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浩回国后默默无闻,儿子却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了解长征历史的人都会对红四方面军有所了解。在这个团队中,陈昌浩是与张国焘和徐向前并驾齐驱的三人组之一​​。

作为红军高级干部,陈昌浩的前半生可以说是无所不能、权势滔天;但相比前半生的名声大噪,他的后半生可谓是默默无闻,以至于现在连他的名字都无人知晓。有些人知道这是非常悲伤的。但说到他以前的部下,名将有很多,而且个个现在更是出名,比如徐海东、许世友、洪学智、陈锡联、秦基伟、刘华清等。

与他的默默无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前妻和两个儿子。

其前妻张琴秋建国后曾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他的两个儿子成为我国核工业的重要人物和汽车工业的奠基人。

陈昌浩为何建国后默默无闻?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关系呢?他的儿子们是谁,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赫赫有名的军神陷入默默无闻



“他永远是我们老兵心中的军神!”

曾在红四方面军手下担任干部的何福生曾对陈昌浩做出过这样直言不讳的评价。

1906年,陈昌浩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戴家庄。

虽然他出生在乱世,但与许多革命同辈的家庭环境相比,他还是幸运的。陈家的家庭条件较好,从小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此外,他还勤奋、勤奋、成绩优秀。他甚至在20岁时就通过了考试。进入武昌中华大学后,我的前途一片光明。

如果他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他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官员或者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然而,个人的决定总会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天之骄子陈昌浩也不例外。

1926年7月9日,北伐开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步,所向无敌,甚至攻克了长沙、武汉等重要城市。年轻时的陈昌浩亲眼目睹国民革命军攻入武昌,十分感动。随后他和同学们开始组织支持北伐的革命活动。

但是,大革命的失败也使我们党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经党组织考察和决定,认为他的学历很高,值得培养,于1927年9月选派他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当时,他的妻子刘秀珍已经怀孕几个月,大儿子陈祖泽还很小,但他为了革命不得不离开妻子和孩子。

告别时,他给妻子腹中的第二个儿子取名为“养生”,意思是他在国外留学那年出生的孩子。



到苏联后,他与张闻天、秦邦宪等人成为党的重点培养对象和“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1930年学成回国后,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苏联获得的各种知识使他的视野开阔了。

1931年被派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任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同年,红四方面军成立,徐向前任总司令,25岁的他任政治委员。

他不到30岁就能成为军队总指挥之一,说明了同志们对他能力的认可,也说明了中央对他的认可。



他不仅在战场上身先士卒,经常带兵出击;用兵用兵、用兵谋略也大胆谨慎,令人极为钦佩。

1931年黄安战役中,他不畏危险,冒险乘坐飞机投下数捆迫击炮弹和传单,一举击破了敌人的心理防线,使他不愿再战,并使得红四方面军成功擒获黄安。

在后来的反“围剿”斗争中也表现出色。

1932年,鄂豫皖苏地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部队决定向秦岭、大巴山区转移。面对敌人的围攻和拦截,他和徐向前精明地布置战术,不仅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而且攻克了川东北地区的几个县,站稳了脚跟,建立了四川—尚克西革命根据地。

兵力和根据地规模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红军不可忽视的力量。

后来,长征期间,他被任命为总政治部主任。在穿越草甸时,他命令红四方面军发起包座之战,掩护左军北上。

但后来“西路军”西征时,遭到玛雅军队的袭击,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陈昌浩和徐向前甚至不得不乔装成乞丐才能逃脱(此时他去了武汉,这也成为他和徐向前不同命运的转折点)。

当陈昌浩回到陕北时,他基本上闲着。1939年,因健康问题,在次子陈祖涛的陪同下前往苏联治疗。



但他没想到,这段旅程持续了13年。

在苏联养病期间,他经历了苏德战争。看到国内抗日形势严峻,他多次要求回国,均被拒绝。

这位曾经身居高位的共产党员,被苏联安排到采石场工作,让他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采石场工人。后来,苏联请他担任翻译。虽然他只是一名翻译,但他参加了苏德战场前线的多次战斗,甚至受到了苏军司令的嘉奖,被授予“卫国战争勋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长期留在苏联担任翻译,期间他提出回国,但苏联没有同意。在苏联期间,他翻译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甚至还翻译了第一本汉俄词典《俄华辞典》,为双方互相学习语言打开了大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听到这个消息兴奋不已。两年后,也就是1951年,他的儿子陈祖涛大学毕业,打算回国。

这次,他立即让儿子回国后立即找人帮他办理回国手续。


1952年,在苏联漂泊了13年之后,他终于回到了家乡。

在北京前门火车站,刘少奇代表党中央迎接。徐向前甚至立即请来王树声、李先念、洪学智、王建安等老战友,为他的老搭档、陈昌浩同志扫除身后的灰尘。

聚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他再次主动会见刘少奇、朱德,积极表达自己的决心,希望找到工作,为国家做出贡献。

1952年6月调任马列系教务部副主任。一年后调任中央翻译翻译局副局长,继续翻译马列主义著作。从此,他度过了14年的学习时光。

他于1967年7月去世,享年61岁。

又过了13年,即1980年8月,中央为他举行了追悼会,由徐向前主持,李先念等500多人参加。

与他的另一半生活很平凡,甚至有些坎坷不同,他的前妻和两个儿子却截然不同。

其前妻张琴秋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纺织工业部女部长。



其长子陈祖泽1940年就读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致力于科学事业。

1957年从苏联留学回国后,任哈尔滨锅炉厂技术部部长。1974年调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副所长,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2年任第105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核能技术研究的重量级人物。



他的二儿子陈祖涛回国后从事汽车制造工作,为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学习苏联汽车生产经验开始,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提起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陈祖涛这个名字。

确实,每个人的人生都难免有坎坷,但重要的是过程。值得行动和心就足够了。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布尔什维克   李先念   国民革命军   默默无闻   鄂豫皖   苏联   儿子   革命根据地   采石场   马列主义   武汉   大人物   前妻   敌人   中国汽车工业   本文   陈昌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