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移除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在移除20年后,它将重回语文课本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胜利的光芒曾经点亮了那个时代,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一个不朽的胜利。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为抗美援朝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然而,这场战役的伟业,不仅仅在军事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深刻地印刻在了教育史的篇章中。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一篇备受争议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及它在教育体系中的曲折命运。


这篇引人注目的文章,由著名作家魏巍创作,以其感人至深的笔触和真实的战场场景,令人动容。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2001年,这篇文章却被教育部从教科书中删除,引发了广泛的争议。那么,为何这篇歌颂军人,弘扬爱国主义的文章会被抛弃?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让它在2021年重新回到了教材中?本文将为您揭晓这一曲折的故事。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 这是魏巍的开篇,一幕幕场景在读者心中浮现,仿佛置身于抗美援朝的壮丽征程之中。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一家小报社上,然而,它的影响力却迅速蔓延,引发了广泛共鸣。读者们如同在冲锋号下奋勇前进,感受到了那份英勇与坚韧。不久之后,这篇文章被印发给全军,魏巍也登上领奖台,因为他为抗美援朝的子弟们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最可爱的人”。


魏巍回忆道,他亲自见证了志愿军38军112师与装备精良的美军之间的最激烈、最悲壮的战斗。战士们英勇顽强,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即使最后只剩下寥寥数人,仍坚守阵地。会场上的掌声此起彼伏,激情澎湃。

然而,2001年,这篇文章被悄然删除,引起了广泛的质疑。教育部的专家声称,文章中过于真实的战场描写可能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这种刺激不利于心理健康。此外,教材的编写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过于强调战斗和英雄主义可能不符合当下和平发展的主题。


然而,二十年后,2021年,这篇文章却又重新回到了教材中。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再次卷土重来呢?或许,在青少年需要远离战争残酷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爱国主义的渲染。正如春秋时期的《司马法》所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国虽安,忘战必危。” 在和平的年代,我们需要科学发展,但也需要培养爱国之情,珍惜和平,铭记历史。因为朝鲜战争的胜利,是那些“最可爱的人”用生命书写的壮丽篇章,值得我们深刻的敬意。所以,当这篇文章再次回到课本中时,这无疑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篇文章是一块珍贵的文化瑰宝。它告诉我们,即使战争已经过去,爱国之情永存。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些为国家、为和平,英勇无畏的人们,都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所以,让我们再次向那些“最可爱的人”献上崇高的敬意。

品史君在此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的后续文章。让我们共同探索历史的精彩和文化的多彩。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可爱   教育部   爱国   爱国主义   壮丽   敬意   篇章   英勇   课本   语文   年后   本文   和平   教材   战争   作者   内容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