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式下达逐客令,4000名华裔科学家集体回国,美国准备做什么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编者按:本文为头条原创独家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躲避战乱、潜心科研,数以万计的科研工作者远渡重洋,来到一块未被硝烟染指的大陆。

“科学无国界”就此成了美国为招揽人才竖起的一片旗帜。

理论上讲,在榨干其的最后一分价值之前,美国绝不会轻易让这些科研人才回归祖国。

可近两年,超过4000名华裔科学家实现了“人才回流”,其规模甚至赶上了建国初期的科学家回国热。

究竟发生了什么打断了科研圈的“美国热”?中国又该如何消化这些科研领域的新血液呢?

一、“美国热”与“归国潮”

科研圈的“美国热”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将美国的生产力水平拉到了新的高度,官方力量开始有意识与大学合作,大力优化科学技术。

随着硝烟在欧洲大陆上弥散,爱因斯坦、普朗克等著名科学家因战争流离失所。

他们的到来大大推进了美国科研进程,优化了美国人才培育结构。

与此同时,一些能力出众的华裔科学家也在美国崭露头角。

以钱学森先生为例,钱老是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

喷气推进实验室就是当今NASA的前身,钱老也是手持中国护照自由出入五角大楼的第一人。

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次“归国潮”正式到来。

无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踊跃回到祖国,想要为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进入21世纪,平稳的大环境促进了经济、科技的稳步发展。

美国成熟的科研体系、高精密的实验器材吸引了大量的求学者,再加之我国正处于“出国热时期”,大量知识分子再次外流。

特朗普上台后,对华态度日渐激进,大批华裔科学家遭到了无端调查。

2019年大量华裔讲师被辞退,华裔科学家负责的项目被叫停,一部分较为敏感的科研工作者开始着手离美。

与此同时,我国颁布了诸多“归国”政策。

一边是诚意满满的故乡,一边是连续的监控和跟踪,截止至今已经有4000余名华裔科研人才回归祖国。

二、政治争端干扰科研工作

美国的“疑心病”早在奥巴马执政时期就已初见端倪。

彼时“重返亚太战略”刚刚成型,美国十分清楚想要成功掌握在亚太地区的话语权,必须除掉中国这一干扰项。

中美关系在那段时期维持着虚假的和谐,大家都在等,率先揭开那道面纱的一方是谁。

特朗普执政时期,其内阁批准了一系列打压他国的政策,中国仍然是美国的头号假想敌。

可毕竟还是隔着太平洋,在他执政的早期,拉美裔科研学者是被压迫的重灾区。

其执政后期推行的“中国行动计划”才正式打响了打压华裔学者的第一枪。

此计划直接导致大量华裔高校教授、研究所工作人员遭到了FBI的无故监视、秘密调查。

其中一些甚至遭受了莫名罪名、非法拘禁以及限制出境等制裁。

李晓江夫妇回国后,其在美国的实验室被政府勒令关闭。

实验室中的科研数据与研究设施被全部没收,工作人员遣散回国,教授职位被解聘。

直到听证会正式开始前,美方并没有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任何解释。

仅仅是侵占科研成果还不够的,在参与听证会期间,李晓江教授以“税款”问题为名被美国警方带走。

法院在之后对李教授处以一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5万美元。

无独有偶,谢克平教授、胡安明教授、陶丰家教授等华裔科研巨头纷纷因各种离谱的罪名遭到起诉。

其在美国的实验室被大量非法查封,实验结果被强行掠夺。

中美关系降温,美国对华裔人才的打压行为是可以预见的。

但是“中国行动计划”的疯狂程度还是令所有人胆寒,笼罩在阴影之中的华裔科学家开始寻找其他出路。

从长远来看,这场“猎巫行动”无疑是缺乏理智的。

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仅要仰仗仪器与数据,完善的科研思维和充满创造能力的大脑才是重中之重。

单纯因为政客的“疑心病”,就做出侵占科研成果、逼退科研人员之事,使美国“人才储备”大幅度下滑,这操作怎么看都觉得禁不住推敲。

三、家门大开与各凭本事

中国常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美贸易战”从农业到轻工业,如今实验室也不能幸免。

中国正是缺人之际,美国的“逐客令”看似正中我国下怀。可这种不损人也不利己的事情美方真的会做吗?

还是以钱老先生为例,钱老能够顺利回国是其于美国政府抗争许久的结果。

在这期间钱老的身体与精神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消耗,美国军方曾表示,宁愿钱老死在美国也不愿其回到中国。

谁能保证这4000余位科学家思想中悬挂着的是五星红黄旗还是星条旗呢?

美国怀疑在美华裔学者心中有着一颗中国心,他们也可能将利用这些学者的中国皮囊。

面对这份“阳谋”我国依旧向归国的学者、科学家敞开了家门,毕竟在我们的文化体系里,落叶总是要归根的。

对于这些归国科学家,中国政府、中国高校、中国人民会抱有百分之百的信任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需要经年累月的培养。

更何况这些归国科学家大部分都曾经在美国遭受了不公平地对待,他们对于任何政府或机构都应该是抱有一定怀疑态度的。

我们不歧视怀疑,没来由的信任是最不可靠的。

中国相信经过长期的共同奋斗、倾力合作,双方的信任感都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有了信任才能加深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另外,我国对归国科学家、学者的重视程度是建立在其拥有非常卓越的科研能力之上的;

是建立在他们曾经在自己的领域中产出了相当出众的科研成果之上的。

中国政府也希望这些大佬可以将他们的梦想在中国化成现实。

也希望他们愿意将自己开阔的思路、缜密的逻辑传授给各大高校的优秀学子,让更多新鲜血液流入我国科研领域。

作为交换,中国将会为其提供更为稳定的研究环境、尽可能满足其对于实验仪器的要求,并且为其研究的顺利展开大开绿灯。

中国人愿意相信这些同胞思想的纯洁性,因为彼此的身躯中都流淌着中国人的鲜血。

结语

只是美国贪欲太重,没有人敢保证,他们不会利用人性来实现他们的“雄伟蓝图”。

“科学无国界”一直是科研圈子里最热门的标语,科学确实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正是这份自我认同感让那些无耻政客找到了“捷径”,以此对科学家进行要挟。

纸币上的墨水味和政治圈的腐臭味不应该侵染到实验室这块描绘未来的净土,科研领域应该永远是一块纯粹的大陆。

对此您怎么看?

留言参与讨论!

关注@乔安看财经#在头条看见彼此#

带您更加清楚的了解财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美国   华裔   科学家   中国政府   疑心病   逐客令   中国   科研成果   实验室   学者   科研   时期   集体   教授   领域   正式   我国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