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上令人崩溃的“一件紧身连衣裙”,撕开了多少人的童年阴影

母亲的眼光与中国式打击教育

前段时间,一个简单的社交媒体帖子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共鸣。故事中,一位年轻女生兴高采烈地购买了一条白色旗袍风连衣裙,这条裙子既合身又漂亮,她毫不犹豫地拍照发送给了自己的母亲,期望获得母亲的夸赞和认可。

然而,结果却出乎女儿的意料。母亲并没有给予鼓励和称赞,反而用尖刻的语言对裙子和女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母亲说这是不适合女儿的款式,质疑女儿的选择,以及对女儿的身材进行无情的评价。女儿的开心瞬间就在母亲的一席话中烟消云散,仿佛被一盆冷水泼在了头上。

妈妈一通差评,丝毫不顾及女儿的感受:

“难看。”

“这裙子怎么适合你?想不通。”

“平时谁会这么穿。”

“不像样。”

“不忍直视。”

“你再高个十公分还可以试试。”

女儿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没了,就像被一桶凉水从头浇到脚。

她反驳妈妈“你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家长打击式教育。”

但妈妈依旧在用言语伤害着女儿:“真的不好看。”

这条裙子穿在这个女生身上,真的有妈妈形容得那么不堪吗?

照片中,女生身材标准匀称,肚子上也没有赘肉,紧身连衣裙很好地凸显出了她的身材曲线。

她还给自己搭配了一件毛绒外套,更显温柔日常,根本不是妈妈嘴里的“平时谁会这么穿”。

我真的想不通,为什么有些家长会这么爱扫兴,热衷于当子女的“差评师”。

以为自己发表的就是真知灼见,用带刺的语言说着子女这不对、那不好。

沉浸在自己的认知里,满足了打压子女的快感,凸显着身为“过来人”的优越。

你会发现,现实生活中这类父母比比皆是,从来都不肯为自己的孩子送上一句简单的夸赞。

只喜欢否定、打击孩子,什么事都能泼冷水,并把这项技能运用得炉火纯青。

比如说,有女生买了个2米长的大柜子,没找任何人帮忙,自己就安装好了。

兴致勃勃地拍照跟妈妈分享这种成就感,结果,妈妈却说:

有男孩帮你才叫本事,自己弄叫可怜。”

女生当场被气哭,自己所有的努力都被一票否决,仅仅因为没有顺从母亲的心愿,赶紧找个男朋友。

比如说,有人给妈妈买了条黄金项链,是一只小兔子看月亮形状的,特别好看。

结果妈妈收到后直接让她退掉:“不好看,丑,我不喜欢,现在没人带黄金”。

言语犀利得像是跟孩子有什么深仇大恨:“没档次,我连看都不想看,你的审美观太差了。”

“低级,一点成熟感都没有。”

并一直催着孩子退货,还说:“不退我就扔掉。”

可能有些父母,说这些并不一定带着恶意,他们只是习惯于站在一种长辈的姿态,否定孩子的努力、审美和一切价值观。

并苦口婆心地劝导:“打击你、否定你,是因为爱你,是为了你好。”

但事实上,这种“爱”,可能会给心智不够成熟、没有建立起稳定自尊的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

就像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说:

“来自父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多少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小孩,根本分不清父母的评价究竟是客观现实还是主观臆断。

在父母长年累月的打击式教育中,渐渐地开始习惯自我批评和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个故事引发了关于“中国式打击教育”的广泛讨论。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父母不太愿意表扬孩子,而是倾向于批评和打压,对他们的成绩和行为提出不断的要求和指责。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局限于衣物选择,还涉及到诸如学业、职业、外貌等各个方面。虽然一些父母坚称这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实际上,这种“爱”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长期的伤害,将他们推入自我否定的深渊。

打击式教育的心理影响

中国式打击教育带来的心理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当孩子们习惯了被持续的批评和否定时,他们可能会在日后的生活中表现出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这个概念源自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他在上世纪60年代进行了一项经典的实验,发现当动物(狗)在面对无法逃脱的困境时,会逐渐失去希望,不再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中国式打击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类似的心理模式。他们不断接受父母的批评和否定,逐渐失去了改变自己状况的信心。他们可能会变得过于自我批评,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种心态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情感健康,还可能导致自尊心的严重受损。

精神科医生的困境

另一方面,中国的精神科医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处理年轻抑郁患者时。一位知乎用户在回答问题“为什么有的精神科医生不喜欢搭理年轻抑郁患者?”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这样的:“去北医三院隔壁挂号大厅呆半天就知道了。”

“你怎么不会插卡?”实际上孩子正在插卡,机器显示读取成功。

“把钱拿出来。”实际上孩子已经正在拿了。

“卡没放正。”放不放正影响什么呢?

“收据你折它干嘛?”

“把衣服帽子放正。”

“都说了XXX”、“你为什么不XXX?”

这些句子在医院里简直太常见了,孩子每做一个动作,都会迎来一句“指导”。

每一个动作都会被说,而且所有的事情都是无所谓不分对错的小事。

所以这些年轻人抑郁,谁该看病?

答主只呆了半天,就见到了4个家庭,都是这样的对话形式。

而精神科医生呢?一天得见多少个这样的?

医生看不到真正的病人,真正该去挂号的人,只是站在那里说:“我就是把TA照顾得太好了。”

医生敢说什么?又能说什么?

孩子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会被父母各种评价、指责、贴标签。

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自己多做多错、不做才不会出错、不会被骂,最后干脆再也不尝试。

年轻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家长往往会插手甚至代替孩子表达症状和需求。他们会质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要求医生按照他们的期望来治疗孩子。这样的情况让精神科医生感到无奈,因为他们无法真正了解患者的状况和需求,而只能听从家长的意见。

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机制

那些在中国式打击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通常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错误归因:

个人化:他们倾向于将问题归咎于自己,相信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普遍化:他们会认为问题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特定的领域。

永恒性:他们会认为问题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而不是暂时的。

这种错误的归因模式会导致他们对自己产生持续的负面看法,对一切持有悲观态度,丧失自信,甚至变得绝望。这是一个毁灭性的心理循环,可能伴随他们的一生。

改变中国式教育的方式

要改变中国式打击教育的方式,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以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自尊心,以及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首先,父母需要更多地表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们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接受他们的选择和决策,而不是不断地进行指责和批评。在孩子犯错时,父母可以采取建设性的方式来引导他们,而不是用负面的言语打击他们的自尊心。

其次,教育界和社会需要更多地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健康课程,教导学生如何处理情感问题,建立积极的自尊心,以及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社会机构和媒体也可以帮助宣传积极的家庭教育方式,鼓励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和情感联系。

此外,精神科医生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培训,以处理涉及家庭干预的情况。他们应该学会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治疗计划,而不是受制于家长的干预。医生可以提供家庭治疗或家庭教育,以帮助家庭改善沟通和亲子关系。

最重要的是,社会需要更多地强调积极的情感表达和亲子关系。父母应该明白,表达爱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积极的互动,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尊心,培养积极的心态,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总之,中国式打击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家庭教育方式的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以及精神科医生的支持与培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年轻一代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积极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自尊心,培养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都会   可能会   连衣裙   自尊心   心理健康   阴影   精神科   童年   批评   家长   父母   女儿   母亲   医生   妈妈   方式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