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临死前状态:被拖行40多米,手抹眼泪求饶,士兵拿手机拍照

2011年10月20日,世界目光聚焦在利比亚。这一天,利比亚前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卡扎菲曾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统治者,他的统治方式、国际政策和最终的命运都成为历史上备受关注的话题

1942年6月7日,卡扎菲出生在利比亚的一个小部落,他的童年充满了游牧生活的艰辛。然而,他的命运在利比亚独立后开始改变。1951年,利比亚摆脱了殖民统治,卡扎菲有机会接受教育。他通过努力,成功进入班加西军事学院,并成为昔兰尼加卫队的一员,这是国王的精锐部队。

卡扎菲成为国王亲信卫队后,与中下层军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当时的利比亚国王伊德里斯一世无能,国家陷入腐败和混乱,许多人都希望夺取国家最高权力。卡扎菲成为政变的策划者之一,他积极鼓动中下层军官,建立了“自由军官”组织,为政变做准备。

1969年9月1日,伊德里斯一世外出时,卡扎菲看到了机会,发动了政变,这场政变被称为“九月政变”。令人惊讶的是,这场政变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反抗,只在突袭班加西王室卫队时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卡扎菲用电台向全国宣布了政变,让人民大吃一惊,因为他们没有想到政变的领导者竟然是年仅27岁的卡扎菲。

成为利比亚的领导人后,卡扎菲起初对英、法、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保持着警惕。然而,随着他逐渐掌控整个国家政权,他发现这些西方大国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于是开始嚣张自大,不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在冷战时期,苏联是一个强大的力量,卡扎菲选择与苏联建立亲密关系。在1970年,他下令收回了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将6000名美国士兵驱逐出境,并废除了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合作,将美国视为阿拉伯国家的首要敌人。卡扎菲还没收了西方国家在自己国内的石油企业,将它们收归国有。他还野心勃勃,试图统一整个非洲,成为非洲的“万王之王”,这对法国等曾在非洲殖民统治的国家构成了威胁。

西方国家对卡扎菲的做法感到愤怒,但由于苏联的支持,他们没有采取行动。然而,卡扎菲变本加厉,与西方国家断交,支持伊朗的反美行动,甚至不闻不问国内人民放火烧毁美国驻利比亚办事处。他甚至直接下令炸毁英国伦敦的报纸,因为它们批评他的统治。

卡扎菲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在1984年急剧恶化。利比亚反对派在伦敦举行大规模示威,卡扎菲下令利比亚驻伦敦大使馆的人员射杀示威者,导致一名英国女警察丧命。这激怒了英国,两天后英国与利比亚断交。当罗纳德·里根上任美国总统后,他对卡扎菲的行为非常不满,直接联合北约国家对利比亚实施了经济制裁,限制了石油出口。此外,美国还采取了军事行动,对利比亚进行了空袭,直接影响了卡扎菲的家庭,他的儿子受伤,养女丧生。

卡扎菲知道利比亚的实力不及美国,于是秘密支持了世界恐怖组织,对美国进行报复,多次实施恐怖袭击。其中,最著名的是1991年的洛克比空难,导致270人遇难,其中大多数是美国人,这令英法美等国彻底得罪。

然而,卡扎菲没有预料到的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他失去了最大的支持者,于是开始亲美,试图缓和两国关系。为了讨好美国,卡扎菲开始打压俄罗斯,支持车臣势力,为其提供武器对抗俄罗斯,这进一步激怒了俄罗斯。此外,卡扎菲还支持台湾独立,导致他得罪了联合国五常国家。

卡扎菲是一个极其嚣张的领导人。他在上位后常常到其他国家进行访问,与各国领导人见面。在1978年的一次访问中,卡扎菲乘坐专机前往苏联,而当时苏联官员并没有得到事先通知。他们询问为什么卡扎菲要见勃列日涅夫,卡扎菲的回应是:“卡扎菲主席与勃列日涅夫同志有要事要谈。”这一行为显示出他不把苏联当回事,尽管苏联和利比亚关系良好,但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还是不得不前去迎接卡扎菲,让他在飞机上等了两个小时。

同样,当卡扎菲访问中国时也是如此。在1982年的访问中,卡扎菲的飞机迟迟未到达预定地点,中国接待人员一度以为他取消了行程。然而,最终他的飞机被中国西南军区防空兵发现,原来卡扎菲在飞机上等待时穿着大长袍,脚穿拖鞋,丝毫不注意外交礼仪,他的保镖也全是女性。

卡扎菲在中国的访问中同样表现得嚣张自大,他要求厨师随时为他做饭,深夜为女保镖庆生。而他最主要的目的是购买原子弹,来对抗西方国家,他提出这一要求时满怀得意,认为中国会同意。然而,中国坚决拒绝了这个无理要求,整个谈判过程中,卡扎菲都表现得趾高气昂,丝毫不把中国放在眼里。

2008年,卡扎菲在非洲的影响力达到巅峰,被200多名非洲国王和酋长封为“万王之王”。然而,他没有料到,他的权力达到巅峰的同时,他的命运也即将走向终点。

经历了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利比亚国内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加上卡扎菲多年来的独裁统治和贪污行为,导致他已经丧失了国内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2009年,卡扎菲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称联合国安理会是“恐怖理事会”,撕毁联合国宪章,痛斥联合国五常国家,要求进行全面改革,再次激怒了西方国家。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联合国一致通过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和武力干预,西方国家对卡扎菲展开了报复行动。

2011年3月17日,英法美等国对利比亚进行了军事行动,轰炸了利比亚的军事设施和卡扎菲的住所。利比亚国内的革命军趁机推翻了卡扎菲的政权,卡扎菲不得不带着妻儿逃离。然而,他最终被抓获,被虐待一番后被击毙。

卡扎菲的临死状态让人深感唏嘘。被拖行40多米,手抹眼泪求饶,士兵拿手机拍照,这是一个曾经号称“万王之王”的领导人最后的时刻。然而,在他死后,他的尸体被放在一个商场的冷藏室中供人民参观,直到尸体发臭才停止参观。卡扎菲曾希望葬在苏尔特亲属的墓地旁,但最终他的遗愿未能实现,他被秘密埋葬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

卡扎菲的生平经历和最后的命运,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和悲剧性的故事。他的统治方式、国际政策以及最终的下场,都反映了一个领导者的兴衰历程,也提醒我们权力和嚣张最终会导致毁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里斯   利比亚   英法   苏联   联合国   非洲   卫队   俄罗斯   英国   美国   中国   嚣张   领导人   士兵   国王   眼泪   状态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