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认清现实!下台3位"鹰派"人物,还对华谈合作,基辛格预警成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步步紧逼,强硬的态度有目共睹。

显然,我国已经彻底成为美国全面对抗的目标。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糟糕的局面会朝着更深的谷底跌去时,美国却一改常态。

今年(2023年)3月开始,不仅三位美方“鹰派”人物接连“主动”辞职,美政府还改变了对华态度。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切原来早在基辛格的预料之中。

这是怎么回事?

三位鹰派高官离职

不得不说,今年的美国政坛实在太异乎寻常了,竟有三位高官相继离职。

人事变动,或许本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但这三个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对华强硬的“鹰派”人物。

所谓“鹰派”,是指那些手段强硬,呼吁建立本国绝对优势,敢说敢做的人。

罗森伯格

今年第一位离职的美国“鹰派”是劳拉·罗森伯格。

她曾是美国国安委员会的中国事务主任。

该职务主要是针对中国相关政策提出建议,相当于白宫顾问。

而罗森伯格自上任以来,就主张对华强硬。

她甚至认为特朗普那一届,就做得不够。

因为特朗普分裂两党,美国内部就无法“协作制华”。

同时,她的又一重要建议是反对美国“退群”。

罗森伯格提倡美国应该多与盟友配合,才能实行全面对华战略。

按理来说,2021年任职中国事务主任的她,不会仅过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宣布辞职。

更加凑巧的是,她是在今年“气球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三月,提出来的。

这不由令人想浮想联翩。

第二位离职的“鹰派”是舍曼,美国副国务卿,国务院的核心人物。

其职责是专注于关键外交政策,领导美国对中俄的外交事务。

她也是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人物。

2月“气球事件”刚刚发生后,她就一个劲地鼓吹“中国威胁论”。

显然,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对华强硬派。

不过很突然,她已于今年六月离职。

舍曼

第三位离职的“鹰派”是华自强(Rick Waters)

他是去年年底成立的中国协调办公室负责人。

即,负责中国政策的最高官员。

华自强自称了解中国与中美关系,是中国问题专家。

为此,他才特地取的一个中文名字。

然而,别看其虽然主张两国沟通,但实际上却照样强硬。

他与舍曼的意见很相似,都是旨在进一步强化美国对华的政策。

而他离职时间,也是在6月底。

短短三个月,就有三位对华事务上的关键“鹰派”人物离职。

也正因此,不少国际专家指出,这传递出的信息很可能是:

美国内部在对华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拜登政府可能会重新组建一支对华政策班子。

而新班子很可能旨在缓解剑拔弩张的中美关系。

这不由令人想起,去年8月18日,基辛格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节目采访时的谈话。

当时,他批评了特朗普开创错误的对华政策,拜登又错误地延续了这一政策。

他认为,中美双方都有摧毁世界的能力。

因此双方应该学会合作共处,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与矛盾。

不仅如此,基辛格在后来众多采访中,多次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其呼吁美国对中国采取冷静的外交态度,避免中美毁灭性冲突的发生。

毕竟在他看来,中美对立双方都会受损。

但损失最大的,必然是美国。

这位睿智的老者,已是百岁之躯,却仍为美国的未来坐筹帷幄,犹能深刻地把握住中美关系,着实令人钦佩。

可惜的是,美国政府压根听不进去这番金玉良言。

政客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已经走上一条愈来愈疯狂和危险的道路。

可是,事情却似乎又有了峰回路转。

今年开始,美国突然对中国的态度软化了。

这三位“鹰派”高官的离职就是一个信号。

那么,固执如顽石的美国,为何会突然转变对华态度?

或许这一切,还是得从美光公司说起。

中国反击后美国态度改变

今年(2023年)3月底,我国宣布将对美光公司的产品进行审查。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是自中美科技战爆发以来,中国头一次大张旗鼓的反击。

众所周知,我国长期以来,都没有自己的芯片存储产业。

芯片资源完全依赖进口,任外国企业拿捏。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打破国外的垄断,国家也在大力扶持国产存芯片制造研发公司和相关产业。

然而,美国却想把它们赶尽杀绝,想方设法限制中国国产芯片的崛起。

这之中,就以美国芯片巨头美光公司为代表。

他们先是诬告福建晋华、中芯国际盗用其知识产权技术,又将福建晋华列入出口管制名单。

福建金华、中芯国际纷纷倒下。

中兴、华为惨遭芯片封锁,不是倒闭就是艰难生存。

紧接着,美国又将魔爪伸向长江存储、长鑫存储,限制向中国出货芯片相关设备,还为打压长江存储垄断苹果芯片。

好在国家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产业渡过难关。

但光这样,仍是治标不治本。

要想真正保护我国本土企业,真正实现公平交易,还是得对美国霸权进行还击。

如今,长江存储经过快速发展,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突破232层闪存,取得喜人的成绩。

所以是时候告诉美国,中国有独立自强的能力,离开美国公司照样可以活。

于是,就有了我国对美光的安全审查以及审查的结果:

因美光产品存在严重网络安全风险,我国禁止将其用于关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美国没想到中国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腥风血雨,直接拿存储芯片行业开刀。

审查消息刚出来,美光的股价就瞬间暴跌4.4%。

而禁售之后,更对美光带来致命一击。

要知道,其销售额的11%都来自中国大陆。

更何况,中国也是今后全球最大的增量市场。

失去中国市场的美光,下场可想而知。

上半年美光的收入就下滑 了一半!亏损几十亿美元,可谓惨烈。

美国那边又作何反应?

按常理来说,向来制裁别人的美国遭到制裁,必然会怒不可遏跳脚,更加疯狂地制裁回来吧。

然而,美国除了阴阳怪气的谴责,并没有多余的动作。

当记者就美光一事,提问美国发言人时。

对方竟然表示,愿意尝试就美光问题与中方沟通,还称此举不会影响已经在改善过程中的中美关系。

虽然老美还是那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但实际行动中却已经明显放软了态度。

耐人寻味的是,前面提到的两个鹰派人士都是在我国对美光禁售后不久后辞职。

他们离开之后,尽管中美还是处于对抗状态,但关系已经明显有所缓和了。

今年(2023年)5月的G7广岛峰会上,拜登甚至公然宣称:

中美关系将解冻。

而三天后,空缺已久的驻美大使职位终于有人填上了。

紧接着,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召开。

我国商务部部长与美部长会晤,又与美对华贸易代表会面。

两方虽然没达成共识,但已经把两国的重点矛盾,如芯片限制等问题摊开了说。

这已是双方关系的巨大进展。

6月,美国也把此前搁置的访华计划重新提上日程。

美方表现出了与中国经贸合作的强烈意向。

一个反制美光公司的举动,为什么能够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中国限制美光的背景下,美国还愿意主动谈合作,只能说明美国真的慌了。

美方需要拿出诚意

这些年美国经济危机不断,这是虚拟经济膨胀过头的必然结果。

可是美国却仗着自己的美元霸权,无限制印钞来解决问题。

经济虽然因此得到缓解,危机也转嫁给了世界各国。

但终究没能解决根本问题。

美国的风险依然存在,且逐年叠加。

呈现出来的便是,美国经济的日趋衰退。

失业加剧、通货膨胀、财政赤字、美债危机……

现在全球对美元的信任度,一降再降。

今年(2023年)8月,评级机构惠誉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从最高的“AAA”下调至“AA+”。

原因很简单。

因为美国的随意制裁,以及那滚雪球似的滔天债务。

大家都在怕美元崩盘,疯狂抛售美债,也迈出了“去美元化”的步伐。

制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最大贸易国,美国显然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毫不夸张地说,美国在中美贸易战中,那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不降反升,去年更是破纪录高达八千多亿美元。

这个数字比美军一年军费还高。

而美国一再增加的关税,也全都转移到了美国消费者头上。

再加上,美国限制中国进口芯片。

仅今年(2023年)上半年,美国半导体产业就损失三千二百亿订单。

各企业联合约见拜登,要求政府放松对中国的限制。

还有,中国不再购入美债,且疯狂抛售的举动,更是令美国焦头烂额。

要知道,此前中国一直是美国的第一大债主,是他们借新钱还旧债的重要支撑。

现在中国不搭理美国了。

美国几次喊话中国购买美债都得不到回应。

这才看清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地位和影响力。

今年(2023年)美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更是明显放缓。

再加上美光出事,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美国不得不重新认真思考对华政策,缓和中美紧张的关系,把两国经贸合作放到最优位置上来。

不过,尽管美国的确释放出了合作的信号,也撤换了对华政策的高官。

但按美国反复无常的态度,以及其霸权本质,他们的改变恐怕也只是出于短期目的。

否则美国就不会一边宣布了中国关系将解冻,一边反复提及中国经济胁迫。

布林肯一边访华,美国一边加大对中国的制裁。

所以在美国没能真正拿出诚意之前,中国绝不能退缩让步。

布林肯

那么怎样才算诚意呢?

这个问题,基辛格早就给出了答案,就看美国愿不愿意照抄了。

他认为,美国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改善中美关系:

重视中国诉求、正视中国志向、尊重中国内政。

首先,美国应该明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全球的行为就是一种霸权。

而中国有反抗霸权的权利。

中国反对霸权,不代表中国要与美国争当世界霸主,只是为了强大自身,实现民族的复兴繁荣。

美国不应该杯弓蛇影,以己度人。

要想获得中国的信任,美国肯定要落脚于实际行动,而非喊喊口号。

如停止贸易战、停止对中国企业和高科技的持续打压制裁等。

最重要的就是,停止长期以来对中国主权与核心利益的干涉。

尤其是台海与南海局势。

唯有如此,美国才算是摒弃傲慢,真正正视中国的诉求与发展。

两国关系才有真正的解冻可能。

而倘若美国继续执迷不悟,延续错误的对华政策错上加错。

那么,中美关系必然将坠入危险的深渊。

结语

其实,现在美西方已经明白,自己根本无法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制裁中国。

他们空有称霸之心却没有那个绝对的实力。

即使不想承认,但中国确实已经是全球经贸中举足轻重的存在了。

随着我们的继续崛起,美西方的打压必然愈来愈猛烈。

中国要做的,且一直在做的,就是专注自身发展,然后打破对方的幻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鹰派   基辛格   美国   中美   中美关系   美方   霸权   强硬   高官   中国   成真   芯片   态度   现实   美元   人物   政策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