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军衔难评,元帅、大将都不好,他对儿子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

195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由于我们在外交上“一面倒”,军衔制度也基本参照了苏联,许多军种首长的级别都跟苏联对等,像海军、空军、装甲兵都是如此情况。

但铁道兵却不同,我国第一任铁道兵司令员滕代远没有任何军衔,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论资历,滕代远是超过了大部分大将的,他在红军的初创时期地位极高。 为何朱德、彭德怀能长期担任人民军队的正、副总指挥?

这里面固然有他们能力出众的因素,但更关键的是二人在人民军队的创建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央红军的源头来自哪里?

主要是三部分,一是毛主席的秋收起义余部,他们在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地;二是朱老总的南昌、湘南起义余部,在井冈山被国军多次进攻、处境日益艰难的情况下,朱老总率部赶去会师,共同渡过难关;

三是彭老总的平江起义余部,朱毛红4军打退湘赣两省国军的两次“会剿”后,自身受损严重,急需有生力量前来相助,这时彭老总率平江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的红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再次扩充根据地实力。

如果将革命初期比作公司创业的话,“秋收系”、“南昌系”、“平江系”就是原始股东,开启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重要性,是后来无论立下多少战功都难以企及的。

明白这些脉络后,再来看看滕代远,平江起义他也是重要领导人。他入党时间比彭老总早,甚至彭老总参加革命,有几分都是受到他的影响。

起义爆发后,彭老总担任红5军军长,滕代远担任党代表(即后来的政委),所以滕代远在起义中也是占了“股份”的,属于党的“原始股东”之一。

这个履历,同时期就没几个人比得上。在往后的发展中,滕代远的职务也没有低过,土地革命时期他担任过红三军团政委、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当时总政委是毛主席,滕代远的地位相当高!

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中央军委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等职,虽不如早期显赫,但也是总部的首长。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华北军区副司令员、铁道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综合来看,滕代远如果参与了授衔,是有很大概率被评为大将的。但,因为抗美援朝战争,他的军旅生涯被改变了。

本来滕代远身上的铁道兵团司令员还是军职,只是抗美援朝爆发前夕,中央看出战争会极为艰难,要特别倚重铁道运输,因此就决定让铁道兵团转隶中央军委直接领导。

在这样的背景下,滕代远离开老部队,成为首任铁道部部长,由军转政,是他未获得军衔的直接原因。

后来他的儿子询问过,按照他的资历和贡献,没参与授衔会不会有遗憾,滕代远笑着回答:苏联的铁道兵司令员是元帅,我如果还担任此职或许会有,但我早就没在军队了,一切服从组织安排嘛。

这种大度的胸怀,无愧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后来的生涯中,滕代远依然保持了正直的本色,1958年他感觉身体不适,就主动提出辞职,把机会让给更年轻的同志,不过中央对他非常重视,让他挂职休养,铁道部的日常工作就由吕正操代理主持。

1959年的那场会议,滕代远在第二阶段也被请上了山,看到老搭档彭总被批,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由于风向所限,他没办法为彭总说话,但他还是顶住压力,始终不愿污蔑彭总半句。

当时他这种态度是比较危险的,有人因此想要将他往彭总死党划,妄言道:滕代远一直跟彭在一起,怎么不出来揭发?是不是那些错他也有份?即便如此,滕代远依然没有说违心之语。

他的秘书担心会惹来麻烦,就劝道:首长,这么关键的时候,怎么不出来说几句?保护自己严禁啊。滕代远立马斥责:彭总就是脾气大些,容易得罪人,哪有别人说的严重问题?好在有上级看重,且滕代远早已离开权力核心,最终他还是安然过关。

一般人经历过险些被批的“危机”,往后都会刻意收敛脾气,但滕代远遇事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大运动时期保护了吕正操、宋任穷两位上将。

前面说过,滕代远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后,主持铁道部工作的就是吕正操,但两人关系并不算好。因为他们都是直来直往的性格,有时因为一件事就会当众拍桌子、吵得面红耳赤。

尤其是全国铁路规划阶段,他们经常在办公室因为一条线路的设立点,吵得大家都围过来看,所以在大多数人看来,滕代远和吕正操是有过节的,也因为这个印象,别人想要针对吕正操时,多次来找滕代远要“材料”。

一开始滕代远只是拒绝,不想有过多纠缠,但次数多了后他就发火了:你们说吕正操的工作这也有问题那也有问题,好,他长期在铁道部是代理部长,我才是部长,如果说他有什么问题,那我也有份,你们把我一起批吧。来人非常尴尬,只好悻悻而去。

而宋任穷,滕代远与他很早就相识了。那是在井冈山时期,本在红4军中的宋任穷,朱毛率主力出走后,奉命留下来与红5军一起坚守。

后来敌人对井冈山的攻势日益凶猛,红5军也只能选择转移,在敌军即将追上时,宋任穷主动站出来要带领一个连断后。这种关头,断后几乎就可以说是牺牲,滕代远过去拍了拍宋任穷,心里记住了这个连级干部。

幸运的是,宋任穷指挥有方,在掩护大部分撤离后自己也冲出去了,再次相见时,滕代远非常惊喜。到了大运动时期,有人先后9次来找滕代远,希望从这里搞到宋任穷“叛变”的材料。

对于这样的说法,滕代远显然是不认同的,为了组织为了革命,宋任穷连性命都可以不顾,怎么会叛变?要叛变不早就叛变了?第9次时,滕代远忍无可忍写下:宋任穷同志参加革命早、贡献大,工作能力强,无任何叛党行为,是一名值得信任的好同志!

当时旁人劝他含糊过去就算了,不要对着干,滕代远摇摇头:就算要批一个人,也不能毫无根据地扣帽子,无休无止地搞下去,宋仁穷我是了解的,他绝对没有叛变过!

因为他的态度,当时的确有人想要批他,不过有周总理的保护,加上他资历老又没什么实权,别人想整也说不过去,最终他还是没受到什么大的冲击。很难得,不过他也值得!

1974年12月1日,滕代远因病去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特意要来纸和笔,但写的不是遗嘱,而是“服务”二字。

笔画简单,含义却不简单,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对孩子们的要求!如此伟大的人格,着实令人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苏联   军衔   中央军委   平江   井冈山   铁道兵   铁道部   司令员   政委   首长   根据地   资历   元帅   大将   铁道   老总   职务   时期   儿子   不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