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停滞?美媒:中国遇到大麻烦,但不算是灾难

在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编辑/万物知识局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像做了火箭一般快,对全球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些年来,不过经济增长速度略微放缓,世界各地“不看好”中国的声音就像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不少中国人都失去了信心,陷入了对未来的隐隐担忧之中,不过正如《巴伦周刊》在9月21号发布的文章中所说:中国经济虽然遇到了麻烦,但远远到不了灾难的程度,不必担忧。

那么,中国实际上的发展情况究竟怎么样呢?为何有那么多不看好中国的声音出现?这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阴谋?

一、中国经济遇到麻烦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被封控在家的那几个月,甚至连食物都需要外界支援。

或许是疫情的“灾难”让所有人后怕,即便在疫情过后,也有不少人更愿意储蓄,而不是大手大脚的花费。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的经济乃至全球的经济都受到了影响,更有甚者,把中国的情况和日本的经济崩溃做对比,妄图“证实”中国经济“不行了”,这实在是一派胡言。

和日本政府的放任企业发展不同,中国的经济市场是由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发展出现问题,那么国家的政策就可以如强有力的大手一般,对市场进行干预,从而把一切“拨回正轨”,这点信心,我们还是要对中国有的。

中国一向是世界发展的发动机,作为引擎驱动着世界经济稳步向前,且外交保持着和平友好的政策,这也受到了许多国家的追捧,到2023年为止,已经有超过180个国家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在这180多个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里面,中国更是120多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贸易首选,光是中国和这些国家紧密的联系,便足以证明中国仍然在世界经济体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假如中国经济真的会“崩溃”,那么怎么会有那么国度国家上赶着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可没有和世界“脱离”,也没有被世界孤立。

纵观中国内部,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过了18万亿美元,人口数量更是早早的突破了14亿的大关,这样的庞然大物,怎么会轻易崩溃呢?

当那些造谣者想要拿证据来证明中国经济崩溃的时候,第一个首先就会举例,“你看一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增长速度,这些年来不是越变越慢了吗?”

这种言论,实在是有些立不住脚,毕竟一个即将“经济崩溃”的国家,那一切都将陷入不可控的境地,这和中国的事实截然不同。

中国的政府仍然对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掌控权,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比如降低银行存款的准备金率,当购房的首付需要的少了,“住”作为人们的基本需求,购房的人数自然也就会增加。

如今,中国对房地产市场仍然有诸多限制,在购买二手房时,从户籍到房产各种条例层出不穷,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中国房地产市场。

假如中国想刺激房地产市场,只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控制就行了,对中国政府来说,控制这些轻而易举。

在疫情过后,更多的人选择将多余的钱用来储蓄,而不是用来购买物品增加生活质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保险”。

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改善,有数据统计,截至八月份为止,中国的零售数据已经在逐渐向好发展,最为有力的证据就是,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了8.4%

这何尝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人们因为恐惧而进行储蓄的心态逐渐改变,愿意花钱也敢花钱了。

事实上,为了刺激人们的消费,中国政府早已经展开了行动,以央行为首的银行下调了利率,让银行“钱生钱”的速度变慢,让更多人更愿意把钱拿来进行投资和消费。

同时,房地产的购房利率也调低了十个点,在这项政策之下,要购买一套房子,所需的成本更低,需求有极大可能提升。

各种财政补贴也是层出不穷,不仅有购房补贴,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在中国发展的势头蓬勃有力,中国早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也早已落实。

中国人不需要因为现在的经济增长放缓而担心,这或许是每个国家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就像现在正和中“对着干”的美国,曾何几时也经历过这种情况。

不过和中国政府采取的“轻柔”政策不同,美国就简单粗暴的多了,直接增加了货币的印刷量来刺激经济。

有的人这时候就要问了 ,那中国为什么不像美国一样通过印刷货币来刺激需求呢?

二、中国不像美国一样大量印刷货币的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印刷货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刺激增长的,短期内可以让人们产生一种“我有钱了”的感觉,更舍得去花费,从而推动经济向好的地步发展。

不过长远来看是弊大于利的,当一个物品数量增多,它的价值就减少了,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大规模的印刷货币必然会造成货币的贬值

同时当市场上流动的货币数量增加,经济“向好”,那么物价也会相应的增加,从而进入通货膨胀的状态,购买一个物品所需的花费更多,人们在经济上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这实在是得不偿失。

而中国,许多人叫嚣的“中国经济崩溃”,实际上中国经济并没有陷入衰退之中,只是增长速度放缓,正如GMO新兴市场股权主管迪维查所说,“事实上,增长只是从8%降到了4%而已。”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仍然在继续增加,从大体来说,趋势是好的,这时候就更不能被短期改善蒙蔽双眼,各项政策都应该考虑到中国的未来。

要想中国永远在世界市场中充满竞争力,肯定是不能贪图一时之欲的,这也是不采用快速带来效果的印刷钞票的原因之一。

在今年的9月20号,国家发改委就已经发言直面这个问题,给中国人打了一剂定心针,“中国经济将回升向好,长期向好”。

针对世界各地层出不穷的唱衰中国的言论,发改委也霸气的做出了回应,“外部看空中国唱衰中国的言论不少”,但是不用担心,毕竟“这种论调过去没有实现过,现在和未来也绝不会实现。”

这并不是发改委的一面之言,而是有中国的数据在切实的做着支撑的。

中国的经济市场无疑是在缓慢回复中的,在经济增长之中,消费的影响尤为的大,在2023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中,消费的贡献达到了77.2%,比去年增长了40%还要多。

这些消费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住宿,餐饮,服务业的零售额增长了20.3%,电影行业也蓬勃发展,这是人们愿意走出家门的证据。

在美国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的时候,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时候,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一点也没落下,上半年中国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超过了十个百分点,对未来优秀产业进行投资时毫不吝啬。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表现也相当亮眼,在全世界197个国家之中,中国一家的出口份额就占到了14%,国际这块大蛋糕,中国依然分到了数量可观的一份。

虽然外界叫嚣的中国经济崩溃,可是那些跨国企业在向中国进行投资时毫不含糊,上半年法国对华投资增长了173.3% ,英国增长了135.3%,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投资也在相应的增加。

怎么那么媒体说“中国经济崩溃”,仍然有这么多外国企业前赴后继的在中国投资,这些跨国企业总不是傻子,自然是说明中国市场发展在全球也是领先状态。

那又为何出现那么多不看好中国的言论呢?突然之间就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三、“大量造谣中国言论”的背后

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战举世皆知,美国限制中国产品进口,限制中国企业发发展,中国也“以牙还牙”,美国限制芯片出口,中国反手就限制芯片原材料镓锗的出口,让美国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

美国想阻止中国芯片的发展,对于制作芯片的设备光刻机也下了禁令,即便美国这样限制,在华为最新款的手机里,也已经出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的身影。

美国对华出台了一项又一项政策,仿佛都被中国四两拨千斤的化解了,这样美国怎么不恼羞成怒呢?他只有通过舆论战来短暂的获取满足感了。

对中国大批量的进行造谣,是美国在中美贸易战“输得一败涂地”的时候,强行在挽尊,试图证实中国在他的各项针对措施下根本讨不到好,发展已经陷入了滞后,这是一种自欺欺人。

同时美国也想通过造谣中国“经济崩溃”,来打破中国全体人民上下一心的局面,让人民对政府,对中国失去信心,想要中国心不齐,力不往一处使,这我们怎么能让他达成目的呢?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也仅仅是和以前的中国相比,如果和全世界同阶段进行比较,那仍然是其他国家拍马也追不上。

从2013年到现在,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40%,一向在世界上唯我独尊的美国的贡献率也只有20%,至于使用欧元的国家,贡献率只有9%。

过去几年,是中国深受疫情影响的几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长也达到了19.2%,已经接近20%,在中国拥有如此庞大经济体量的情况下是相当不错的。

而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只有7.5%,一向以美国马首是瞻的日本,经济增长率更是连1都没有,只有0.8%,完全无法和中国相提并论。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经是美国的2.5倍还要多,是日本的22倍,在这种情况下,都仍然有那么多国家唱衰中国,看不起中国的经济增长。

假如在这种经济增长情况下,中国的经济都陷入崩溃的话,那让其他国家怎么办?不知道又该如何评价不如中国的国家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中国   中国政府   中国经济   美国   疫情   房地产市场   增长速度   上半年   灾难   货币   芯片   麻烦   言论   政策   国家   经济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