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担任副总理,60岁被撤职,69岁被永远开除党籍,73岁恢复名誉

麻烦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点一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谢谢!


陆定一是我党的红军宣传部长,曾在53岁那年担任过副总理,但是在60岁那年却被撤销了职务,年近古稀时又被开除党籍。

这期间他又经历了什么?晚年间又为何会得偿所愿?

书香门第陆定一

1906年,陆定一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自幼被书香气息环绕,祖父官职显赫,父亲也是位高权重的人物,自幼受到家族光环的影响,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和才华。

虽然出生在封建社会的余晖中,但他并未被封建思想所腐蚀心智,反而立志要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南洋大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陆定一深受新思想的感染,积极参加各种青年运动,宣传民主、科学、自由的新理念。并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共产主义的理想。

加入共产党后,陆定一积极参与革命斗争当中,因其出色的文采,1926年秋调入团中央宣传部工作,成为了宣传革命的主力,编辑《中国青年》,发表了《中国革命前途》等文章。

1927年,国内局势动荡,汪蒋二人背叛革命,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陆定一受命前往苏联留学。

在留学期间,陆定一遇到了此生都想守护的人,这个人就是唐义贞,两人一见如故在莫斯科举办了婚礼。

以“笔”为武

陆定一回国后,一直在宣传革命,后来又去了中央苏区,参加了许多革命斗争,他用自己的语言,写下了皮卡·马尔斯的故事,激励了许多红军战士,后来还被收录到课本当中。

偶然一次,红军经过了彝族同胞居住的大凉山,但由于反动政府长期歧视和剥削少数民族,导致彝民疑忌汉人,加上语言不通,更易产生冲突。

陆定一便作了一首诗名为《布告诗》,表明红军长征的目的,所以,红军一路上不仅没有和彝民发生冲突,反而吸收了不少彝族群众参加红军。

1935年6月12日,红一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开创了全新的局面,大大增强了红军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陆定一写下了《两大主力军会合歌》,歌颂了两军会师的伟大胜利,对于统一全军思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由于粮食短缺和国民党骑兵的袭扰,红军各部掀起了学习打骑兵战术的热潮,为了配合革命斗争的需要,陆定一编写了一首《打骑兵歌》,让李伯钊配曲,在部队中广泛传唱,消灭了不少敌人。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陆定一继续从事宣传工作,发表了《对于战后国际形势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解释》等揭露国民党真实面目的文章,同时,陆定一也积极阐述了我党的和平政策,做了大量有利于促进解放战争进程的宣传工作。

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从未退缩,始终坚定信念,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文革遭到迫害

新中国成立后,陆定一担任中宣部部长,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1959年当任副总理,同时也是文化部部长。

但在“文革”期间国家动荡,陆定一起草的《二月提纲》被人诬陷,开除党籍,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1975年,在“文革”的迫害下,时年69岁的陆定一被诬陷为“阶级异己分子”,并被永远开除党籍。直到1979年才得到彻底平复。

平复之后的日子里,陆定一心里一直有个执念,就是寻找寄养在别人家的一对儿女

儿女经历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由于当时唐义贞怀有身孕就被安排去打游击战,而陆定一则要跟随长征,妻子临近生产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却不在身边,陆定一心中不免产生担忧,唐义贞安慰道:“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放宽心。”

但由于没有时间去养育孩子,他们决定将孩子寄养出去,她想到了卫生管理厂的张德万是个踏实稳重的人,于是将孩子寄送给了他。

就这样,张德万带走了陆定一的女儿,把孩子带到了另一个家庭。

随后,她随被派往闽西的福建省委秘书长毛泽覃一行人前往长汀。随着时间的流逝,唐义贞临产的日子越来越近,组织为了保证其安全,派遣邓子恢的母亲陪同唐义贞到安全的地方待产。

邓子恢的母亲带着唐义贞来到一位姓范的伤残红军战士家里,谁能想到唐义贞第二天就要分娩。幸运的是,邓子恢的母亲经历丰富,唐义贞平安生下了一名男婴。

但由于革命工作的危险性,如果敌人知道她有一个儿子的话,那将是一个弱点,也是对孩子的危险。

就这样,唐义贞决定把小儿子留在范家抚养,并表示:“等革命胜利后,她会回来看孩子。如果我没回来,你就应该告诉孩子,他的母亲是因为革命而光荣牺牲。”

不幸的是,之后一次任务暴露走向,终因寡不敌众被俘,遭到了严刑拷打,敌人企图从她口中得到红军的消息,但她知道,红军的秘密不能泄露,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经过长时间的折磨,敌人始终没获得任何关于红军的消息,恼羞成怒的敌人决定将她杀害,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没有害怕,心里只有对丈夫儿女的想念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陆定一听此消息后一蹶不振,妻子的牺牲再加上儿女的失踪,这突然的变故一时让陆定一难以接受。

陆定一后来回忆说:“最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突然的变故让我一时无法接受。从此,不论任何事情,我都流不出眼泪来了。”

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第二位妻子严慰冰,陆定一很欣赏她,两人相互扶持,第二位妻子为他生下了三个孩子。

寻找孩子

在往后的日子里,通过有关部门的寻找,陆定一终于找到了收养自己儿子的夫妇。他们也把孩子还给了陆定一,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

虽然儿子回到了身边,但陆定一心中仍然牵挂失散多年的女儿。他多次外出寻找,但都没有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定一的身体不断恶化,他写了一本书纪念他的妻子,记录了妻子为革命做出的巨大牺牲,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然而就在这时,有人联系了他,告诉他失散多年的女儿可能已经找到了。

1987年的时候,一名男教师赖章生正读着一本书,这本书是邻居送给他的,里头描述的都是革命的那些老故事。书中他突然看到唐义贞这个名字。

其中有一个孩子名叫叶坪,长征时候因为没时间养育便寄养给了别的人家,但是赖章生忽然想起自己的母亲嘴里总是念叨着自己叫“野平”,这和叶坪发音特别相似,这些都差不多对上了。

赖章生意识到陆定一很有可能是自己祖父,于是连忙写信寄给了陆定一,收到信后,陆定一经过多方调查,确认了赖章生的母亲就是陆定一的女儿。

几经周折,陆定一终于与女儿团聚。面对这位陌生又熟悉的亲人,他们拥抱哭泣,放下了多年来的思念和担忧。

在和儿女团聚没多久后,陆定一由于病情恶化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

陆定一的儿子陆德在回忆录里说过“我们的兄弟姐妹都以父亲为榜样,时刻关注他的言行,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陆定一一生低调做人,踏实做事,要求子女不能搞特殊化,不能搞特权,要自立自强,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陆定一还常常告诫子女不要总想着去做官,要通过自身的奋斗,好好学习技 能掌握本领,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陆定一的子女谨记父亲的谆谆教诲,都是通过自身奋斗考入大学、走上岗位,从不走后门。

陆定一的几个孩子同样优秀,儿子陆德任中原航空公司董事长,后获得APEC授予的“亚洲院士”称号。

结语

其实在那个年代,像这样的孩子并不是个例。

在长征出发之前,红军就做过严格的规定:路上谁也不准带孩子,不论职务多高,所有参加长征的母亲都把孩子留在根据地。

所以有很多孩子就这样和父母离散了,叶坪无疑是幸运的,被一个待她如己出的“好妈妈”收养,后来过着平静安详的生活,最终还与父亲成功相认。

而其中有很多孩子,可能在后来的日子里罹患疾病告别了人世,也有更多人从此没有了音讯,终其一生也无法再与家人相遇。

当我们今日享受家庭、亲人、爱人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时,请记住曾经有那么一群人,为了天下人的安宁和幸福而牺牲了自己原本该拥有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党籍   解放战争   彝族   生下   副总理   骑兵   红军   名誉   儿女   敌人   妻子   儿子   父亲   女儿   母亲   孩子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