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准中国参加一半会议?英国想要中方受辱,但苏纳克这次大错特错

前言:英国将在11月举办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本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但让人惊讶的是,英国对中国采取了公开“羞辱”的做法——只允许中国仅参加一半的会议。

这一做法立即在国际社会掀起波澜,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翘楚,中国本应受到热烈欢迎和尊重,英国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对中国的公开侮辱,令人愤慨。

此事背后透出英国别有用心的算计,我们有理由质疑,英国付出这样的外交代价,其真实目的又是什么?

面对英方的无理取闹,中方当会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尊严,我们盼望英方放下偏见,以开放和合作的态度对待中国,只有相互尊重,两国关系才能得以改善。

人工智能的光与影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它为人类打开了自动化的大门,在医疗、交通、安全等多个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为此,11月英国将在伦敦主办首届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此次峰会由英国政府和微软公司共同发起,将汇聚各国政要以及科技企业高管,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监管方案。

据悉,此次峰会将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政要、企业家、科学家等共计500余人参会,参会人员云集,规格之高令业内瞩目。

其中,美国派出副总统哈里斯参会,哈里斯曾多次公开发言,呼吁各国加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她希望通过此次峰会,推动制定国际人工智能管理标准,防止人工智能为非作歹。

与此同时,马斯克、扎克伯格等科技业大佬也将亲自与会,他们将就人工智能企业的社会责任发表看法,以及人工智能监管方面应该采取的企业自律措施。

中国派团的规模也十分庞大,外交部官员透露,中国副总理将率团与会,就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进展进行介绍,并就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思路进行阐释。

此次峰会选择在英国的白金汉郡举行,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如何避免人工智能武器造成灾难,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国纷纷研发智能化武器。

美军已经开始使用AI算法指挥无人机进行独立打击,一旦开启“无人机战争”的先河,其他国家也会跟进,世界将陷入一场无法控制的智能化军备竞赛。

因此,各国专家呼吁必须尽快就此达成国际条约,具体来说,可以考虑限制智能武器的数量、使用场景等,禁止其进行针对平民的独立攻击,避免无意中触发战争等,只有各国通力合作,才能抑制住智能武器滥用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假如机器一旦脱离人类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专家呼吁国际社会尽快达成管控协议,大家也担心人工智能威胁就业。

报告显示,未来10年可能会有1亿人因此失业,为此,各国需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挑战。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数据积累,如果过早设限,可能会扼杀创新,如何在发展与规范间取得平衡,也将是此次峰会的关键议题之一。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我们必须正视它带来的机遇与风险,此次峰会能为各国制定智能监管方案指明方向,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成为一场有意义的对话。

当然,绝大多数与会代表也看到了人工智能为人类发展带来的机遇,它将推动社会效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彻底改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此次峰会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如何最大化人工智能的社会效益。

英国外交大臣表示,希望此次峰会聚焦实际行动而非空谈原则,通过各方务实的对话与合作,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绘制路线图,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造福人类。

中国拒绝参加禁止参加一半会议内容的英国人工智能峰会

然而,就在一切都向好的方向进展的时候,英国方面提出了一个无理要求——只允许中国代表团参加首日的会议,第二天的会议内容将一律对中方封闭。

中国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决定拒绝参加这个搞半拉子的峰会,这个决定源于英国方面对中国的不合理猜忌。

原因在于英国警方逮捕了两名涉嫌“为中国提供情报”的英国公民,引发所谓的“中国间谍案”。

但据了解,其中一名被捕者竟是英国议会的研究人员,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名被捕的议会研究员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反华分子,他过去发表的言论表现出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偏见。

一个如此坚定的反华人士,怎么可能会替中国提供情报呢?这简直是笑话,尽管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已经否认了这些指控,称其毫无根据、恶意诽谤,但英国政府仍然危言耸听,声称中国存在“间谍风险”。

于是,他们便以这个荒谬的理由要求中方只能参加峰会的一半,事实上,英国政府此举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实力强劲,英国担心自己的主导地位受到影响,为此不惜自编自导一场闹剧,意在打压中国。

我国反对任何将科技问题政治化的做法,英国这种落后保守的心态,不仅有损两国关系,也有悖于当前科技发展的潮流。

更令人不解的是,英国此举似乎是对美国的迎合,众所周知,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存在竞争,英国首相苏纳克原本考虑邀请中国参会,却在美日施压下妥协,排斥中国的做法,似乎是想讨好美国,成为其在抑制中国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帮凶。

英国反华势力趁机大做文章,制造子虚乌有的“间谍案”,意在将中国列入“威胁”,从而“加强安全审查”。

然而,英国国内对中国仍有两种声音,部分资深议员反对排挤中国,认为应全程邀请中国参与峰会。

事实上,“脱欧”后英国地位下降,恰恰需要借助中国提升影响力,英国政府执意排斥中国,最终只会害了自己,其大肆渲染“间谍案”及对华偏见,已严重破坏中英关系。

更令人不解的是,英国警方对这起所谓的“中国间谍案”提供的证据非常薄弱,充其量只能说是臆测。

比如,他们声称这两名英国人曾经多次到访中国,并与一些中国人有所联系,但是,中英两国的人员往来频繁是公开的事实,仅凭这个就能定罪实在说不通。

此外,英国警方似乎并没有提出这两人具体为中国提供了什么情报,也没有证明他们的行为对英国安全造成了何种实质危害,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英国政府就大张旗鼓地抓人和渲染,明显是别有用心。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起所谓的“中英间谍案”都站不住脚,充满矛盾之处,它只能说明,英国政府和情报部门对中国存在长期的偏见和歧视。

英国社会上对中国存在的两种声音,理性的声音希望与中国合作,但仇视中国的声音此时占了上风,这将严重损害中英关系。

我国一直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交往方针,我国不寻求科技领域的霸权,也从未对他国产生过所谓的“间谍威胁”。

坚持合作共赢,才能使人工智能真正造福人类,否则必将陷入新一轮冷战的科技竞赛死局,英国此次草率行事,不仅破坏了两国互信,也有损英国自己的国际声誉。

不过,据路透社19日的报告称,英国邀请了我国参加此次峰会,并表示称:“如果我们将AI技术的其中一个领先国家排除在外,我们就无法保证英国公众免受AI风险的影响。”

是啊,我们可以自信的说,我国的人工智能真的已经强大了!

我国人工智能的崛起与世界责任

感知能力、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等方面,中国人工智能进步显著,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领域,中国系统已达到或超过人类水平,在围棋、象棋等智力游戏上,中国AI程序成功击败人类顶尖高手。

学术期刊上,中国研究人员发表了大量高水平AI理论论文,引用率持续增加,我国还在神经网络芯片、图形处理器等前沿技术上取得进展,这展现了中国强大的人工智能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在各行各业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比如工业机器人、医疗辅助系统、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客服等,带动了经济发展,这些成果展现了中国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成果。

我国不仅注重科技创新,也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我国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和社会效益作为发展重点。

2018年,中国发布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的规则和规范,包括道德规范、技术规范、应用规范、法律规范等方面,这些举措体现了中国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责任担当。

我国还多次提出,人工智能发展不能缺乏道德和底线,必须服从人性化的原则,不能成为危害人类的“怪物”,这些理念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

因此,我国反对任何国家将人工智能问题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中国愿与各国开展技术交流和规则制定,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

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开展平等友好合作。

面对种种挑战,中英两国有理性共同推进中英关系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衷心希望,英方理性看待中英关系,与我方相向而行,共创中英关系美好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英国   英国政府   中国   英方   大错特错   人工智能   美国   峰会   中方   偏见   情报   人类   领域   关系   我国   全球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