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了34亿建鸟巢,一年维修费高达8千万,15年过去,如今是赚是赔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楠猫

编辑丨楠猫

前言

我国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当初建造时就花费了34亿人民币,如今更是已经成为了北京的地标景点。

然而大家也有许多疑问,砸了34亿修建的鸟巢,每年维修费都达上千万!

如今15年过去了,它究竟是北京的“骄傲”,还是北京的“负担”?

鸟巢的诞生:从质疑到成功

2001年夏天,一个让中国人激动不已的消息传来,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这无疑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然而,主办奥运会也意味着需要巨大的准备工作和投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设奥运会的主场馆。

消息一出,北京市政府立即启动主场馆设计方案的全球征集。

众多入围方案经过反复比较和论证,来自瑞士的“鸟巢”方案最终脱颖而出。

方案一经选定,立即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猜测这个未来奥运会主场馆的样子。

2003年底,贺塞尔建筑事务所提交的鸟巢设计方案终于面世。

他的外形如同一个巨大的“鸟巢”,寓意生命的孕育和希望的播撒,其巧妙的设计震惊四座!

消息公布当天,贺塞尔事务所门前涌现出长龙。

所有媒体争相报道这个革命性的建筑设计,该公司的员工也为自己的作品感到无比骄傲。

然而,其高额的预算投资却很快遭到了外界的质疑。有报道称,鸟巢体育场的总投资预计高达30亿元人民币。

一时间,担心重复希腊、加拿大等国“破产”的声音此起彼伏。即使在方案确定后,围绕鸟巢投资的争论也从未间断。

面对质疑,北京市委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坚持原定的鸟巢方案。

因为中国具备巨大的国内市场,不同于其他国家,这座标志性建筑奥运会后依然能发挥重要作用,不会闲置荒废。

在确立建设方案后,建设团队采用了多项顶尖技术和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例如研发的专用“鸟巢钢”,大大减轻了钢材的用量。

施工单位更是组建了高水准的项目团队,日以继夜地建设这座奥运的殿堂。

2008年3月,鸟巢正式完工。它占地21公顷,建筑面积达25.9万平方米,提供了8万个座位。

据统计,鸟巢的最终投资总额高达34亿元,再次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巨浪”

在争议声中,北京顺利举办了一届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奥运会。

事实也证明,中国有能力承担起这个世界级赛事的重任。

但在建造鸟巢时,却并不容易,这其中的细节讲究极多,也让工程队头疼不已。

鸟巢的独特建造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一座被誉为“中国建筑发展新高峰”的鸟巢主体育场在北京崛起。

这座富含东方韵味的体育场馆,集科技与传统智慧于一体,成为了当时世界瞩目的焦点。

场馆采用钢结构搭建而成,共动用4.2万吨钢材,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钢结构建筑。

这些钢材形状各异,需要精密设计和焊接,其中一些关键部位的钢材更是采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低合金钢Q460。

为控制成本,中国工程师研发出一种全新低合金钢——“鸟巢钢”,提高了钢材的强度和韧性,降低了厚度和制作成本

据悉,这种钢材的研发历经艰辛,经过数月反复试验和调整,终于使钢材的性能指标达到高端标准,而厚度仅110毫米,就能承受数千吨的巨大压力。

鸟巢的施工全程采用传统的人工焊接方式,没有使用机械,保证了高精度要求的钢结构搭建质量。

据统计,场馆建设前后总共汇聚了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工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见证了这项壮举的完成

为实现“绿色奥运”的理念,设计师在鸟巢中融入了许多环保和节能设计。

如利用自然雨水循环用于场馆供水,四周透明薄膜有效利用自然光线等手段。

既省去了大量电力照明支出,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不仅如此,场馆内还使用了太阳能发电板和地热供暖系统,这些环保措施也彰显了中国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绿色奥运承诺的决心!

耗费5年时间,上亿元人力物力注入,终于缔造出了这个造价34亿元的“鸟巢奇迹”

当时,大家都在担心场馆是否能承担奥运会结束后的运营压力。

而事实证明,鸟巢并没有重蹈雅典奥运会场馆的覆辙!

鸟巢的辉煌时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举世瞩目的国家体育场“鸟巢”首次曝光在众人眼前。

作为奥运会开幕式的主会场,鸟巢承载了无数中国人的梦想。

开幕式当晚,高达91米的LED屏将中国5000年文明历史展现于世人面前,气势恢宏的开幕式震撼了全世界。

与此同时,鸟巢的设计理念也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对象。

作为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鸟巢在开幕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壮观的仪式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崭新与自信的中国,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当时开幕式全球观看人数高达30多亿,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体育盛会

2022年冬奥会,鸟巢再次成为焦点。场馆内增设了先进的5G技术装置,向全球直播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奥运会。

无论从设计理念还是建造工艺,鸟巢都开创了中国体育场馆建设的先河。

它将东方艺术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完美结合,向世界呈现了一个立体的中国形象

可以说,鸟巢是体育场馆建设的典范,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

如今15年过去,鸟巢依然光彩夺目,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辉煌。

那很多人就会疑惑了,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但鸟巢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

下面,让我来告诉你真实答案!

鸟巢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后,这朵耀眼的“金花”就被大家质疑是否会凋零?

北京奥运会期间,鸟巢仅靠门票收入就高达10亿元。

但相较于巨额的建造投资,这点收入的确是杯水车薪。赛事结束后,鸟巢似乎陷入沉寂。

直到2009年,鸟巢重新开放。首年营收仅2.1亿元,与8000万元的年度维护费明显不符。

为了获取更多收入,鸟巢开始承办体育赛事。同年,两支意甲球队在这里打出了精彩比赛。

此后,意大利超级杯、英超球队对抗赛等顶级足球赛事都纷至沓来,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也在鸟巢精彩上演。

除赛事外,演出也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2009年,成龙在鸟巢开演唱会,票价高达1800元每人次。

之后,许多明星如汪峰、陈奕迅也在鸟巢开过演唱会。中央歌剧院、先锋队鼓乐队等表演团体也曾进驻,这些演出每天可带来300万元场地租金。

作为地标建筑,鸟巢还吸引着游客观光。门票50-100元,每年接待游客达百万级。

至今,鸟巢已接待过3.5亿人次游客,一些“打卡鸟巢”的热潮在年轻人中蔓延开来。

从2010年起,鸟巢的收入也在稳步增长。2010年达2.1亿元,2011年1.9亿元,截至到2016年,鸟巢已举办40多场体育赛事和演唱会,年收入稳定在2亿元。

但近几年疫情期间,鸟巢几乎没有收入来源。成立至今已15年,总亏损约在12亿元左右,要想收支平衡还需10年

这也可以看出,鸟巢目前仍在亏损。但随着疫情消退,商业演出与旅游市场复苏,这朵金色“奇花”必将再度绽放光彩,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它如今也已成为北京的新地标,与故宫、天安门并驾齐驱,成为了外国游客必须“打卡”的景点,同时也见证着中国在新时代的崛起步伐

如今,当阳光投射在鸟巢上,拉出长长的倒影时,这座体育场已经超越了单一的体育场馆属性,成为了展现中华民族进程和北京城市变迁的丰碑。

它的存在具有历史价值,也让我们看到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的用金钱去衡量这个地标性的建筑,它给我们带来的是荣耀与辉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鸟巢   维修费   体育场馆   地标   场馆   开幕式   北京   中国   钢材   主场   奥运会   游客   收入   方案   建筑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