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总裁”王中磊,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曾经无数美女在怀,是被所有艺人吹捧的存在,如今却成了边缘人物。”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稍有不慎,便会落得满盘皆输的结局,更不用说犯下重大的过错了。

还有句话说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难”,难的就是那份沉稳、谦虚的心态,一旦有了放纵之念,终究会自食恶果。

而曾经的演艺圈大佬王中磊,便是其中一位。

他与哥哥王中军的发家史,一度成为圈内津津乐道的“商场传奇故事”,可谁能想到,这如日中天的两兄弟,最后输掉了自己辛苦建立的基业。

被人骂、被艺人嫌弃,股票紧随着暴跌,负债几十亿,几乎到了穷途末路。

如今的兄弟俩如何了?他们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吗?

1970年,王中磊出生。

年少时的王中磊,是那种常被人形容为“京城大院出来的纨绔子弟”,因为他爸爸曾在军队里做过重要工作,家境算是显赫。

而他是家里的老幺,上面还有三位哥哥看着他长大。

说王中磊当时在家里独受宠爱,一点都不为过,父母几乎是把他捧在手心上照顾。

原本父亲的打算,是让三位哥哥练好体格,将来入伍参军,未来就当个军人。

可是到了王中磊的身上,父亲却变了主意,想着得让这个儿子好好学习,争取进入政界。

如此一来,家里就是军政两界都有人,可见父亲的确是有远大愿景的人。

而王中磊自然没让父亲失望,打小就聪明的他,学习成绩从来没让父亲担心,一直都在班里名列前茅。

不过,学习虽好,可他调皮捣蛋的脾气也是相当明显,时常令父亲头疼不已。

而他既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学习又那么出色,父亲实在找不出理由来教训这个儿子,只能放任他玩自己的。

也是得益于这个原因,王中磊越发调皮,也渐渐成了众人口中的“纨绔子弟”。

1990年,王中磊在父亲的建议下,报考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毕竟是长在“京城大院里”的孩子,王中磊刚进入学校,就展现出了强大的交际能力,跟谁都能说得上话,连老师都佩服他的口才。

而在新鲜的生活环境中,王中磊还积极寻找了和他拥有同样“家庭背景”的朋友,他们一起开创了普通人难以触碰的社交圈子。

深陷其中的王中磊,非常喜欢经营人脉的感觉,逐渐成了小圈子里的“老大”。

这帮人天天不好好学习,就是研究着去哪玩,玩什么。

不过,在大家成绩退步的同时,王中磊的成绩却依旧出色,而且对艺术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电影。

本就有着深厚文化基础的他,洞察到即将起势的影视行业,心中暗生造梦之意。

然而,当他扬言要投身于此,并展示自己的才华时,二哥王中军却用残酷的现实,“你没钱”三个字,彻底击碎了他的那点野心。

回到现实,王中磊选择了顺从,接受了家庭给予他的安排,到北京市物资部去工作。

那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即使挤破头也得不到。

但这对于王中磊来说,那份工作却意味着乏味、无趣,拿着微薄的薪水,反倒给他带来了甜中带苦的感触。

就在王中磊每日上班,如打卡般无趣时,他的二哥王中军从美国归来,手握十多万美金,怀揣着赚钱梦。

两个人一商量,觉得自己开公司比“铁饭碗”强多了。

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正刮起一阵热风,王父也觉得海外归来的大儿子和小儿子的想法不错,不仅同意了他们的计划,还启动了自己的资源,为他们提供帮助。

1994年,王中军与王中磊一拍即合,联手创建了华谊兄弟公司。

于是,王氏兄弟正式扬帆,开始了影视行业中的传奇征程。

二哥王中军抓大方向,小弟王中磊操持细节,初试啼声,便投资了《刮痧》和《防守反击》,结果大获成功,让他们荷包丰满,信心倍增。

然而好景不长,他们接下来孤注一掷投资了《荆轲刺秦》和《鬼子来了》,因对大导演陈凯歌和姜文的盲目信任,未做太多调查便投入巨资。

可市场毕竟现实,优秀的电影并非必定赚钱,这两部影片让两兄弟遭受了几千万元的损失。

这次失败,算是给他们敲响警钟。

之后,他们对投资电影变得更加谨慎起来,而且王中磊和王中军也发现,单纯靠投资电影挣钱根本不够。

真正想要赚钱的话,还是得参与电影创作。

但如此一来,投资和经营的风险自然就大了许多,一不留神可能就会一败涂地。

因此,王中磊和王中军在制作第一部电影时非常慎重。

拍电影的关键,就在于剧本和制作团队。

好剧本好找,优质团队难求,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导演,一位导演可以直接设定电影的基础调性。

两兄弟反复思考后,最终将冯小刚看作理想人选。

那时的冯小刚,名声大噪,他每部执导的电影票房都备受瞩目,如《甲方乙方》便带来了过千万的票房收入。

2001年,华谊兄弟公司开出400万年薪,以及3%股份的优渥条件,成功签下冯小刚,成为他们公司的御用导演。

到了2003年,冯小刚用一部《手机》,给王氏兄弟彻底证明,选择他就是选对了。

他执导的《手机》轰动全国,荣获国内票房冠军,华谊兄弟也借此机会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知。

不久后,冯小刚再度献上新片《天下无贼》,票房再次过亿,让两兄弟笑得合不拢嘴。

但华谊能够在行业中树起大旗,冯小刚并非唯一功臣,著名经纪人王京花的贡献,也不容忽视。

2000年,王京花加入华谊兄弟,并引进了一大批优秀演员,比如范冰冰、周迅、陈道明等。

这些演员为华谊的扩张,助推了很多。

尽管王京花2005年离职,并带走部分艺人,华谊兄弟依然江山稳固,声名大噪。

后来,王中磊也开始亲自监制电影,如《唐山大地震》等,票房和口碑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吸引了不少观众。

通过这些令人羡慕的成绩,王中磊成功达成名利双收。

不仅票房收入旺盛,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

2010年,王中磊被《南方人周刊》列入“最具影响力的50人”,大放异彩。

十年后,他又摘得华鼎奖“最佳制片人”荣誉。

然而风生水起的事业,往往牵连着洪流般的绯闻。

在那些电影明星的眼里,台前固然是光鲜亮丽的,但是到了台下,还是的求着王中磊这样的“大佬”,给自己争取成名的机会。

王中磊的身边,便开始围绕着各种莺莺燕燕,可事实上,当时王中磊已经结婚了。

当他和妻子王蓉相识时,刚步出校门,家庭条件的确不差,但其他方面却显得十分平凡。

王晓蓉的家人初看并无好感,然而,王蓉看准了这个坦诚的男人。

1994年,二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按常理,王中磊应珍惜如此挚爱的伴侣,可是在娱乐这个圈子里,谁又会满足于现有的一切呢?

自华谊兄弟声名鹊起,众多女演员为了求得电影资源,对王中磊争相投怀送抱,而他,似乎也从未厌烦。

其中,与霍思燕的绯闻最为轰动。

与其他艳情传闻不同,王中磊愿意花心血帮助她,陪伴参加各种活动。

然而这场绯闻在王中磊的女儿公开唾弃霍思燕后,也草草收场了。

与此同时,王中军则致力于追寻名画的艺术之路。

他对名贵艺术品相当沉迷,毫不介意为此耗费巨资,曾斥资2亿购得毕加索作品,3亿获取梵高署名之画作。

在金碧辉煌的北京,他更是为自己打造了一座马术场和艺术收藏馆,那份对美的浓烈喜爱,完全占领了他的生活。

而一度繁荣的华谊兄弟,渐渐开始走向衰败,起点就是大名鼎鼎的经纪人王京花,领着大批明星离去。

凭借洞察眼光,她看出了华谊局势的摇摆不稳。

不过她的出走,当时还并未动摇华谊的根基,所以外界也看不出什么。

可就在这个时候,那位曾把华谊带到巅峰的冯小刚,多部影片遇挫,这艘影视巨轮有次开始晃动。

2018年,又一个炸弹被砸下,崔永元爆料范冰冰签订阴阳合同,涉嫌逃税漏税。

一时间,华谊兄弟成为舆论批评的焦点,股票暴跌,公司负债累累。

王中军甚至卖掉自己珍藏已久的名画,以填补公司的缺口。

那一年,他们亏损高达11亿,成为公司历来最大的亏损。

然而,沉重的打击还在继续。

华谊兄弟曾经与周星驰有过口头协议,就是一起合作拍摄影片,同时票房达到预期,就分给周星驰8000万。

王中磊的江湖地位摆在那里,所以周星驰未作他想,协议都没签就同意了。

结果五亿票房轻松拿捏,王中磊却反悔了。

事情传到观众耳中,华谊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

2019年,资本察觉华谊兄弟日益彷徨,接连撤资。

2021年,王中军辞职,只留下王中磊一人孤军奋战。

因疫情的影响,整个影视业都显得萎靡,华谊兄弟也受此拖累,前景堪忧。

随后,华谊兄弟的问题滚滚而来,股票价格一路跌落,从32元一股摔到5元一股,可谓触目惊心。

在财富的巅峰时期,他们公司市值高达900多亿,无数璀璨的明星都向王中磊献媚,而如今却只能把手中的股权抵押出去。

商场真是瞬息万变,就像是战场上的攻防更迭!

在最近公布的一组照片中,那个曾经居于C位的王中磊,如今越来越边缘化,昔日荣耀,尽数不再。

然而,经历挫败的王中磊,表现出了他的坚持。

他不再过着喧嚣的生活,而是在拼尽全力稳住摇晃的华谊大船。

回首昔日,他在巅峰时未能保持谦逊,反倒开始变得自我膨胀。

这种懈怠,无疑对华谊航船的颠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记得当年,王氏兄弟能在圈内呼风唤雨,谁都要看他们的面子。

如今却成了昨日黄花,无人问津,甚至被人“唾弃”。

接下来,华谊兄弟到底会不会如凤凰涅槃般复活,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优渥   大佬   京城   江山   纨绔子弟   巅峰   绯闻   票房   艺人   总裁   导演   家里   父亲   兄弟   电影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