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侮辱”观众的离谱剧情,看完大吃一惊,真想给导演一锤子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 林轻吟

编辑 | 林轻吟

●—≺ 前言≻—●

好的影视作品,观众们不但不但喜欢看,还喜欢玩梗。

比如《甄嬛传》里“臣妾做不到啊”

不仅成为皇后的出圈名言,还被网友们当做调侃神句。

可有的电视剧,不仅剧情雷人,台词也是十分无脑。

看完真想当面问一问导演和编剧,这是把观众当傻子了吗?

●—≺ 古装剧雷人台词≻—●

同样是增进男女主感情的情节,嬛嬛和四郎是因为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一下就让四郎回忆起自己的初恋,拉进了和甄嬛的关系。

可到了陆毅这里,却变成了和女主的无脑对话。

女主说小时候,他娘抱着她给她吹头发,因为吹一吹,头发就长出来了。

陆毅听后,一脸深情感慨:“难怪你的头发这么好,原来是你娘吹出来的。”

这里的“吹”虽然没有“吹牛”的意思,可还是听着有些搞笑,真想问一问导演,到底谁的头发是靠“吹”就长出来的?

这种没文化的、没内涵的剧情,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还有更离谱的对话,大娘的儿子被杀,她找到女主告状,县太爷的女儿一怒之下杀了他的孩子,大娘本想是想让女主帮她主持公道,去找县太爷要个说法。

但女主听到后,却一脸茫然的问:“凶手呢?凶手找到了吗?”

女主只捕捉到一个信息,就是人没了,至于县太爷的女儿杀人,她是一点也没听到。

这种漏洞百出的台词,真不知道什么文化水平的编剧才能写出来?

除了“听不见你说的”,还有“我想杀便杀”。

古代皇帝几乎掌握了所有人生杀大权,所以才有那句“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千古名言。

但这部古装剧里,原本是皇帝的儿子没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皇帝十分悲痛。

一旁的大臣看着,也怕皇帝伤心过度,伤了自己的身体,赶紧劝说:“请陛下节哀”。

这还挺正常的,可接下来皇帝说的话,就开始不对劲儿了。

皇帝一遍流着泪,一边怒目而视,恶狠狠的说:“你又没死儿子,来人,传朕旨意,将礼部侍郎的儿子刺死。”

此话一出,吓得大臣赶紧下跪求饶,虽说伴君如伴虎,可也没有皇帝,不分青红皂白,因为大臣的一句安慰,就要杀人家儿子的吧?

可能是导演想展现皇帝的喜怒无常,和皇权的不容侵犯,结果弄巧成拙,把皇帝变成了一个“我想杀就杀”的疯子,完全和江山社稷没有丝毫联系。

难道古代还有皇子死了,礼部侍郎的儿子陪葬的道理?

除了这个“想杀就杀”的暴君,还有“宁死不娶”的傻皇上。

古装剧中,皇帝虽然说一不二,但在婚姻大事上很多时候是由不得自己做主的。

比如这部剧里,皇帝就被太后逼着娶一个他不爱的女人,皇帝誓死不从,冲动之下竟然抢了女主的台词:“若逼寡人娶你,寡人宁愿一死。”

这话听着十分熟悉,这不是逼女儿嫁人最常听到的吗?

更离谱的是,女主被皇帝当面拒婚后,十分深情的表示:“我愿与陛下同陵而葬。”

这句话直接逼得傻皇上发疯,拿出匕首恶狠狠的表示:“寡人唯有去这祸根,断了你我的孽缘。”

说完,傻皇帝一刀下去,一旁的大太监不但没拦着,看着皇帝自残后,还扯着嗓子昭告天下:“圣上自宫了!”

见过离谱的,可就是没见过,哪个皇帝还能把自己变成太监,这么离谱的。

一群不靠谱的导演编剧和演员,把拍电视剧当做了儿戏,想怎么拍就怎么拍,这些脑洞清奇的剧情台词,让人无语至极。

●—≺ 现代剧雷人剧情≻—●

如果说,古装剧漏洞百出是因为编剧历史没学好,那现代剧,和现在生活这么接近,总该靠谱一点了吧,可你看看这说的是什么话?

路边买个橘子问价,摊主说一毛五一斤。

结果女主觉得贵,要高价还价,这也挺符合剧情的,结果她却来了一句:“太贵了,5毛3斤吧”。

原价一毛五一斤,三斤也就四毛五,这哪里是还价,这是女主来给摊主送钱了吧?

是导演数学没学好,还是编剧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原本是想突出女主勤俭持家的,结果可好,把女主变成了一个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糊涂蛋。

现在剧很多都离不开家长里短,夫妻争吵。

这部现代剧里,夫妻俩正在吵架,女的蛮不讲理,演的还挺好,男的吵不过她。

可两人正剑拔弩张的时候,男的竟然直接抱起了女的,把人扔到一旁的河里。

随后,恶狠狠丢下一句:“等你冷静了,再和我说话”,然后就离开了。

虽然人在冲动之下,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

但是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就把自己的妻子往河里扔的,扔完还不顾妻子死活扭头就走,这是夫妻吵架吗?这简直就是谋杀啊。

还有路边的群众反映也不正常,都看到有人行凶了,竟然一点反应也没有,虽说这是电视剧,不是教育片,但也好歹引导一下社会风向吧。

除了情感都市剧,现代剧中的军事题材影片,也很受观众喜欢。《我的兄弟叫顺溜》、《士兵突击》等更是经典之作。

可即便是这么严肃的题材,依然有老鼠屎混在里面,比如,这部剧里,男主拿着一个望远镜,就能判断出风速度。

更离谱的是,男主说的风速是“每米十二秒”,而不是“每秒十二米”,先不说望远镜能不能协助判断出风速,就说这风速的单位,也不能张嘴就错吧。

●—≺ 抗日剧“侮辱观众”剧情≻—●

抗日剧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爱看,里面很多浴血奋战的剧情,都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亮剑》、《战长沙》、《我的团长我的团》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但是,也不妨这些年有一些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侮辱观众”的眼睛。

比如抗日剧里的“神枪手”,有的剧情吹牛不打草稿,什么“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一个”。

八百里也就是400公里,这个距离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从北京天安门到河北石家庄,也就300多公里。

也就是说,这个人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开一枪,能把远在石家庄的日本鬼子打死,这种剧情说出来,也不怕被人笑掉大牙。

这已经够不可思议的了,但编剧的脑洞,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写不出来的。

比如这颗会拐弯的子弹,直接绕过顶梁柱,打到了柱子后面的灯上,导演觉得有必要和观众解释一下,神枪手是怎么做到的。

但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小学文化水平就藏不住了。

打子弹像仍石头一样都能拐个弯儿,能得出这种理论,这位神枪手的枪法是打水漂练习出来的吧?

还有更不可思议的,让子弹消灭坦克。

面对坚不可摧的坦克,上炸药包炸都不一定能一下子炸毁,竟然还有抗日神剧说,要一枪摧毁一个坦克,而且还是必须做到。

一枪干掉日军一架飞机我相信,但一枪摧毁一辆坦克这种神剧情,还是留给那些上小学的孩子们看吧。

这些神枪手,即便剧情台词都离谱不切实际,但好歹也是有枪的,吴奇隆的这部剧,没抢也能打死人。

吴奇隆被包围后,当兵的让他束手就擒,还不忘嘲笑他:“你赤手空拳,凭那几根手指头,怎么跟我们打?”

吴奇隆一点都不害怕,用手比划了一个枪后,对着身后的人开了一枪,那人竟然血流不止,应声倒地。

手指头当枪使,有一种抗日剧被派出了小孩子过家家的感觉。

除了以上这些玄幻剧情,还有很多不符合历史的设定。

这是真实的八路军护士,她们留着干净利落的短发,穿着长裤,小腿裹得紧实,便于在战场枪林弹雨中奔跑。

但有的导演却给演员们穿上了长裙,甚至还有高跟鞋、麻花辫,哪里还有一丝和死神争分夺秒的干练?

还有领兵打仗的军官,在炮火连天的前线,本该是他们表现机智勇敢的场面,结果导演却把战场当秀场,无情的炮火变成了他们耍帅的背景,真是讽刺。

就算是听到弹药告急这么重大的军情,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寻求解决办法,而是自以为帅气的吸了口烟,完全没有紧张感。

打了胜仗之后,还在公共场合下对年轻貌美的女孩眨眼睛,这真的是人民英雄该有的样子吗?这油腻的表情和想泡妞的流氓有什么区别?

好的电视剧,即便时隔多年观众也愿意一遍遍回看,但这种无脑、不切实际又荒诞的剧情,只会成为观众眼中的笑柄。

不仅演员要为自己的角色负责,导演和编剧也应该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好的作品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打磨,这种粗制滥造的电视剧,还是越少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县太爷   导演   观众   剧情   神枪手   寡人   风速   头发   锤子   大臣   离谱   坦克   编剧   台词   侮辱   皇帝   儿子   电视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