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司叛逃台湾后,所在部队全部干部被撤职,

刻在解放军空军历史上的几个名字:范园炎、刘承司、李显斌、李才旺、吴荣根……这些曾飞翔蓝天的英雄,马戏团的跳小丑,不幸在台湾的反共宣传中滑倒了。

在美女和金钱的美人陷阱背后,在“自由世界”的怂恿下,他们一去不复返,抛弃了祖国和人民。

刘承司投奔台湾后,其部队干部全部被撤职。



困难时期的中国海军

1959年至1961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国民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海军也进入了成立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此时,想象一下海军力量正在应对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苏联政府突然投降。他们毫不犹豫地撕毁了合同,带走了专家组,就像战友在关键时刻突然抛弃了你一样。

随后三年的自然灾害接连袭来,军队的物资供应和粮食安全如狂潮般袭来。

海军似乎陷入了混乱的漩涡,问题似乎泛滥成灾,重大事故接二连三地发生,仿佛悲剧正在重演。



其中最严重的两次事件,一次是1959年12月1日,“418”号潜艇在舟山水面与其他军舰相撞,沉没在冷漠的海底。从他年轻的生命中。

另一件是1960年1月12日,飞行员杨德才从路桥机场飞往台湾,正在途中。熊熊燃烧的火焰,似乎要灼烧着人们的心。

不过,海军司令员肖金光并没有沉迷于这些问题。他主动承担责任,冷静分析事故主客观原因,排查部队工作中深层次问题。

他和海军其他领导同志一样,已经不眠不休地工作了一年多。



1960年2月和3月,海军普遍开展了安全保卫战; 5月,整顿部队纪律,广泛开展反违法乱纪活动;他还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关注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

7月,在海军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肖金光将部队问题摆到桌面上,提出了扭转部队战斗力下降的目标。 8月,他亲自参加北海舰队成立大会,强调落实各项任务。

11月,他甚至在海军党委扩大会议上发表严厉言论,特别强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全身心投入军队,甚至形象地表示:“一定要坐在舰艇、飞机上,和炮兵阵地,关注思想,把力量和担当放在战斗力建设上。”


到1961年,肖金光和他的同志们进行的一系列深刻而细致的工作已经取得了成果。几次事故开始减少,战斗力逐渐恢复。

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前面已经是一帆风顺的时候,一场意外却如闪电般划破了夜空,将一切都推向了未知的深渊。

1961年,刘承司的名字出现在中国海军航空兵名单上。

当他从航校毕业并成为一名海军飞行员时,这一刻似乎就是命运的安排。他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荣耀,但谁也无法预料,一道阴影悄然笼罩了他的命运。



时针指向1962年3月3日。这一天,天空格外晴朗。

浙江路桥机场,一架编号1765的米格15战斗机缓缓滑行到跑道上。机身上的油漆闪闪发亮。驾驶舱内的刘承司穿着飞行服,眼神复杂。

不过,这次的飞行目的地却是意想不到的台湾桃园机场。

是的,刘承司的飞机冲破了大陆的天空,飞向了彼岸,飞向了他心中未知的所谓“自由”。



这次没有返回的飞行之后,他得到了1000两黄金的“奖励”。随后加入台湾空军,任上校、空军广播电台副台长。

这次飞行的动机是什么?是金钱的诱惑,还是内心的某种信仰?

可以肯定的是,这次飞行不仅改变了刘承司的人生轨迹,也在中国海军航空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



时代品牌:由手表缺陷引发

这段历史,世界动荡,人民生活在苦难中前行。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匮乏。这是一个人们在为生存而奋斗的同时追求理想的时期。

钟表在当时成为了一件非凡的物品。它不仅是报时的工具,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一种难以获得的奢侈品,就像古代的玉佩一样,是权力和地位的体现。



对于入伍的飞行员来说,他们有一个特殊的规定:每个飞行员都可以免费得到一块手表。

请记住,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手表的诱惑力是多么强大。

这是对飞行员的努力和牺牲的奖励,也是对他们非凡技能的认可。

然而,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切都改变了,也改变了刘承司的人生轨迹。

当时,刘承司刚刚从航空学校毕业,坠入了他梦想飞行并成为一名飞行员的蓝天。



然而,由于国家物资紧缺,加上三年困难时期的特殊情况,这只象征着荣誉的手表至今还没有发给他。那一刻,他的心里充满了失望和愤怒。他看着同事手腕上闪烁的手表,心里的火烧得更旺了。

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这时,刘承司队队长的手表消失了。因此,本应属于他的手表首先被重新发给了船长。

刘承司看到自己的荣誉被别人篡夺,心中的火熊熊燃烧。


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抗议,用行动说话。

于是,他到街上买了一个小闹钟,挂在脖子上,像一枚奖牌一样飞上了天空。他在蔚蓝的天空中狂风暴雨,闹钟随着飞机的按钮响起。

他无声的反抗,让大队长看在眼里,心里一阵痛苦。

有人立即联系他并要求他写评论。

起初,刘承司悄悄抗议,拒绝写评论。



他的嘴唇像一堵坚固的墙一样紧闭。

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态度后来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他不仅写了深度评论,还主动要求返程航班。

旅长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再追问,同意了他的复飞请求。

然而,这只是刘承司计划的开始。

他开始窃听敌方电台,并被其中一位女播音员陈梦华所吸引。



这位声音甜美、磁性的女子,被台湾军方称为“空军玫瑰”。

她在广播中不断播放大陆到台湾的航班路线和联系方式,以及防止台湾空军击落的方法,以引诱刘承司这样的士兵叛逃。

刘承司的叛逃是一场复杂的心理战,有物欲、权力的嫉妒,再加上敌人的诱惑。所有这些因素相互联系,成为刘承司心中的风帆,促使他叛逃。

最初只是一名普通飞行员的刘承司对自己赢得的这块手表充满了期待。但当他看到船长优先将丢失的手表再次带出来时,他的心中升起了嫉妒。



这种嫉妒就像一根刺,深深刺入他的内心,让他无法割舍。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根刺越来越深,越来越锋利,最终陷入了他的骨髓。他开始被物欲和权力的嫉妒慢慢侵蚀。他的思绪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眼中开始出现迷茫和失落。

但此时,敌人平台的诱惑就像一束毒气无声无息地游进了他的内心,加深了他的迷茫和痛苦。

于是1962年3月3日,刘承司乘坐飞机逃到了台湾。



这件事对于大陆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起飞行员成功坠毁的事件。东航指挥员、大队、中队领导因此次事件被免职或被绳之以法。就连留洋的第6师师长也难逃这场风波,从大校降为上校。

对于第六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打击。他们被迫从浙江路桥转回上海,这次的教训深深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痛苦和遗憾。

他们曾经并肩作战,一起追逐蓝天,如今却被叛逃的阴影所笼罩。他们知道,这次的教训必须铭刻在心深处,永远不能忘记。



政治受害者:刘承司梦想的破碎和生命的终结

“并不是所有闪闪发光的都是金子。”刘承司缺陷的故事就是这句话的活生生的例子。

刘承司投奔台湾后,走上了他以为会是人生巅峰的道路,却没想到,人生巅峰往往伴随着更深的低谷。

刘承司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很多辛酸和无奈。



显然,刘承司在台湾会蓬勃发展。他获得了军衔、财富,甚至还娶了当时台湾国民党最漂亮的女间谍蔡建梅为妻。

他和蔡建梅站在台北空军新生俱乐部的婚礼舞台上,周围弥漫着浪漫的玫瑰花香。国民党空军总司令徐焕生站在一旁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完美。

然而,自古以来,逃兵的命运从来都不好。



刘承司以为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但没想到的是,美丽的间谍妻子蔡建梅却因为长期从事间谍任务而失去了生育能力。他们结婚多年,但他们向往的小生活却始终没有到来。

蔡建梅的父亲蔡百里是当时的显赫人物,是警察总督察。

与他相比,刘承司虽然晋升为上校、空军电台副台长,但权力只是名义上的。

刘承司每天回家,迎接他的都是家人冰冷的眼神和冷言冷语。



是的,刘承司的人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辉煌。

逃兵,这个曾经在古代战场上掀起波澜的词,似乎带着历史的尘埃和耻辱,敲响了刘承司晚年悲剧的序幕。

回到远古时代,有一个弓弩箭、刀剑剑的时代。士兵的地位不高,大部分是被迫服役的农民。

那时,当兵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无论是地位还是经济上都没有实质性的优势。但是,军人必须忠于生死。



古代战场上,刀光闪烁,鲜血横流,逃兵的情况时有发生。对逃兵的惩罚是极其严厉的。当时的法律规定,每五个士兵就应该组织成一个团队。如果其中一名士兵开小差,其他四名士兵将被处以两年苦役。即使你有斩杀敌人的功绩,也只是免于惩罚而已。

另一条法律则更为严格。如果一名士兵在战场上失踪,并被报告战死,国家向其子孙提供抚恤金和爵位,但后来确定他逃脱并没有死亡,那么他的子孙将获得抚恤金和爵位。 。将被剥夺头衔并成为国家的奴隶。

在古代,逃兵会被处以死刑,甚至入营服役。这无疑是对忠诚度的终极考验。



对于刘承司来说,他心中的梦想似乎落空了。他不仅是一个逃兵,而且还是一个叛逃者。这个血淋淋的标签让他成为了军中被人鄙视的对象。

再多的才华和勇气也掩盖不了人们的怀疑和蔑视。

当时,蒋介石沉浸在“光复大陆”的春秋梦中无法挣脱。

对他来说,利用一切手段为“解放大陆”计划进行外交宣传和辩护似乎是一种使命。



因此,刘承司一“叛逃”到台湾,台北立即向全世界宣传。

此时此刻,台湾电台广播中充斥着“现在不反击,等会儿再反击”的激昂声音。整个台湾岛仿佛一团火在燃烧,沸腾了,烟花凸显了特殊的时代。

但这一切,对于蒋介石来说,不过是想利用刘承司事件来强行其“收复大陆”的合理性。

换句话说,刘承司成为了台湾政权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就像一颗被丢弃的棋子,一时闪亮,一时隐藏。



他被推到台前,然后被遗忘在幕后。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游戏,既悲惨又凄凉。

现在看来,刘承司叛逃后的梦想与蒋介石的“光复大陆”一样可笑,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于是,晚年的刘承司,这位曾经雄心勃勃的飞行员,失去了梦想,渴望飞翔的翅膀折断了。

他的命运,和许多历史人物一样,成为一个孤独的老人,一个无声的注脚。



参考:

林晓婷.禁锢与反击:台湾在冷战中的​​选择[M]. 2017年

王建军撰.跨境逃亡:当代难民潮纪录片[M]. 1996年


仅在头条号发布,其他平台均为搬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台湾   部队   逃兵   上校   飞行员   空军   海军   士兵   手表   时期   心中   干部   大陆   梦想   人生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