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领先”震撼朔尔茨,德国还是服软了,中国技术该用还得用!

自从朔尔茨上台以来,德国的“红绿灯”执政联盟就一直高调表示,应该把德国移动通讯网络中的华为等中企制造的“关键部件”移除。主导这一系列言论的,是以贝尔伯克为首的绿党官员。这些人我们都知道,是美国安插在德国的“内线”,按说他们发话,朔尔茨就该照办,但无论是德国通信运营商,还是朔尔茨都没有这么做。

朔尔茨船长

德国通信运营商继续在5G移动网络上使用中企的安全关键部件,朔尔茨的沉默,引发了一些德国官员的担忧。他们在想,为什么连北溪管道爆炸都能接受的朔尔茨,却不愿和中国拉开距离?

因为首先,华为和中国其他相关企业,在通信技术方面遥遥领先,德国几乎不可能找到替代的制造商,其次,德国业内人士之前算过成本,整个德国有8.2万个移动通信站,其中半数用了华为的技术。如果把这些设备都替换掉,仅表面上的成本就高达50亿欧元,这还不算可能引发的通讯技术倒退。

基站设备

这种技术倒退,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各个领域蔓延开,一个比较接近的例子,是咱们的半导体产业被美国针对,带来了一系列的连带影响。我们家大业大,还算撑得住,还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取得了突破,可地主家没有余粮的德国,还要花钱支援乌克兰,就有些压力山大了。

这两年,德国官员在“是否使用中企通信技术”的问题上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一方是以内政部、外交部为代表的强硬派,要求减少使用。理由依然是中国技术可能危害德国的国家安全。另一方则是德国总理府、经济部、数字化和交通部,他们坚称,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来自中企的部件有安全问题,意思是不反对有问题停用,但是没问题先用着。这些部门倒也不一定对和中国合作抱有多积极的态度,但是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告诉他们,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真的很难。

芯片

现在的西方,只要涉及和打压中国相关的话题,就会出现比较务实的一派和完全丧失理智的一派之间互相争吵。通常情况下,和技术领域直接相关的企业和部门态度更温和,因为它们直接感受到,本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同时,这些部门的意见也很关键,因为停止使用或者替换中国技术的具体实施方,也是他们。在美国那种政治高于一切的环境里,对华强硬是主流意见,而在德国这种技术先行的国家,除了少部分“美国代理人”,他们都能切实感受到什么叫“遥遥领先”。

你看前不久,华为在包括芯片的手机产业链上取得的突破,就给全世界带来了一点小小的“领先震撼”,美国尚且手足无措,更别说德国了。同时,我们还在光刻机的相关技术上苦练内功,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成果展示。华为的成绩,反映出了中国在科技、制造、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成就,我们这个国家,不是没有科技创新能力,西方国家仅靠制裁,不可能“遏制”住中国。

拜登:“令朕头大”

德国的选择是明智的,他们已经失去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不能再远离中国。而这,也代表在未来,更多的西方政客可能会改变态度,美国的威逼固然可怕,但中国市场的诱惑,也很难拒绝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遥遥领先   德国   内政部   经济部   中国   交通部   华为   技术   美国   部件   官员   态度   部门   领域   关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