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最具争议军购:歼20首飞4年后,还要花20亿美元购买苏35

前言:

中国,一个全球军备竞赛的关键角色,其军事决策时常引发国际关注。然而,2010年代初期,中国的一项军购行动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猜测。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中国在歼20首飞4年后,为何仍然决定花费巨资采购俄罗斯的苏35战机,以及这一决定的背后动机和争议。


增强军力

歼20,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隐身战机,被认为是中国空军未来的主力机型。然而,在歼20首次亮相之后,中国仍然决定采购苏35,这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首先,要理解中国这一决策,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当时的军事背景。歼20虽然首飞成功,但其研发和量产仍面临重重挑战。第五代战机的研发本身就需要庞大的投资,而成功的首飞并不意味着战机已经可以投入实战使用。


中国在2011年到2016年进行了为期6年的飞行测试,不断改进歼20原型战斗机,直到2016年的1月份,歼20的首架量产机型才首飞成功。在此期间,中国空军缺乏一款能够担当主力的战机,这加剧了中国购买苏35的动力。


军备竞赛

中国不仅面临内部挑战,还面临来自周边国家的压力。韩国和日本等邻国开始采用第五代隐身战机,而中美关系逐渐恶化,加剧了中国的安全担忧。在这种紧张的国际环境下,中国需要确保其国防实力不会受到削弱。因此,采购苏35可以被视为一种战略举措,以弥补中国空军在第五代战机尚未大规模部署之前的战斗力缺口。


技术转让争议

然而,中国购买苏35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争议之一是关于技术转让的问题。中国购买苏35时,并没有包括发动机技术的转让协议。中国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发动机技术的瓶颈,尽管已经掌握了第五代战机的研发技术,但却无法制造出世界一流的发动机。这导致一些人认为,在花费巨资购买苏35的同时,中国应该获得发动机技术的转让。然而,合同中并没有包括相关的技术转让协议,这引发了一些不满。


苏35在中国军队中的地位

尽管存在争议,苏35仍然在中国解放军空军中担任着重要作战力量的角色。歼20虽然在不断增加产量,但苏35的性能和多功能性使其仍然有着独特的价值。苏35配备的AL-41F1发动机,具有强大的后燃推力,可以与美国的普惠系列发动机媲美。它还具有出色的航程和速度,机动性也高于四代战机的水平。在中国空军的装备中,苏35可以说是一款准五代战斗机,具备强大的战力。


结语:

总结而言,中国购买苏35虽然存在争议,但从长远来看,这个决定对中国来说是合理的。苏35继续为中国提供军事实力支持,弥补了中国空军在歼20量产之前的战斗力缺口。尽管中国在未来可能会依赖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机,但苏35在中国军队中仍然有着发光的空间。然而,这一决策的争议性在于,中国是否应该在购买苏35时争取到更多的技术转让权益,而不仅仅是“几架飞机”。这一问题将继续引发讨论和辩论,因为中国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在追求更大的技术独立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战力   军备   国军   技术转让   量产   战斗机   战机   巨资   缺口   战斗力   中国   中国军队   发动机   中国空军   年后   美元   采购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