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新麒麟芯片发布后,台积电一片静默,美媒:最难受的不是我们

华为在没有事先预告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开始销售Mate60Pro,这款手机搭载了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芯片,这是一款采用5纳米工艺的高端芯片,拥有超强的性能和能效。这一消息立刻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讨论,有人将其誉为“王者归来”,有人则感叹华为的创新能力和抗压精神。而背后的背景故事是,华为成功挑战了美国对其实施的最严厉的芯片制裁,令美国的禁令彻底失效。这一消息虽然让众多人欣喜若狂,但与此同时,台积电却保持了沉默。美国媒体评论指出:“这个事件中最痛苦的并不是我们,而是台湾。”

美国对华为的芯片制裁始于2019年5月,当时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及其70家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未经许可向华为出售含有美国技术的半导体产品。这一禁令对华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为华为虽然拥有自己的芯片设计部门海思,但是在芯片制造方面还需要依赖外部代工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台湾的台积电。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拥有最先进的制程技术和设备,是华为麒麟系列芯片的主要生产商。由于台积电使用了美国公司提供的软件、设备和材料,因此受到了美国禁令的限制。

面对美国的打压,华为并没有屈服,而是加大了研发投入和备货力度,试图突破技术封锁。2019年底,华为整体存货达到945亿元,较年初增加34%。其中原材料为354.48亿元,较年初增加86.52%。2020年全年,华为出货1.9亿支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15.1%,位居全球第三。2020年9月,在美国禁令缓冲期结束前夕,华为发布了Mate40系列手机,搭载了麒麟9000芯片。这款芯片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手机芯片之一,集成了153亿个晶体管,拥有24个核心处理器和24个核心图形处理器,支持5G网络和人工智能功能。然而,在当时的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芯片没办法生产,很困难,目前都在缺货阶段,这可能是麒麟高端芯片的绝版,最后一代。”


2020年9月15日起,美国对华为实施了第二轮更严厉的禁令,在“实体清单”上新增了38家华为子公司,并宣布无论在交易的哪一个阶段只要有华为公司参与那么世界上任何公司未经许可都不得出售用美国软件或设备制造的半导体。这意味着,即使不是专门为华为设计的芯片,华为也无法从市场上采购现货。这一禁令对华为的影响是致命的,因为它切断了华为从商业渠道获得芯片的能力。台积电、英特尔、高通、联发科、三星等芯片大厂都相继宣布,9月15日后将无法继续为华为供货。甚至中国自己的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也表示“绝对遵守国际规章”。有分析师估计,华为请台积电代工的麒麟9000芯片备货量约1000万片左右,大概能支撑半年至明年3月。一旦囤货用尽,禁令又没有放松,不仅是占华为总营收54.4%的消费者业务受损,其5G等业务也面临风险。


然而,在外界普遍认为华为面临“至暗时刻”的时候,华为却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答案。2021年9月1日,华为突然宣布开始销售Mate60Pro,这款手机仍然搭载了麒麟9000芯片,并且在性能和功能上有所提升。这一消息立刻引发了全球的轰动,许多人纷纷表示惊讶和敬佩,认为华为成功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制造芯片的能力。有人甚至将其比喻为“王者归来”,预测华为将重新夺回手机市场的领导地位。

而对于这一消息的背后原因,外界则有不同的猜测。有人认为华为可能是通过某些渠道绕过了美国的禁令,从台积电或其他厂商获得了新一批麒麟9000芯片;有人认为华为可能是通过某些渠道绕过了美国的禁令,从台积电或其他厂商获得了新一批麒麟9000芯片;有人认为华为可能是利用了自己的备货,通过优化软件和硬件,提高了麒麟9000芯片的效率和稳定性;还有人认为华为可能是在国内找到了合适的代工厂,实现了麒麟9000芯片的国产化。不过,无论华为是采用了哪种方式,都显示出了华为在芯片领域的强大实力和不屈意志,也给美国的制裁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美国对华为的芯片制裁本来是旨在打压华为的发展,削弱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5G领域。然而,事与愿违,美国的制裁反而激发了华为的创新动力,促进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据报道,2021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实现了超过300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8.9%,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2%。其中,中国自主设计的芯片收入达到了120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9%。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在芯片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且正在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而在芯片制造方面,中国也在加快建设自己的先进制程工厂,如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紫光集团等企业都在积极推进14纳米、12纳米、7纳米甚至5纳米等工艺技术的研发和量产。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实现90%以上的芯片自给率。


与此同时,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损失。首先,在经济上,美国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市场。据统计,2019年美国对华为出口了约110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占美国半导体行业总出口额的8.5%。而2020年9月15日后,这一数字几乎降为零。此外,在技术上,美国也失去了一个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和创新源泉。华为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和第三大智能手机供应商,拥有超过9万项专利和1.8万项核心技术,在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与华为断绝合作,不仅会影响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享受到华为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便利和优势,也会阻碍美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


而在这场由美国发起的对华为的芯片战中,最痛苦的并不是我们(美国),而是台湾。台湾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产业基地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台积电是华为麒麟系列芯片的主要生产商之一,在2019年向华为出货了约1.5亿片芯片,占其总出货量的14%。而在2020年上半年,由于华为加大了备货力度,台积电向华为出货的芯片数量增加了近50%,达到了2.2亿片,占其总出货量的23%。


这些芯片的平均售价为30美元左右,因此,台积电仅仅在2020年上半年就从华为那里获得了约66亿美元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14%。然而,在美国的压力下,台积电不得不在2020年9月15日后停止向华为供货,这对台积电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虽然台积电试图通过寻找其他客户来弥补这一缺口,如苹果、高通、英伟达等,但是这些客户的需求量和利润率都无法与华为相比。据分析,台积电在2020年下半年向华为供货的减少将导致其收入下降约50亿美元,利润下降约20亿美元。而在2021年,这一损失将进一步扩大。


更重要的是,台积电在美国的制裁下,不仅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市场和竞争力。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台积电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压力。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而由于美国的制裁和限制,台积电无法充分利用这一市场的潜力和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在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且正在追赶台积电的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

综上所述,美国对华为实施的芯片制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三方面的结果:一是促进了华为和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二是给美国自身带来了经济和技术上的损失;三是让台湾陷入了困境和危机。因此,美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对华为的政策和态度,放弃无效和有害的制裁措施,恢复与华为正常和合理的贸易和合作关系。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有利于美国、中国、台湾以及全球半导体产业和和全球半导体产业和市场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麒麟   华为   芯片   台湾   美国   禁令   出货   半导体   中国   纳米   美元   半导体产业   全球   市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