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中国市场后,韩国芯片堆积如山,如今却后悔万分!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

作为美国鞍前马后的小弟,长期以来,只要美国对中国发起制裁,韩国必将在一旁上蹿下跳,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美国发出制裁信号后,韩国响应美国号召对中国发起芯片制裁

而作为世界上,重要芯片巨头的韩国的出手,让我国在这一块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然而,就在他们洋洋得意之际,2023年3月,一组数据却直接打了韩国人的脸,截止2023年1月,韩国芯片库存一路狂飙来到了265%,也就是说,韩国人手握价值数千亿的资产,揣手里却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这样的事态,韩国人急了,而在过去一直以来都是其他人求着韩国买芯片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而对此中国又是什么态度?

韩国芯片的兴衰史:靠中国市场起家,跟随美国落跟头

上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意识到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当时日本半导体行业开始衰退,韩国锁定半导体产业作为发展方向

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三星、海力士等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快速崛起成为全球半导体龙头企业,特别是三星,还成为全球重要的芯片代工厂商

2000年至2021年间,韩国对中国半导体出口占比从3.2%猛增至39.7%,增长超过10倍,仅2021年,韩国对华出口就达1629亿美元,这表明中国市场对韩国半导体业发展极为关键,中国市场占韩国半导体出口的80%

然而,在中美“芯片战争”中,韩国选择跟随美国,大幅减少对华出口,加入美日主导的“芯片联盟”制裁中国,这一决定使韩国付出了惨痛代价

2023年1月,韩国芯片库存率高达256.7%,创历史新高,三星电子一季度利润下滑50%,同比降幅达56%。

已有超过165亿韩元芯片积压仓库,原本对华出口的芯片无处安放,韩国不得不承认,高估了与中国“决裂”的影响。

多年来韩国对中国市场高度依赖,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和企业利润主要来源

在与中国“撕破脸”后,韩国芯片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当韩国意识到错误决定,想要修复同中国关系时,已经太迟。

中国内需市场已转向国产芯片,对韩需求骤减,韩国媒体甚至公开“求助”中国购买芯片,但局势已难以逆转。

韩国不仅失去了中国这片“金矿”,在道义上也堕落,韩国沦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被“用后即弃”,作出错误选择,韩国为美国的芯片战略付出了惨痛代价。

追根溯源,今天韩国芯片业的发展实际上源自中国市场的支持,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带动了对韩国产品的需求激增

作为资源较少的国家,韩国意识到必须要发展高科技产业来带动经济增长,当时中国对韩国芯片的大量进口,为韩国芯片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没有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作为后盾,像三星、海力士这样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

2000年至今,中国一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20年间,中国对韩国的支持始终不渝,尤其是半导体行业,中国为韩国提供了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

中国企业也与韩国芯片龙头积极合作,提供巨大的商业机会,正是依靠中国市场,韩国芯片业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但好景不长,在中美芯片争端中,韩国为了讨好美国,不顾与中国多年友好合作关系,选择无条件站队美国,大幅减少对华出口,这一决定直接导致韩国芯片业陷入困境,企业利润暴跌,产品严重积压

分析人士指出,韩国严重低估了自身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多年来中国对韩国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尤其是支撑韩国芯片业发展。

但韩国在美中争端中置中国于不顾,最终只能自食恶果,付出惨重代价,有评论直言,韩国如此“吃里扒外”,终将被中国市场抛弃,韩国必须认清自身定位,不能再错误评估形势,背叛老朋友。

美韩联手围堵下,中韩芯片合作多年难免翻脸

制裁初期,ASML的总裁就曾说过,美国对中国实施制裁,完全就是逼着中国快速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完善芯片工业系统

这句话一语成谶,中国几大芯片巨头如海光、紫光在短短三年内崛起,已可与全球芯片企业掰腕。

与之相对的是,韩国芯片业在制裁中国的决策下,不仅失去了中国这个最大的海外市场,还遭受了严重的产业链断裂和库存积压

中国市场曾占三星销量的1/4,也是海力士最大的出口市场,但随着韩国加入美国对华制裁,这些企业在中国的销量下降过半。

2022年三星就亏损96%,净利润只有6000亿韩元,可谓血本无归,韩国已有1.65亿韩元芯片囤积仓库,卖不出去,韩国财长不得不警告,如果持续低迷,难以扭转出口走弱。

事实上,韩国此前还准备在美投资2000亿美元建芯片厂,想讨好美国,但美国不仅没有给出补贴,还要求韩国加强对华制裁

韩国在美投入已达百分之五十,却没获得回报,韩国不过是美国围堵中国的棋子,为美国的芯片战提供炮灰,美国自己的芯片企业如英特尔、美光、英伟达也频繁亏损,裁员维持运营。

一些分析认为,韩国在美国压力下轻举妄动制裁中国,是赌上国运进行冒险举动,现在只能自食其果,中国作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亲美制裁导致2022年还出现了47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

中韩芯片合作多年,韩国不该在中美较量中选择站队,而应保持中立,韩国此次教训惨痛,中国芯片业在迫使下也获得增长,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未来若要修复中韩关系,韩国也需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

事实上,美国此前对中国芯片业的打压始于2018年特朗普政府,一系列限制措施直接导致中美科技和贸易关系恶化。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芯片产业发展势在必行,美国故意设置技术封锁,意在遏制中国科技进步,但中国坚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以求突破美国科技封锁,如今国产龙芯、海光等处理器性能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与美国不同,韩国并非出于技术封锁目的加入制裁,而是美国施压下的无奈之举,中国长期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对华依存度极高,加入美国反华阵营不仅损害中韩关系,还断送韩国巨额的对华出口收入,韩国在美投入巨资却一无所获,其被美国利用也已显而易见。

有分析指出,韩国此举不仅损人不利己,还令其在地区经济格局中陷入被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因此陷入僵局,韩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地位下滑

未来中韩若要修复裂痕,韩国政府需正视自己的战略误判,只有维持中立,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韩国想修补中韩关系难如登天

近年来,中韩两国关系时冷时热,曾几何时,韩国企业与中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贸易往来,中国为韩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韩国企业也从中国市场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但在美国的施压下,韩国被迫与中国扯断经济纽带,中断了重要的贸易合作,这使韩国经济陷入困境,三星、LG等韩企被迫减产甚至倒闭,韩国国内积压大量产品找不到销路。

2020年开始,韩国对华出口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近20%,中国一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韩国对华依存度已达30%以上。

中韩贸易往来的中断给韩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因此,韩国企业纷纷请求政府重启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但政府迟迟不敢采取行动。

如今韩国终于意识到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曾几何时,韩国向中国承诺,将在西安投资1800亿韩元建设工厂,并将SDI公司研发中心迁往上海

但随后韩国在美国压力下中断了与中国的合作,导致中方对韩国信任度大降,中国已不会轻易接受韩国伸出的橄榄枝

在韩国错失的两年时间里,中国国内芯片业获得长足发展,已构建完整的自主产业体系,技术实力大幅提升

如今三星、海力士等韩企要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至少需两三年时间重建销售网络中韩关系破裂的伤口并非一朝一夕可以修复,韩国政府若想重建中韩信任,改善两国关系,恐怕难如登天

韩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意识到不应过度依赖美国,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至关重要,但为时已晚,中国拥有强大的国内市场,韩国想重新搭上中国经济快车恐怕难上加难,两国间的互信需要长期积累,韩国想修补中韩关系,道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三星   韩国   中国市场   芯片   中美   韩元   堆积如山   美国   惨痛   半导体   中国   后悔   伙伴   关系   贸易   芯片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