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朝鲜的前夜,政治局吵成一团,毛主席:你们都太小题大做

1950年10月19日夜,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率领第一批四个军的主力部队,趁着夜色掩护,悄悄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境内支援朝鲜,打击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为期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此展开。

这是新中国主动参战的一场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兵参战的前夜,位于北京的中央政治局灯火通明,中央政治局委员们还在为是否进行抗美援朝而吵成一团,彼此之间争论不休。

最后,毛主席临危不乱,坚持之前做出的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决定,并笑着帮助大家释放压力,说大家的争论是“小题大做”。

要知道,从清朝灭亡到新中国成立的37年里,华夏大地备受战火侵蚀,百姓民不聊生。

在这一时间节点,有无数理由让中国拒绝发起抗美援朝战争。

那么毛主席为何要坚持自己抗美援朝的决定?又为何说大家担心抗美援朝失败的想法是小题大做呢?

美帝阻碍中国国家统一,早晚必有一战

1949年10月1日,解放战争的胜负已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在这一天正式成立了。

国共之间经过了三年的解放战争,胜负已分,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首任领导人,此刻内心必定是感慨万千。

接下来他内心的愿望,除了安定民生、发展经济之外,就是做到统一全中国。

当时中国、苏联、朝鲜等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在东亚地区结成同盟,互帮互助,密切配合,共同应对这一地区可能发生的战事。

1950年5月,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准备发起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这一行为得到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同意。

毛主席同样表示同意其制定的武装统一计划,但希望能够在中国攻下台湾之后进行,以便中国对其提供帮助。

金日成信心满满,当即表示无需中国帮助,也能成功统一朝鲜。

随后,金日成立刻发起了朝鲜战争。

次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兵干涉朝鲜战争,试图阻止朝鲜统一。

同时,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摆出了一副与台湾国民党共存亡的态度,坚决阻碍中国的统一。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武力统一台湾,就会面临着和美国直接开战的局面。

所以,美国的存在让解放军无法一气呵成攻下台湾,必须要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

解放军就此耽误了统一台湾的进程,为之后的台湾问题埋下了伏笔。

针对这一点,毛主席对美国是非常痛恨的,在他的潜意识里,两国未来必有一战。

所以,毛主席在当时就想组织军队化装成朝鲜士兵,秘密前往朝鲜参战,以打击美国的嚣张气焰。

但斯大林犹豫不决,始终没有认可毛主席的出兵计划,就这样,中国错过了出兵朝鲜的最佳时机。

之后的两个月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集合完毕,于韩国仁川进行了登陆作战,一举将金日成的朝鲜人民军主力包围并歼灭。

朝鲜军队残部溃退到三八线以北,金日成无奈,只好向中国和苏联求救。

此前斯大林一直拒绝出兵朝鲜,也不建议中国出兵朝鲜。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害怕直接与美国交兵,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己方的实力不如美国,很可能战败。

但现在,如果再不出兵朝鲜,朝鲜就会被彻底击败,朝鲜将被美国的势力所覆盖,中国东北和苏联远东地区将直接受到威胁。

所以,斯大林终于同意让中国出兵朝鲜,并承诺在必要时予以援助,甚至直接出兵。

三军统帅难以确定,彭德怀力挽狂澜

1950年10月,朝鲜人民军在美军的疯狂攻击之下,已经基本失去了战斗力,朝鲜问题已然迫在眉睫。

得到“老大哥”苏联的支持之后,毛主席出兵抗美援朝的决心已定,下一步需要确定的就是出兵朝鲜的主帅问题。

出兵朝鲜需要数十万之众,在之前的解放战争中,指挥过50万人以上大规模战争的只有粟裕、林彪、彭德怀三人,所以,这三人是中国军队主帅的最佳人选。

三人之中,毛主席最先排除的是林彪。

因为林彪的指挥作战风格偏稳,有时显得不够果断,在辽沈战役包围锦州时就曾险些贻误战机。

面对比自己综合实力更强的对手美国,往往需要出奇制胜,林彪在这方面稍有欠缺。

而且在10月2日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林彪曾坚决反对出兵朝鲜。

在观点背道而驰的情况下,林彪在指挥作战方面也很难做到积极主动。

粟裕和彭德怀之间,毛主席最中意的是粟裕。

原因有二。

一是,在解放战争中,粟裕指挥的大战要比彭德怀更多,革命资历虽不及彭德怀,但在临阵状态上要更加得心应手一些。

二是,粟裕用兵喜欢出奇制胜,经常能够以少胜多。

纸面军事实力上,解放军完全弱于美军,想要获得战争的胜利,指挥员必须要充分发挥指挥的艺术,这一点上,粟裕可谓是行家里手。

当时,毛主席找到了粟裕,粟裕也表示愿意承担此任。

不过当时粟裕的身体情况已经非常不好了,有很严重的胃病,头部残存的弹片也会经常让他感到疼痛,无法入眠。

最后,毛主席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放弃了将粟裕挂帅的打算,将人选锁定在了彭德怀的身上。

10月4日,中央电召正在西北工作的彭德怀火速来京,彭德怀从工作岗位上出发,连行李都没时间收拾,于当天下午4时抵达北京机场,随后就立刻赶到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会议现场。

来到现场之后,彭德怀迅速被会场的实际情况震惊了。

会议中,现场参会者吵得不可开交,大家大多数都反对出兵朝鲜,希望能够安心发展经济,搁置战争。

彭德怀脾气较为火爆,听了一会儿之后,他就迫不及待进行了发言。

他完全同意毛主席抗美援朝的主张,阐述了抗美援朝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也展现出了对战争取得胜利的绝对信心。

听到彭德怀的表态之后,毛主席紧皱着的眉头终于有了一丝舒缓,他再次重申了出兵朝鲜的必要性,并宣布了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决定,由彭德怀任总司令,即刻前往东北整军,计划10月19日出兵朝鲜。

苏联临阵退缩,中国承担巨大压力

既然党中央已经确定了出兵朝鲜进行抗美援朝的计划,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们又为何会在出兵前夜吵成一团呢?

原来,10月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从沈阳乘飞机返回北京,带回了志愿军先头部队的战备情况信息。

同时,周总理也乘专机从苏联返回北京,带回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态度。

刚刚经过解放战争的洗礼,志愿军各部的作战状态都非常好,尽管物资短时间内仍没有完全到位,但战士们的士气十分高昂,这一信息,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然而,周总理带回的消息却不容乐观。

斯大林明确表示,苏联将不会派兵跟中国一起参与朝鲜战争,且只有在中国本土受到美国攻击时,苏联空军才会参战,帮助中国。

同时,斯大林还私下劝说周总理,希望中国不要参战,任凭美军占领朝鲜全境。

并表示中国可帮助金日成在东北成立朝鲜流亡政府,之后再徐图发展。

中国共产党一向视苏联为老大哥,之前在与苏联共同出兵参加朝鲜战争的情况下,尚有许多人反对出兵,而现在,苏联拒绝出兵,能够出兵帮助朝鲜的只有中国自己,这些人反对的声音自然更为激烈了。

在会议上,任弼时率先起身发言,他十分委婉的表示,在没有苏联红军出兵帮助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国的实力差距将会变得更大,获胜的把握性大大降低,现在重新考虑出兵朝鲜的决定还为时未晚。

随后,高岗又说:

“我们一旦出兵朝鲜,我国东北乃至北方都会出现混乱。”

原来,当时的东北几乎拥有着全中国所有的重工业,沈阳、鞍山、抚顺、本溪四大城市集中大量的钢铁产业。

如果在与美国的战争中失败,战火必将烧到中国本土,届时,这些城市的工业也将被悉数摧毁,我国本就不富裕的重工业必将雪上加霜。

二人陈述完自己的观点之后,现场陷入了无尽的讨论中,反对中国出兵朝鲜的人依旧占到了大多数。

毛主席力排众议,坚持出兵决定

等到大家发言完毕后,毛主席站起身来,对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发表了讲话。他十分自信的对与会人员说:

“你们都太小题大做了!中国志愿军出兵朝鲜,这个决定是不容更改的!”

随后,毛主席对众人所顾虑的点逐一进行了分析。

先是苏联问题。

毛主席认为,苏联一直以来对我国东北地区都是垂涎三尺的。

抗日战争结束后,苏联就想插足东北事务,我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东北重新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此番斯大林希望中国不要出兵,就是想让金日成流亡中国,从而将战火烧到东北。

届时苏联将会出兵,与美国就东北的利益展开一场战争。

无论胜败与否,中国在东北的主权将不再完整,参战的结果也不可避免。

与其如此,不如现在就参战,让战争发生在朝鲜的领土上,将东北完全的保护起来。

之后,毛主席又为大家分析了双方的军事实力。

毛主席认为,在即将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与美军对比,有着“三长一短”。

短处自然是军事实力方面的差距。

美军经历了二战的洗礼,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都要优于志愿军。

且志愿军的空军尚处于起步阶段,美国空军可以轻松掌控制空权,在这些方面,美军占据着压倒性优势。

然而,志愿军有三大优势,是人们不容易发现的。

其一是兵员。

美国的人口基数照比中国差距较大,现役士兵人数有限。

且美军在世界各地基地较多,需要分兵据守,难免造成兵力不足的问题。

其二是地理劣势。

美国本土距离朝鲜较远,士兵来此作战,难免水土不服,思乡心切。

其三是作战动机。

美国来到朝鲜,是为侵略而战,师出无名,士兵的战斗意志也不坚定。

反观志愿军则是为了保家卫国,必然三军用命,与敌人死战。

基于上述三大优势,如果志愿军能够顶住美军在军事上的三板斧,与敌人进行持久战,则必将获得最终的胜利。

听完毛主席的分析之后,众人心悦诚服,之前反对出兵的情绪烟消云散。

次日,彭德怀满怀信心的登上了返回沈阳的飞机,下飞机后,他随着部队直接踏上了前往朝鲜的征程。

果不其然,在之后的三年里,抗美援朝战争的发展与毛主席分析的完全一样,美军的装备优势给志愿军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但这并不足以改变战争的胜负。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五战五捷的好成绩,将不可一世的美军赶回了三八线,既保住了朝鲜,也保住了中国东北的安全。

近代中国,正是因为不断地妥协于侵略者,才遭遇到了十四年抗战这样的民族浩劫。

在朝鲜问题方面,毛主席乾纲独断,拒绝妥协,决定主动出击。

在面临争议之时,用一句“小题大做”轻描淡写的打消了人们对是否出兵问题的疑虑,为后世打出了长久的和平,也让世界各国再也不敢小觑中国。

如果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终点,那么抗美援朝战争,才是中国走向强盛的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朝鲜   小题大做   金日成   解放战争   斯大林   中央政治局   苏联   志愿军   作战   台湾   美国   政治局   北京   中国   美军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