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古回来后,俄高层直言不讳:第二个乌克兰,就在中俄眼皮底下

随着俄罗斯进一步落实东向战略,部分俄政界人士发现,美国似乎正在积极布局蒙古,以期在这个中俄共同的大后方,复刻乌克兰的一幕。

近日,俄国家杜马副主席绍尔班·卡拉-奥尔(Sholban Kara-ool)就发出警告称,美国大使馆以及一些美国政府背景的组织,在蒙古国境内异常活跃,华盛顿正在为蒙古准备一个“乌克兰式”的方案,推动该国彻底转向。

【部分俄政界人士发现,美国正准备在蒙古复刻乌克兰的一幕】

根据卡拉-奥尔的说法,他本人近期前往蒙古国进行了一次友好访问,虽然蒙古政府给予了其高规格的接待,但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的街道上,此前数十年之中都能够看到的俄文标语已经不见,这让他感觉到了不安。

这里需要提一嘴的是,卡拉-奥尔之所以能敏锐的察觉到俄文标语越来越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蒙古官方正在推行的文字改革,正逐渐将原先采用西里尔字母(俄语字母)的蒙古语,改回最初的回鹘蒙古文字。在俄罗斯人看来,这就是十分典型的“去俄化”。

卡拉-奥尔认为,美国在蒙古问题上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想要让蒙古变成下一个乌克兰。因此,俄罗斯有必要采取行动,加强议会间合作以及文化交流,确保俄蒙睦邻友好的长久稳定。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简单介绍一下卡拉-奥尔的身份。此人是来自俄联邦图瓦共和国的图瓦裔政治家,是俄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成员,曾经担任图瓦共和国领导人10余年之久,在2021年10月,开始担任俄国家杜马也就是议会下院的副主席。因此,其观点既能代表部分俄地方实力派人物的态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俄执政党的态度。

【由于身份特殊,卡拉-奥尔(右)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俄政界的一种集体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俄方现在警惕的美国布局蒙古一事,其实早就有了明显的征兆。

具体来说,在冷战结束之后,由于苏联时代的一些不美好回忆,蒙古国为了确保自己的独立性,提出了“第三邻国”的外交政策,即在与中俄这两个邻国保持友好的同时,引入第三方力量,平衡中俄影响力。

而在具体的实践之中,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蒙方加强联系的一个重点国家。在看到有机会插手蒙古,在中俄腹地插入一根“钉子”之后,华盛顿自然也立刻行动,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对蒙古的渗透。

时至今日,蒙古国家大呼拉尔也就是蒙古议会之中,有超过3成的议员有美国留学背景。蒙古军队与美军常年在蒙古境内组织“可汗探索”系列军演。有美国政府背景的NGO组织也大量进入蒙古活动。

【今年8月初,奥云额尔登访问美国,与哈里斯等美方高层相谈甚欢】

今年8月初,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还访问美国,与哈里斯等美方高层相谈甚欢,并且签署了包括《开放天空协议》在内的诸多协议。可以说,美国确实是在蒙古布局已久,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如果美国真的如同卡拉-奥尔所警告的那样,在蒙古复刻乌克兰的一幕,让蒙古在第三邻国战略的基础上,彻底投入西方怀抱,那么此事带来的影响,绝不亚于乌克兰倒向西方。

别忘了,蒙古的邻国不光有俄罗斯,还有中国。虽说蒙古与中俄任何一方爆发争端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但只要蒙古从中作梗,中蒙俄经济走廊、“西伯利亚力量2号”等关键项目就都无法顺利进行,中俄两国此前的一系列战略部署都必须作出调整。这无疑也是美国积极布局蒙古的一个主要目的。

【“西伯利亚力量2号”等中俄关键合作项目都要经过蒙古】

当然了,在中俄是蒙古仅有的两个邻国,且同样与蒙古在经济、能源、安全等领域合作紧密的情况下,蒙古政府其实十分清楚,自己虽然要通过“第三邻国”战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但执行这一战略的前提,仍旧是要与中俄保持友好关系。

因此,蒙古政府在积极发展与美国的关系的同时,也一直在保持着与中俄的友好交流。在访问美国之前,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便曾访问中国。不久前,蒙古副总理率团参加了在海参崴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卡拉-奥尔本人在访蒙过程中,也受到了蒙方的热情接待。

在此情况下,卡拉-奥尔或者说俄罗斯政界,现在所担心的,不光是美国的持续布局,是否会影响蒙古的外交政策,也包括了对于美国在蒙古发动颜色革命,造成蒙古彻底变天的担忧。

在此情况下,俄政府其实也已经有所行动,俄外交部已经明确表示,俄方支持蒙古正式加入上合组织。而俄方的这一动作,一定程度上就是在为日后,中俄等国通过上合框架,帮助乌兰巴托方面稳定内部局势,打下基础。

【去年年底,蒙古也爆发过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

不过,在与蒙古的人文交流等问题上,俄罗斯方面其实有些后知后觉。在卡拉-奥尔提出相关建议之际,中国其实已经开始了相关动作。9月上旬,第4届中蒙博览会在呼和浩特举行,而中国主办这一博览会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加强中蒙两国在经济、文化领域的沟通交流。

由此可见,应对美国在蒙古的全方位渗透,不可能只靠俄罗斯一家。只有中俄两国共同发力,积极推动中蒙俄三国的全方位交流,才能保证蒙古作为中俄共同大后方的稳定性。

最后我们需要提一句的是,我们开头讲到的卡拉-奥尔对于蒙古“去俄化”显露出的敏感性,实际上也反映了自俄乌冲突以来,俄高层对周边各国开始试图摆脱俄罗斯影响力的担忧。

虽然这种担忧,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俄罗斯高层目前奉行的“新欧亚主义”地缘论,且依旧带有十分明显的大国沙文主义色彩。

但至少在维护蒙古稳定和保证这个国家不转向的问题上,中俄之间的共同利益,是要远远大于分歧的。有关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清醒且准确的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乌克兰   蒙古   杜马   乌兰巴托   俄文   西伯利亚   卡拉   美国政府   俄国   直言不讳   俄罗斯   政界   邻国   美国   中国   布局   眼皮底下   高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