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将”唐生明:一生吃喝玩乐,“躺平”成开国功臣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能够闯过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获得开国功臣之殊荣者,无一不是历尽万险、出生入死之志士。

但唯有一人与众不同,此人一生福大命大、遇难呈祥。

别人当间谍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身死道消。

而他当间谍却在身份暴露的情况下仍然受到敌方礼遇,最终不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还能全身而退。

这个人就是被沈醉将军称之为福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副司令员,唐生明。

网络上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有一种人,他的人生起点就是绝大多数人奋斗一生的终点。”而唐生明正是这一类人。

唐生明出身于湖南望族,其祖父为清廷封疆大吏,父亲为湖南省实业司司长,三位兄长,两位是国民党将军,一位是印花局局长。

拥有这样的家庭背景,这位唐四爷完全可以吃喝玩乐,潇洒一世。

事实上幼年的唐生明也的确是这样做的,整日里跟一群狐朋狗友厮混,到处惹是生非,是当地有名的纨绔子弟。

父亲对他也是无可奈何,请了无数的私塾先生,都被他生生气走。

无奈之下父亲只能将其送入了湖南师范第一附小,原指望着在学校里唐生明能收收心,学点文化知识。

谁知道学校的老师根本管不住他,不认真听讲不说还经常在课堂上捣乱,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

为此,父亲唐承绪很是头疼,不知如何是好。唐生明的兄长唐生智得知此事后,便跟父亲提出自己与学校的一位老师有些交情,不如将唐生明托付给他好好管教。

唐承绪闻听此言自然十分高兴,当下便带着兄弟二人拜访了这位国文老师。而这位国文老师非是旁人,正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说来也怪,让其他老师都束手无策的小魔王,到了毛泽东手里一下就变成了乖宝宝。

在毛泽东的课堂上,唐生明从来不敢捣乱,而且学得格外认真。

父亲问他个中缘由,唐生明的回答是“这位国文老师跟其他的老夫子不一样,讲起课来格外有趣。”

眼见唐生明对毛泽东十分推崇,为了方便教导,唐承绪干脆让他住进了教员宿舍,每天接受毛泽东的耳提面命。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毛泽东跟他的关系非比一般,亦师亦友。以至于后来见面时经常会用小学时的糗事开他玩笑。

与毛泽东一年多的朝夕相处,唐生明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很多来自对方的进步思想,这也成了他今后亲近我党的思想基础。

1926年4月,唐生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而他的连长又是我党的另一位军中大佬,陈赓。

据说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唐生明与陈赓的关系非常要好,有一次唐生明动了校长蒋介石的游艇,就是陈赓站出来在大发雷霆的老蒋面前给他求的情。

当然了,如果唐生明的哥哥不叫唐生智,单凭陈赓的面子在老蒋这里恐怕还不够看。

黄埔军校毕业后,唐生明便入了北伐军在哥哥唐生智麾下效力。

背靠唐生智这棵大树,唐生明初入北伐军就成了警卫二团团长。

相比同期毕业的同学而言,他的起点不知要高出了多少。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我党进入至暗时刻。

即便如此,唐生明对那些与他有旧的共产党人仍然会伸出援手。

1927年9月,毛泽东计划发动秋收起义,可手里缺少武器。

唐生明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要帮老师一把,于是他便找到了兄长唐生智。

“我的警备团要更换装备,你得给我一批武器。”

对于这个弟弟唐生智可以说是知之甚深,论吃喝玩乐绝对鲜有敌手,可啥时候对手下的武器也这么上心了,这件事定有古怪。

“武器我可以给你,但是你得跟我说实话,你要这些武器想做什么。”唐生智目光灼灼地盯着唐生明沉声说道。

“直说了吧,老师在湖南搞起义,我就是想帮他一帮。”唐生明知道自己骗不过兄长,也就选择了实话实说。

此话一出,屋内的气氛顿时凝重了起来,唐生智沉默了半晌,最终无奈地摇摇头,提笔写了一张纸条递给他说道“拿着武器快滚,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就这样唐生明亲自带人押送着300支枪支10000多发子弹,赶在秋收起义之前到达了湖南。

可以说,秋收起义能按计划准时爆发,唐生明功不可没。

1932年秋,陈赓在战斗中伤了右腿,不得不前往上海进行医治。

然而在上海陈赓遇到的最大困难并不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捕,而是没钱。

由于经费不足,陈赓的腿伤迟迟无法治愈,如果再拖下去很有可能落下残疾。

这对时刻渴望上阵杀敌的陈赓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唐生明突然现身医院,二话不说就扔给陈赓一笔钱“别说废话,赶紧治好腿,好上战场杀敌。”一句话说得陈赓好不尴尬,因为他的敌人正是跟眼前这位穿着相同军装的国民党。

有了唐生明的资助,陈赓的腿伤很快就痊愈了,可如何安全地返回苏区又成了一道难题。

此时又是唐生明出手,派专人拿着路条一路护送陈赓离开上海。

唐生明第一次展现出福将体质是在1938年,那一年春天蒋介石毫无缘由将他调往常德。

要知道,彼时的唐生明已经在长沙任警备代司令将近1年,再说常德又岂能与长沙相提并论。

因此,唐生明对蒋介石的这纸调令可谓是相当不满。

谁料同年1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长沙毁于一旦,新任长沙警备司令酆悌被蒋介石一怒之下执行了枪决。

收到这个消息,唐生明大惊失色,暗道“若不是老蒋的那道调令,现在吃枪子儿的就是我了。”

唐生明虽从军多年,但其纨绔子弟的本性却从未改变。

早年在其兄唐生智手下任职时就经常违反军纪,跑出军营寻欢作乐。

唐生智无奈之下甚至每晚睡觉时都会用床堵住其宿舍大门,可即便如此唐生明还是会在唐生智睡熟后,从他床下爬出去玩乐。

久而久之,唐生明就成了国民党高官中有名的花花公子,同时也是因为他的这个性格造就了他强大的人脉关系。

唐生明的朋友遍布三教九流,横跨政商两界,有朋友遇到难事只要唐生明出面,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后来,唐生明结识了上海的电影明星徐来,对其一见倾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穷追猛打,最终抱得美人归。

此后,唐生明开始修身养性,各种交际能免则免,对于其他漂亮女人更是敬而远之。

唐生明的一反常态,导致有许多人在背后说他是假正经,可他对这种留言却毫不在意,可见其对徐来的爱恋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

1940年,唐生明的军旅生涯迎来了第一次重大转折,蒋介石给他下达了一个让他惊诧莫名的命令,到南京汪伪政府做卧底。

坦白讲,刚接到这个命令时唐生明是很抗拒的。

当时的南京情况有多复杂就不说了,关键是自己从来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贸然踏入这个龙潭虎穴岂不是十死无生的局面。

相对于他的忧心忡忡,老蒋和国民党间谍头子戴笠的想法却恰恰相反。

他们之所以认为派唐生明这个间谍届的小萌新去南京潜伏最为合适原因有三。

第一,正是因为唐生明跟军统从来没有过交集,身上更是没有丝毫特工的痕迹,反而不容易引起日伪政府的怀疑。

第二,以唐生明花花公子的名头,说是受不了国军的艰苦环境而选择叛逃并不突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唐明生的哥哥唐生智跟汪精卫有交情。现在唐生智身居要职,一旦汪精卫得知唐生明叛逃,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拉拢他从而跟唐生智搭上关系。

老蒋的想法固然不错,可这并不代表着唐生明此行就万无一失,再说一旦他投身汪伪政府,就相当于唐家出了汉奸,这名声可不好听。

只是,蒋介石作为一个独裁者,他的命令又岂是那么好拒绝的。

万般无奈之下,唐生明也只能依令行事。

不久后唐生明便带着妻子徐来抵达了香港,也许有人会问不是要去南京吗?去香港干什么?

难道汪精卫是个傻子吗?如果唐生明直接逃到南京,这意图是不是也太明显了些,就差直接告诉汪精卫,我唐生明就是冲你来的。

此次唐生明叛逃的借口是厌倦战争只想安安稳稳做个富家翁,因此才会取道香港去往上海。

毕竟要享受生活嘛,当然要到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去。

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也颁发了对唐生明的通缉令,唐生智更是登报声明与之断绝兄弟关系。

收到这一消息,汪精卫果然打起了唐生明的主意,一边命人在上海设宴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一边命内鬼调查唐生明叛逃的真伪。

由于老蒋方面准备十分充足,重庆的内鬼并没有发现问题。

即便如此,狡诈如狐的汪精卫也未曾彻底信任唐生明。

在欢迎宴会上,汪精卫满含深意地问了唐生明一个问题“你这次来,不会是为了杀我吧?”

一句看似玩笑的问话,险些让毫无敌后斗争经验的唐生明当场破功,随口就回了一句“杀鸡焉用牛刀。”

此话一出,现场的气氛骤变,汪精卫更是阴着脸死死盯住了他。

此时的唐生明已经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可话一出口他也只能故作轻松地继续说道:“你看我这可是带着妻子一起来的,怎么会做这种危险的事。”

“也对,派你一名堂堂的国军中将来搞刺杀的确有些大材小用了。”随着汪精卫再次开口,在座的客人才大大松了口气。

汪精卫举起酒杯继续说道:“既如此,不如老弟加入南京政府如何?”话毕便目光灼灼地看着唐生明。

唐生明微微一笑摇头拒绝道:“算了吧,予从军多年实在是累了,现在只想花前月下饱食终日。”

遭到拒绝的汪精卫并未生气,反而对唐生明多了几份信任,不但出钱给他买了一栋洋楼,而且隔三差五就会请夫妻二人吃饭。

通过一段时间观察,汪精卫发现唐生明夫妇在上海整天就是吃喝玩乐,对其他事情毫不关心,渐渐地也就放下了戒心。

前前后后又招揽了唐生明几次,唐生明才装作“极不情愿”地答应了下来。

加入汪伪政府后,唐生明依然是只顾玩乐,对工作一点都不上心。

对他的这种消极怠工的表现汪精卫却十分满意,他给唐生明安排的本来就是个闲职,也没指望他为自己做什么大事,他要的不过是唐家在国民政府的影响力而已。

然而汪精卫怎么也没有想到,虽然在工作上唐生明并没有接触绝密情报的机会,可是交朋友人家可是专业的。职场上搞不来的东西,并不代表着在酒桌上也搞不到。

因此卧底汪伪政府时期,看似每天风花雪月的唐生明搞到的情报并不少,而且这些情报他不但传递给了国民党同时也给了共产党一份儿。

除了获取情报外,唐生明在卧底期间还干成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鼓动日本人毒杀了特务头子李士群,第二件是配合戴笠策反了汪伪政府三号人物周佛海。

抗战后期,唐生明身份暴露,本以为要以身殉国,可谁想日本人竟然有意通过他跟老蒋取得联系,所以对他仍然礼遇有加。

1944年,唐生明完成卧底任务回归重庆。

可是他却发现,彼时的国民党已经糜烂不堪,结合多年来的经历,他觉得能够引领中国走向强盛的只有共产党。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不顾民意悍然发动内战,至此唐生明对国民党彻底绝望。

此后,唐生明与哥哥唐生智一起表面上做着国民党高官,暗地里却进行着策反活动,将很多国民党将领引上了正途。

在1949年的湖南国民党军队起义中,唐生明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和平解放湖南居功至伟。

新中国成立后,唐生明选择了弃政从商,去往了香港。1954年,唐生再次回到北京,在老友陈赓的带领下见到了毛主席。

也是直到此时,陈赓才知道自己的这位老友跟主席竟然还有一段师生之缘。

唐生明一生波澜起伏,颇具传奇色彩。无论身处何地,他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在他眼里,没有什么主义之争,有的只是朋友之义和对国家的忠诚。

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进步思想,他才能在后来的斗争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最终走上了一条光明之路。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我们将持续更新,点个“关注”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分享,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探讨,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黄埔军校   伪政府   福将   秋收起义   我党   长沙   湖南   南京   兄长   卧底   香港   蒋介石   国民党   父亲   武器   老师   唐生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