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林退出亚运会,举国制体育疲态尽显

王哲林退出国家队可以理解,毕竟世界杯赛场上打出了灾难级的表现,被球迷喷惨了,也彻底失去了主教练的信任,最后两场被死死摁在板凳上,目前情况下亚运会还是乔帅执教,那王哲林也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我们要看到,这次中国男篮的滑铁卢不能简单归结于王哲林,乔帅,甚至姚明的错,而要归结于国内体育大环境的衰落。而且不止足球、篮球在衰落,事实上,我们曾经的优势项目正在一个一个的被别人赶超,女排、女足、羽毛球都是如此,继续发展下去,下一个就是乒乓球。

我们总说为什么14亿人里就选不出5个会打球的,选不出11个会踢球的?事实上是根本没有多少人打篮球踢足球,甚至可以说根本没多少人玩体育,这里说的是经过系统性训练的,放学打野球的不算。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经统计,中国注册足球运动员只有8000人,而日本的这一数字是50万。中国注册篮球运动员6000人,日本则是75万。

这就体现出举国制体育和全民体育的巨大差距。不可否认,在举国体制下,过去我们确实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这一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然失效。

1、举国制是以成绩为导向,背离了体育健康快乐的本质,即使在一些别人不玩的冷门项目上(比如女子举重)取得成绩,又有什么意义呢?

2、举国制由国家出钱培养运动员,必然导致运动员数量不足,无法形成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联赛,严重制约体育产业发展。花了大把的钱,却适得其反,何必呢?

3、运动员更像是签了卖身契的打工仔,要听命于上级管理部门,个人发展空间严重受限,参考当年的王治郅,这导致了运动员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不足;

4、最关键的一点,举国制存在的基础已经过时了。举国制体育的基础是运动员要有强大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做支撑,用大量的训练和顽强的精神来弥补天赋上的差距。而这种强大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往往只出现在苦难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年轻运动员生活优渥,有个性,有见识,除非是对这项运动真心的热爱,否则必然不会如前辈们那般场上顽强拼搏,场下刻苦训练。这也没啥好喷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必然使然。

有人会反驳说女子项目为什么就表现的更好?因为第一女子人种差距较小;第二国外不够重视女子项目;第三我国的女性确实比男性更听话更能吃苦。但这也是暂时的,只不过是朱婷和王霜这几个现象级球员掩盖了问题,等她们退役了,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那么如何破局?网友们讲的对,要从14亿人里面来选会打球会踢球的,而不是从几千个体育生里面选。

体育方面我们要学习日本,制订符合我们自己国情的体育发展百年计划(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日本足球的百年计划),逐步取缔体校,发展全民体育,校园体育,将系统化训练带入校园,开展从小学到大学各级别联赛,改革高考在体育方面的评价制度,职业俱乐部深入社区打造球迷基础等等。

以全民为基础,以兴趣和热爱为老师,如果搞的好,也许20年后我们就可以打进世界杯。

最后我要为姚明说句公道话,这些年男篮成绩差是无法避免的,就现在这些歪瓜裂枣,谁来也没用。

回头看看姚明入主篮协后的改革,大力搞青训,推进各省组织业余联赛,CBA工资帽制度,球员转会制度,选秀制度,篮协和CBA管办分离等等,你会发现,姚明是对的,他做的事利在千秋。

你可以说他这次主教练选的不好,但请不要否认他对中国篮球事业做出的努力,他以一人之力对抗着这个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僵化体制,相信他每走一步都阻力重重。然而他却仍在坚持,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怒骂与质疑,辞职不干很容易,忍辱负重继续前行才是最困难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举国   优渥   篮协   体育   球员   荣誉感   日本   亚运会   全民   运动员   体制   成绩   女子   制度   基础   项目   王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