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王耀武吃过宋美龄亲自做的菜后,紧急转移妻儿:不能去台湾

《王耀武:一位抗日名将的峥嵘岁月》

前言

王耀武是国民党军在八年抗战里最能打的虎将之一。毛主席评价他“私德无亏,抗日名将”。

蒋介石让他死守济南时,他在坚守一周后,对下属说道:“打日本人,那是国仇家恨,拼光了没说的(他的确有资格说这话,因为他打起日本人来从不含糊),但这是中国人打中国人,各为其主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为此拼上济南城,没必要,大家各自寻找出路吧。”

粟裕认为王耀武是国军将领中最能打的一个,称“他不一样,对战争有独到的见解,有执行力,作战能力强,顺风仗逆风仗都能打。”

王耀武一步步成长为抗日名将

1904年,王耀武出生在山东泰安上王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父兄早逝,母亲一人独自拉扯他长大。9岁时,王耀武进入本村的私塾读书,拜张宝亭先生为师,学习“四书五经”,他以为,只要熬过十年寒窗苦读,就能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

但在第十个年头,也就是他19岁时,因家庭遭遇巨变,他不得不辍学谋生。当时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认为继续待在本地也不会有什么作为,便去了天津投靠亲戚。

来到天津后,王耀武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社会的苦楚,他在天津租界里的一家烟草公司干杂活,这里工作环境污浊,体力劳动十分累人,加之工头蛮横霸道,这些都是他以前不曾经历过和远远出乎他预料的。

后来,烟草公司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呛人刺鼻的异味最终让王耀武离开了天津,并南下上海。在上海,他进了一家糖果公司当店员。与之前相比,这里的工作环境要好得多,他的生活开始逐渐变好。

不过,在租界里的生活让王耀武萌生了参军的想法,在这里,巡捕十分猖狂,无视国人利益,中国人却在中国的土地上任人宰割。于是,有了从军的想法后,王耀武经常在晚上上夜校,补习数理化知识,阅读报刊杂志。

1924年,黄埔军校在广州招生,王耀武得知后立即前往广州投考。同年11月,他正式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三期学员。在校期间,王耀武表现出色,赢得了上级的青睐和关注。

1925年9月,陈炯明进犯广州,国民革命军于10月1日开始第二次东征,还没毕业的王耀武响应号召,积极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并在作战中表现英勇,初次崭露头角。1926年1月,王耀武毕业后不久便晋升为上尉连长。

1928年春,王耀武奉命参加第二次北伐,对张宗昌、孙传芳的老巢济南展开攻势,然而,日本侵略军出兵干涉,庇护张宗昌。在这一情况下,胆小怕事的蒋介石为了避免引发中日战争,竟然下令绕道北进,不敢与不足万人的日军作战。

回忆起当年北伐军收到撤离济南的命令时,王耀武曾表示:“我当时十分不愿退出,我曾向上级坚请向日寇反击,未准,气愤满胸膛,忍痛退出济南。”寥寥几语,足以让人感受到王耀武抵御外敌的爱国之心。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耀武奉命率领五十一师赶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五十一师奉命坚守以罗店为中心的阵地,阻止日军从海上登陆,从而让日军经罗店直驱嘉定,切断京沪线的阴谋彻底落败。可见,罗店这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的得失关系着整个战局甚至是未来国家局面的发展。

为了尽快夺取罗店,日军高度发挥海陆空协同作战的优势,向罗店发起猛烈攻势,在五十一师的顽强对战下,日军多次被击退。除了坚守阵地守株待兔外,王耀武还选择主动出击,巧妙利用夜间环境,派部队搞突然袭击。日军联队队长竹田和炮兵联队队长莫森被击毙,极大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王耀武也因此受到总部表扬,上海多家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淞沪会战前后历时3个月,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虽然最终以中国军队撤退而告终,但对日军造成了重创,同时挫败了日军当初“速战速决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

淞沪会战后,五十一师和五十八师合编为七十四军。此后,七十四军成为了国民党军中抗击日军的一支主要力量,而王耀武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大将。

此后,抗日战争期间,王耀武先后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等诸多战役,他成长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抗日名将。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王耀武采取反包围的战术,首先将日军的退路切断,而后又命令五十一师为主力,与日军激战三天,成功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收复了被日军侵占的高安城。

1941年春,江西上高会战爆发,王耀武率部参加。这次战役也成为了王耀武留在抗日战争史册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日军侵占武汉后,赣北成为了江南防线的第一线,而上高县城是赣北重镇。因此,这里也成为了中日军队争夺的重要据点。

3月15日,日军对上高县城展开攻势,王耀武命令57师和58师进行第一线作战,命令51师争夺鸡公岭并利用其有利地形与敌军进行战斗。日军出动上百架战斗机对74军的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尽管王耀武部伤亡惨重,但他依然指挥预备队先后发起了7次冲锋,同日军进行了白刃战。74军不怕牺牲,全力拼杀,为友军对敌人实施包围争取了时间。

此后五天时间里,中国军队成功包围日军,日军狗急跳墙投掷毒气弹,74军一线官兵深受其害,尽管如此,但战士们仍然前赴后继,与敌拼杀。

4月9日,上高会战在历经25天的激烈交战后终于结束。何应钦称这次战役是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74军被赞为“抗日铁军”,还被授予了“飞虎旗”,王耀武也获得了军队最高勋章。

1944年,王耀武升任24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雪峰山战役后,王耀武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这一年,他40岁。

正值英年,王耀武便已经是一个方面军的最高司令员,同时还是国民内的重要元老,这是他的巅峰时期。但很快他便堕入了内战的深渊里。

王耀武奉命坚守济南城

历经八年抗战,王耀武虽满身荣耀,军功显赫,但他早已厌倦了战场,不愿带兵打仗,更何况这次要打的还是自己人。

当时,有亲友明白王耀武的想法,便劝他:“竟然你如今已功成名就,不如激流勇退,可以跟家人团圆。如果要是卷入内战,恐怕一切前功尽弃,势必会沦为罪人。”

王耀武本就心生退意,如今又有挚友相劝,他想到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千千万万下属,便决定不再领兵作战。

于是,王耀武称病住进了武昌的一家医院。蒋介石得知他生病住院的消息后,连发函电,并派专机将他接往重庆。

见面后,蒋介石问他:“我看你气色、精神都很不错,你是检查出什么病了?”

“胃病咯血,多年饮食起居不规律导致的。”

“休息一下,等生活一恢复正常,不久就会好。日军虽然被赶出去了,但还有内患。共产党能跟我们合作吗?内战还是要打的,时局能让你休息吗?你知道的,济南最重要,派别人去难以胜任,我不放心。你是山东人,我觉得还是你去最合适。你不要害怕困难,一切我有办法。”

蒋介石对他恩威并施,王耀武只好从命,他指挥3个整编师、5个保安旅和特种兵部队大约11万人坚守济南,同时,徐州附近的3个兵团约17万人将在杜聿明指挥下伺机北援。

1947年5月,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发起孟良崮战役并取得胜利,国军将领张灵甫被打死。此后,华野又先后取得沙土集、豫东战役的胜利,华东战局出现明显改观。

1948年7月,位于济南和徐州之间的衮州被华野的许世友谭震林兵攻克,济南真正成为了一座孤城。

同年8月10日,华东野战军指挥官拟定了三套作战方案并汇报至中央军委,两天后,中央军委在复电中首次提出了“攻济打援”的设想。此后半个月时间里,华野和中央军委通过电报往来多次探讨攻打济南的具体作战方案。

最终,华东野战军指挥员决定将将华野分为攻坚和打援两大集团,攻坚集团约14万人,分东西两个集团,分别负责助攻和主攻。打援集团约18万人,分三部分位于特定地区沿线阻击徐州北援之敌。

9月16日,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华野发起了济南战役,东西集团双线合取外围。在我军“东西对进”作战的原则下,王耀武无法判断我军主攻方向,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导致东西不能兼顾。18日,经过两天激战,国民党的飞机场已经被我军攻占并封锁,国民党军空运被迫停止。原本,王耀武打的算盘是让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旧部守住机场,只要能够守住20天,华野不撤退就会被包饺子。只要机场能够顺利运行,空运物资就不会中断,援军不断就能守住济南。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开战仅两天后,机场便被攻占。

雪上加霜的是,19日,国民党军整编96军军长吴化文在我军的争取下,率领2万人起义,撤离战场,吴化文的倒戈让王耀武的处境更加恶化。战至22日中午,东西两线集团已经直逼济南城下。

当晚,华野各部炮兵集中火力抵近射击,同时调来4辆在作战中缴获的美式坦克,经过一小时激战,最终轰开了城门。至23日,我军已攻占济南外城,王耀武只剩下了济南内城这最后一道防线。

要想攻克济南内城绝非易事,这里城墙高大厚实,还有数层射孔,碉堡遍布,护城河河宽水深。

23日晚,为一鼓作气歼灭敌军,攻城部队发起总攻,但在敌军依托坚固工事的垂死抵抗下,我军突击部队全线受挫,战况一时陷入胶着。这时,攻坚集团的指挥官果断下令再次组织全线进攻,在总结第一次攻城失败的经验基础下,加强步兵和炮兵协同作战的能力。24日凌晨,经过艰苦作战,攻城部队终于打开了济南城东南角。

这时,王耀武只控制着大明湖北岸不足一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整个区域都在步枪的射程内。但即使是在这一危险的情况下,王耀武指挥起来依然镇定自若,由此可见他非同一般的军事指挥能力。

王耀武主张放弃济南城遭蒋介石驳回

实际上,早在1948年5月,也就是衮州失守前,在济南城已经逐渐变成一座孤城时,王耀武便在对战场形势作了充分判断的情况下,准备向蒋介石请命撤出济南,率军退守徐州,巩固徐州兵力,与解放军决一死战。

不过,没等王耀武向蒋介石汇报,他便收到了一封电报,蒋介石要求他即刻赶回南京,并已经派了专机接送。

王耀武心中很是疑惑,在济南城即将不保的危急关头,蒋介石究竟有何事必须要找自己面谈呢。就这样,他心中怀着疑问登上了飞机。

王耀武来到南京蒋介石住处后,受到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热情款待。到了吃饭时间,按照往常,王耀武以为将一起去饭店吃饭,但没想到的是,宋美龄突然起身向着厨房走去。

过了一会儿,蒋介石便招呼着王耀武一起吃饭,到了饭桌前,只见平日里几乎从不下厨的宋美龄正端着热气腾腾的菜往桌上摆放。很显然,这些菜是宋美龄做的,而且里面还有王耀武最喜欢吃的南京板鸭、鸡肉炖粉条。

王耀武当即明白:这是一场鸿门宴。酒过三巡后,王耀武终于跟蒋介石说道:“依目前的形势看,应该从济南城撤出,将兵力集中在徐州,在徐州跟解放军决一生死。”

蒋介石当即脸色一沉,严肃地说道:“你是我最信任的将军,济南是山东门面,政治地位十分重要,必须守住,军队不能撤。”

王耀武再次坚持,向蒋介石说明了济南现在的形势,解释了撤退的原因。但蒋介石却依然坚持不撤退,并警告他说:“军令不能违抗,必须死守济南城。”

王耀武无奈只好领命离开。回家后,他立即嘱咐妻子:“如果未来我遇到了不测,你带着孩子们去香港、澳门这些地方,唯有台湾,绝对不能去。”

之所以不让妻儿去台湾,是因为王耀武清楚蒋介石的为人,他担心如果未来蒋介石以妻儿作要挟逼迫自己做些什么事。

在跟蒋介石的谈话中,王耀武看出了蒋介石对打胜仗的偏执已经到了不理智的地步,他丝毫不在乎前线将士们的死活,也不考虑战略。如今的局面其实已经很明显了,解放军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国民党军,但蒋介石仍然没有看清最根本的这一点,或许他看清了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济南城被攻占后,王耀武化妆出逃,他曾在一个名叫“成仁祠”的地方停留,看着这块匾额,他感慨道:“成仁祠,我看见这三个字,就想到了校长(蒋介石)曾给我们一人一支佩剑,上面刻着‘不成功,便成仁’。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作为一名军人,我们早已以身许国,这场战争,内有叛逆外无援兵,我们坚守了八天八夜,已经尽职尽责了。此战不同于抗日,不可萌生轻生的念头。现在大势已去,已经事不可违,希望各自珍重。我深受校长信任,跟大家不同,我带领一个营突围,徐图后效。校长不是不关心我们,从全局看,应该知道他有难处,不应该对他存有怨尤。”

从这段话里,我们能够窥探到他内心满满的矛盾,一方面有他对蒋介石知遇之恩的愚忠,另一方面又有对自己参加内战的遗憾。

王耀武被捕后被送到了北京功德林改造,起初,他有思想包袱,只要听到对国民党和蒋介石的批评,便感到难堪。后来,毛主席让罗瑞卿转告他说:

“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

此后,王耀武放下了思想包袱,积极接受改造。在功德林,他主动要求担任给战俘做饭、打饭、烧水、吹起床号集合等志愿活动,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并被指定为学习委员,负责各组的学习。

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特赦第一批战犯,王耀武三个字名列其中。不可否认,王耀武曾参加过围剿红军的行动,给我党造成惨重损失,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又为国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并在晚年回归到人民的怀抱中。

无论后人如何评价王耀武的一生,但他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值得我们永远敬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黄埔军校   中央军委   抗日战争   徐州   作战   妻儿   济南   台湾   南京   天津   我军   内战   日军   蒋介石   国民党   战役   紧急   集团   王耀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