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这几年常往家跑,侄子十分不解,多年后才懂他的良苦用心!

村里有事,大伯不管多忙都要奔回老家帮忙,多年后还人情的人来了!


现在的农村已经很少有人在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留下来的都是一些年纪大的人,也只有逢年过节或是农忙的时候能够见到一些年轻的人,尤其是这几年,不少人开始在外面买房子,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走了。

很多小孩子过年回家的时候,基本上不认识什么人,大人会给他说“这个要叫大爷,那个要叫叔叔”,但孩子终究是没有常在家过,谁也不认识。

不少人还有这样一个经历,明明自己大学毕业很久了,甚至都已经结婚了,但倘若哪天回到村里,老人可能会喊出你姐姐的名字,或是你--妹--妹的名字,然后问你是不是学校放假了,这是准备回来住一段时间。

上面的这些情况,其实都是很多人常年在外的缘故,鲜少回家,跟家里人越来越疏远了。

而鹏程的大伯,这几年升级到了管理层,按理来说他工作也是很忙,但没想到,最近这几年,但凡家里有什么事情,他都第一时间回来。鹏程不理解,直到后来自己结婚的时候,他终于懂了大伯的良苦用心。

1.

鹏程的大伯江河是常见的那种打工人,不过他的运气好,年轻的时候跟着村里人出去打工,进了一个厂,后来很多人都离开了,但是江河一直没有离开过那个厂,没想到那个厂赶上了好时候,发展的很快,尤其是这两年,业务很庞大,江河靠自身的技术和经验,也当上了管理层,日理万机。

不过这几年,大伯一年要回家好几次,相比于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年前,大伯从来不这样,往往都是一年才回来一次。

鹏程也曾劝过他,不用回来这么勤快,村里有事,他去就行了,但江河说,他必须回来。

鹏程是个孤儿,父亲去世的早,后来母亲改嫁了,他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江河作为孩子的大伯,也是会照顾他,只不过十几年前,大家都很穷,而且江河也有2个儿子,他的压力很大,就常年在外打拼,家里就留下孩子和媳妇他们生活。

不过江河常常安排媳妇,自己的孩子有什么,记得给鹏程送去点。

这一点其实不用江河安排,他媳妇做的就很好。

有的时候从娘家回来,会带来一些肉或是一些瓜果蔬菜啥的,都会给鹏程送过去,冬天的时候,大娘会织毛衣给鹏程穿。

后来大娘买了一台洗衣机,常常会把鹏程的衣服拿来洗,要知道,就算是井水,在冬天也是很冷的,大娘看孩子的手都被冻肿了也是心疼。那段时间还常常喊鹏程到她家里,大娘会弄一盆盐水给他泡手。

后来鹏程上了初中,就在镇上,但是家里没有自行车,江河就跟媳妇打了钱,让她去买一辆二手的自行车先骑着。

没想到大娘的娘家兄弟在街上就是卖自行车的,后来打了折,还买了一辆不错的新车。

比起步行去上学,现在有了自行车,真的是方便了很多很多。

镇上的初中每个周休息2天,鹏程自从有了自行车就第一时间骑回家,尤其是在农忙的时候,他知道家里需要人出力,他必须赶回家。

每次看到大娘和爷爷奶奶在地里干活,鹏程也想出力,但大娘就跟他说,只需要照顾好两个弟弟就行,干活的事情让大人来干就好。

毕竟是个初中生了,只是看孩子就显得有点闲,他会做一点简单的饭,等着家人从地里干活回来就能够吃上。

年底的时候,鹏程期末考试很不错,他不仅得了奖状,还得了30块钱的奖金,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不过他没有花,路过集镇的时候,买了好多苹果,给大娘送了过去。

2.

鹏程一直都很努力,后来考上了大学,他本来想着去省外,但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他想着去省外可能回来不方便,就在本省找了个学校上。

但是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学费的事情。

爷爷奶奶年纪大,基本除了那些庄稼就再没有什么收入了。之前鹏程上学,要么就是没有交过学费,要么就是申请了补助,这才熬过来,如今上大学,那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本来,鹏程也打算放弃,或者上个专科也行,他的这个成绩,在专科学校申请一些补助应该问题不大,而且上2年就可以实习了,也不用非要等到4年后。

这是鹏程的想法,他还告诉了大伯。

江河一听就愤怒了,他说家里出来一个大学生实在是不容易,考上什么就要上什么。

后来江河就挨个跟亲戚们打电话,把考上大学的事情说了出来,这意思很明显,就是看你们能不能拿点钱。

鹏程有3个姑姑,大姑家里穷,拿不出一分钱。二姑是远嫁,二姑夫这些年一直卧床不起,基本上也没钱。三姑好很多,三姑夫做生意赚了不少,家里的车都有3辆,但三姑在家说不上话,全都听老公的。

自从鹏程成了孤儿之后,三姑夫把他当拖油瓶一样看待,他就怕有一天会来借钱,果不其然,这一天还是来了。

后来,转过来500块钱,还说最近生意做大了,钱都放进去了,手里没钱,就先拿着这些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江河看到那钱,想说什么也说不出来。

后来他自己拿出2500块钱,算上转过来的500,一下子转给了鹏程3000。这已经是能拿到的所有钱了。

不过鹏程已经很知足了,3000块钱,不少了。

上了大学后,鹏程一直在做兼职,后来有同学给他介绍给餐厅干活,就是刷盘子拖地啥的,工资不多,一个月就100块钱,但是一天管2顿饭。这对于鹏程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了,他主要想的就是解决饭的问题。

鹏程上大学这事,在村里也是很炸裂的,都说孩子不容易,终于考上了大学,也没辜负爷爷奶奶的照顾,甚至还有人说,今后爷爷奶奶就要享福了,但没想到,鹏程刚实习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

这或许就是大家所说的,子欲孝而亲不在吧。

3.

爷爷去世之后,鹏程就回到了他们的那个小市区找了一个工作,这样离家更近一点,他担心万一奶奶出了什么意外,他好能够第一时间回来。

这几年,江湖也算是慢慢的翻身了。

他被提上了管理层,工资也多了不少,把老家的房子给翻新了。之前还想着把母亲接过去住,但是母亲说住不惯,就在鹏程的家里住就行,哪也不去了。

大伯的2个儿子,一个没有考上大学,一个没有考上高中,都不去上学了。这样一来,家里4个人,都出来赚钱了,这一下确实让江河省心不少。

不过这几年,大伯开始疯狂的往家跑了。

隔壁奶奶去世了,大伯请假从外地回来,忙前忙后了3天,甚至连请师傅做饭的活都是大伯在干。大伯堂哥的儿子结婚,他又不远万里的回来,不仅拿出来一个大红包,还一直在忙活,请人、送贴,买东西,包括找车队,都是大伯跟着堂哥一起去完成,在婚礼上,他又挨个去搀扶年老的人上桌,这感觉像是自己儿子结婚一般。

最多的时候,一年往家里跑了5趟,不是孩子结婚就是谁家老人去世,或者是谁家有了小孩子。

有时候奶奶也说,不用每次都回来,这一来一回的路费都已经够多的了,不如把钱直接给人打过去。

但是江河没有这么做,他觉得这样不妥,办事情,最好还是本人到场为最佳,其他的都可以往后靠靠。

有一次老家邻居的儿子去世了,那个人和江河的年龄差不多,两个人是发小。这件事被江河知道后,连夜包车从外地回来,没有进自己的家,而是直接去了发小家,那段时间他天不亮就去帮忙,跟着所有人去买东西,或是请师傅来布置坟地等等。

但是已经是管理层的他,也是日理万机,老板天天给他打电话,问什么时候能够回去。江河总是说家里还有事,就匆匆挂断。

最后一次也是着急了,就在电话里说“我所有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了,怎么还来找我,我在家办丧事呢,哪有时间!”

鹏程惊呆了,一向脾气温和的大伯,竟然也发了脾气。

他不理解,也尝试过去劝大伯,但是大伯说,家里有事,他还是要回来的,这在农村叫“门头”,也就是所谓的人情世故。

直到鹏程结婚,他终于知道大伯的良苦用心了。

4.

鹏程是孤儿,母亲改嫁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

他知道,自己的婚礼,应该是没有什么人来,不像他同学那般,一下子能来上百人,甚至更多。

婚礼这个事情,人多自然是好一点,看着热闹,看着喜庆。

别人的婚礼,有姥姥他们一家人,有小姨大姨他们一家人,也有父母的朋友们,他们都回来。这说不上是什么攀比,但却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就像前两天隔壁的同龄人结婚,他父亲的朋友从外地开车12个小时赶回来,鹏程看到这样的场景也是心里暖洋洋,但是想到自己什么也没有,也多少有点失落。

但是没想到的是,他结婚当天,好多人都来了,有的人他压根就不认识。

鹏程是记录谁在随礼,这段时间他听到了很多人的名字,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些人,要么是自己不认识,要么就是自从有记忆以来,就没有打过招呼,可是他们怎么就来了呢?

奶奶说,这都是大伯给鹏程打下来的人情。

这一刻鹏程才知道,原来这些年大伯之所以常常回家,常常帮助村里人,是在给自己积攒人情。

也确实如此,鹏程没了父母,也就少了很多人际往来,再加上鹏程一直上学,很少回家,村里的人也都快不认识他了,他哪来的人情呢?这不都是大伯给他打下来的吗!

虽然说,现在的人都去了外地,在外安了家,但老家始终是自己的根,这是不会变的,就算是在外一直风光,可老了,不还是要回到农村吗?这里是根,不能丢。

大伯这些年的辛苦,不停地往家跑,都是在为了侄子啊!

人情世故,你来我往,根不能丢!

头条首发,抄袭搬运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大伯   鹏程   姑夫   大娘   侄子   块钱   在外   江河   村里   人情   媳妇   不解   自行车   家里   用心   儿子   多年   事情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