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紧张之际,中国电池巨头147亿赴美建厂,美承诺补贴40亿

文|猿来是这样

编辑|小冉

前言

中美两国关系水火不容,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尤其是在华为自主研发的芯片发布后,美国更是对中国恨得牙痒痒,多次向中国找事,想要将中国从国际舞台上拉下马。

然而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电池界的龙头企业却突然宣布,将斥资147亿人民币前往美国建厂,同时该企业还强调,只要去了美国就会补贴40亿。

赴美建厂的企业在前些年层出不穷,但结果都是亏损严重,这家企业难道还没有汲取教训吗?又或者说这家企业是难抵诱惑,就冲着这40亿去的呢?

电池巨头赴美建厂?

就在本月的9月9日,观察者网突然放出重磅消息:占据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国轩高科,将于不久后前往美国建厂。

此消息一出众人皆震惊不已,华为刚为中国狠狠地出了一口气,让美国多年的制裁计划以失败告终,国轩高科后脚就赶着去美国发展,这不是主动给美国送“案板肉”吗?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国轩高科这次还是下了血本,据相关消息透露,国轩高科将花费147亿人民币,在美国的伊利诺伊州修建一座大型工厂,用来研发和制造锂电池组相关的产品。

不仅如此,在国轩高科的计划里,在伊利诺伊州建厂之后,还将在当地广纳贤才。换言之,国轩高科已经设定好了2000多个高薪岗位,而这些极大可能都是提供给美国人的。

国内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国轩高科为何不专注于本国市场,硬要冒着巨大风险羊入虎口?

“去美国建厂是有补贴的,而且数额不小,美国承诺给40亿。”

就在大众纷纷猜测之际,相关媒体透露,国轩高科很有可能就是奔着补贴去的。

但如此轻而易举的相信美国,国轩高科难道是忘了富士康、台积电等前车之鉴了吗?

台积电身为半导体领域的佼佼者,曾经也收到了美国邀约建厂,不仅如此,美国当时还承诺其会给出百亿补贴。

听及此的台积电兴高采烈的去了,不仅去美国建了厂子,还和美国走的愈发亲近。美国制裁华为期间,台积电也紧跟在美国身后,当即就终止了与华为的合作。

富士康就更加不用说了,创始人郭台铭为了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频频向美国示好,不仅将厂子建在了美国,还跟着美国在印度等多个国家建厂。

临去建厂之前,美国也是向这些企业信誓旦旦的承诺,来美国建厂能够拿高额补贴,但结果补贴没拿到也就罢了,自己的厂子都快倒闭,而这就是和狡猾的美国做生意的后果。

那么国轩高科为何要往枪口上撞?它难道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转折中发展的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的创始人李镇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而对于这样的家庭,要靠知识改变命运,最保险的方式就是考取公务员拿铁饭碗,李镇也不例外,大学一毕业,他就成为了万千公务员中的一员。

但慢慢地,在过了几年的平静生活后,李镇逐渐开始不安于现状,他想要经商,并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国内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房地产行业。

事实证明,李镇确实有着独到的经商眼光,短短几年之间,他就在房地产界站稳了脚跟,并创办了国轩集团。

而就在此时,李镇又动起了开辟新道路的想法,他认为电池行业虽然可持续性低,但其是未来的大势所在。为了让公司从房地产转型到电池,李镇还特意前往中科大学习专业知识。

皇天不负有心人,42岁那年,李缜创立了国轩高科公司,主营业务就是电池。初创阶段的国轩高科经历了起伏不定的发展历程,因为其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国轩高科一度走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2009年,当时年过45的李缜再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政策,为国轩高科带来了持续的发展助力。接下来的几年里,国轩高科蓬勃发展,仅用了短短的六年时间就崭露头角,成为了该行业的翘楚。

然而,这段黄金时期并未持续太久,电池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涌现出大量新企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国轩似乎持有一种不同寻常的企业理念,强调合作而非竞争,这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显得有些保守。

逐渐地,国轩开始失去竞争优势,新兴企业如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崭露头角并逐渐超越。利润下滑只是问题的开始,到了2021年,国轩更是陷入了严重的舆论危机,局面雪上加霜。

如果不是大众科技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国轩高科很有可能就此没落。

而纵观国轩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创始人还是企业,可以说都是历经波折,这样的一家企业理应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百炼锤刚,又怎会为了40亿就甘愿向美国送钱?

实际上,有相关专家对此有进行分析,在他们看来,这极有可能是美国的一场阴谋。

美国觊觎中国产业

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电池已进入成熟阶段,竞争白热化,盈利空间逐渐减少。

美国虽然经济发达,而且领先的企业也多,但光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来说,除了特斯拉之外,其他公司在国际舞台上的份额较小,与中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弥补本国的缺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保持国际竞争力,美国开始采取积极行动,力图全球范围内获取资源。说白了,美国所打的小心思,就是想用别国发达的资源来弥补本国的。

他明面上说着补贴,但国轩高科要真是到美国建完厂了,先进的电池技术很有可能就会被美国夺走,而且这笔补贴也会以多种理由进行推脱,直到将你耗到破产为止。

说白了,美国并不需要什么企业来建厂发展经济,他所看中的就是资源和技术,

那这么浅显的问题,国轩高科会看不明白吗?

其实早在几年前,国轩高科就洞察到美国市场的巨大潜力。2015年,他们成立了美国子公司以及设立了硅谷研究院,积极布局在美国的发展。

随后的几年里,他们不断扩大在美国的研究院投资,甚至进行了一些收购。

或许他心中也很清楚,跟着美国有风险,但从长远来看,国轩想要扩大全球市场,在国外投资建厂无疑是一种最便利的方式,因为美国很欢迎,所以办厂的程序也很简单。

只是这未来国轩高科要真去了美国,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台积电或者富士康,因为美国一向很会耍无赖,你想从他那里获利,可以说绝非一件易事。

国轩高科面临的风险

中国电池巨头投资147亿美元赴美建厂,同时美国政府承诺提供40亿美元的补贴,这一交易可能面临一些潜在的欺骗后果,需要双方审慎对待和解决。

美国政策环境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就很有可能导致补贴承诺的变化,如果美国政府未来改变政策,减少或取消补贴,那对中国电池巨头的投资将会产生重大损失。

市场准入问题也是一大挑战,美国政府就算真的承诺提供补贴,但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上仍然会面临市场准入问题,这可能影响到投资的回报率。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企业前往美国建厂,必须的要注重技术保护,如果到时候其核心技术被窃取或者滥用了,那整个企业多年以来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如果国轩高科已经下定决心要去美国建厂扩宽市场,那为了降低欺骗风险,合同条款应当清晰明确,双方需要制定明确的合同,规定了补贴的条件和机制以及可能的变更情况,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结语

在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中国电池巨头国轩高科决定前往美国投资建厂的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举动确实存在着诸多潜在风险,但也暗含了一些战略考量。

国轩高科决定在美国建厂,可能并非轻举妄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过去虽然有一些中国企业前往美国建厂的案例出现亏损,不过每个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国轩高科或许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和考量。

美国政府承诺提供40亿美元的补贴,虽然存在政策变化的风险,但在国轩高科的眼中,这或许是美国对于新能源领域足够重视。更何况这一补贴对于其在美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足够有吸引力,国轩要去美国建厂其实也不足为奇。

国轩高科前往美国建厂的举动既有风险,也有机遇,这一决策是出于长期发展考虑,但也需要在合同条款和政策保障等方面谨慎对待,毕竟与美国共事存在太多潜在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伊利诺伊州   中国   巨头   美国政府   华为   电池   厂子   中美关系   中国企业   美国   新能源   创始人   紧张   风险   政策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