而,英国听完之后却一口回绝,在英国看来,我国提前入港,相当于站在了英国头上,此举让英国很没有面子,加上在香港谈判上的失利,铩羽而归的英国坚决拒绝我军提前入港。

会谈一度陷入僵局,在这紧要关头上,我国作出让步:

14个防务军营,解放军只提前入驻6个,且时间定在6月30日下午6点,由先头部队带队,分别率领6支队伍,共计1070名士兵。

眼看香港回归不到两周时间,英国的筹码早已败光,他们只能拿先头部队当借口。

我军先头部队将驾驶装甲车、军舰以及直升机,沿路驶进6大防务军营,英国认为这是不体面的做法,装甲车太大,公然行驶在街道上,会影响市容。

又是一阵会谈交锋,这一次我国不再退让,反而是英国经过挣扎,最终决定:

同意让解放军提前入港,但1070名士兵过多,人数上还需要调整。

北京传回的消息是,最低人数必须控制在500人以上,为了尽快敲定回归事项,我国在500人之外,选取了最大的数字9,一共是509名士兵。

先前的装甲车过于醒目,反而容易引人注意,这批车辆最后被调整为客车,解放军携带的重型武器也得到了更改,轻机枪、自动步枪成为了最佳选择,军旗被折叠放在车厢外。

6月21日,为期5天的会谈终于结束,双方达成共识,509布防方案正式生效。

1997年6月30日下午6点,509名解放军带着武器,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了香港。

部队进入之后,立刻开展行动扫清周围的威胁。

6月30日晚,英国国旗在香港降下,7月1日零点,我国国旗准时挂上香港,在这一历史时刻下,香港终于回归到祖国怀抱。

如今已经是香港回归后的26个年头,1997年历经的磨难早已成为过去,那轮飘扬在香港上空的国旗,却将一直指引着我们前行。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入港   撒切尔   我军   英国政府   先头部队   驻军   防务   英国   香港   主权   中国   解放军   军人   漏洞   夫人   武器   中央   发现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